作者 / 口口口

编辑 / Celia

前两天,我们收到一条读者的留言。她问道:

“和男友在一起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他没有把他的朋友介绍给我……我会把我的好朋友介绍给他,因为我会希望他融入我的生活圈,希望他们能融洽相处。我和他讲过这个问题,但他似乎还是不愿意把他的家人、朋友介绍给我。我很担心他到底有没有认真考虑过把我融入他的生活。我是不是过分担心了?”

在查阅了研究后,我们发现她的担忧不无道理。

01.

关系越深入,

共同好友的数量越多

Robert M. Milardo教授(1982)招募了89名大学生,研究在亲密关系的不同阶段中,共同好友的数量会不会发生变化。他首先统计了在被访当中,伴侣之间的关系网络重叠率(network overlap)有多高。重叠率越高,意味着在双方的关系网中共同好友的数量越多。

结果发现,越是双方认真、给予承诺的关系,两人的关系网络重叠率越高(Milardo, 1982)。当两人只是约会阶段、不排除和他人发展关系的可能性时,参与者中平均的共同朋友率是30%左右;而进入到一对一的关系后,关系重叠率发生了显著的增长;等进入订婚阶段,双方的关系网络重叠率显著提升至75%以上。

随着关系从随意变得认真,双方的关系重叠率显著提升了。截图自Milardo, R. M. (1982). Friendship networks in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Converging and diverging social environments.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62-172.

Milardo教授还发现,不论是在伴侣关系初期(约会关系),还是在伴侣关系成熟期(排他关系与订婚关系),如果双方选择把关系继续深入发展下去,ta们之间的共同好友数量就会越来越多;相反,那些最终凋亡的关系,他们的共同好友数量都下降了(Milardo, 1982)。

所以,如果对方愿意把社交圈向你敞开,意味着你们很可能认真相待;反之,就需要为伴侣对关系的态度打个问号了。

关系发展阶段与关系网络重叠率的关系。那些变得更深入的关系中,关系网络重叠率上升了。截图自Milardo, R. M. (1982). Friendship networks in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Converging and diverging social environments.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62-172.

然而,浓情蜜意时,发展共同好友并不是个问题,反而可能给两人的生活带来更多欢乐;可一旦到了分手时刻,难题就来了:分手以后,由共同好友组织、有前任参与的活动到底去不去?和前任与共同好友在一个群,这个群退不退?糟糕的分手经历到底要不要和共同好友倾诉?

02.

分手后,面对共同好友

怎么办?

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选择自己的边界。

在分手后,有的人能接受和前任参与同一个社交场合,而有些人希望再也不要在一些活动中碰到前任。我们可以自己划清社交边界。在共同好友得知分手的信息后,你可以主动告诉一些朋友,哪些活动要不要同时邀请你们,避免日后发生尴尬的情形。

此外,由于共同好友也会在意你前任的感受,因此,不要在共同好友面前大骂前任,因为你并不清楚共同好友会不会将你的话语告诉对方。

但是,如果你的前任伤害了你或危害你的安全(例如发生伴侣间暴力、操纵、虐待等),你可能需要让朋友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以获得ta们的支持,或是避免ta们听信你前任的话而产生误会。

你有权选择向这些朋友透露什么、透露多少。如果你不想告诉ta们具体发生了什么,那就不说。你可以只是要求ta们遵守你希望的边界,例如不要再向前任透露你的信息、不要再劝复合,等等。

如果你前任以及你们的共同好友在同一个群里,你需要考虑,如果仍然经常看到前任的发言,会不会对你的状态产生影响。例如,即使已经分手数月,每次在群里看到前任的头像,还是会内心“咯噔”,这会让你很难从分手的痛苦中走出来。

如果在衡量之后,你感到在同一个群给自己造成的困扰大于收获,你可以选择屏蔽群,或者暂时/永久地退群。退群并不意味着你必然失去了和朋友互动的机会;朋友可能会体谅你的状况,与你单独或是新建群聊交往。

最后,不要逼迫朋友“站队”,让ta们自己选择。有些朋友会选择同时保持和你们的关系,也有些人会选择疏远其中一方。有时,即使不希望如此,我们还是会失去一些原本的朋友。这也许是无可避免的。

但也请相信,那些在乎你的人,最终会留在你身边。

Reference:

Milardo, R. M. (1982). Friendship networks in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Converging and diverging social environments.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62-17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