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口口口

編輯 / Celia

前兩天,我們收到一條讀者的留言。她問道:

“和男友在一起有一段時間了,但是,他沒有把他的朋友介紹給我……我會把我的好朋友介紹給他,因爲我會希望他融入我的生活圈,希望他們能融洽相處。我和他講過這個問題,但他似乎還是不願意把他的家人、朋友介紹給我。我很擔心他到底有沒有認真考慮過把我融入他的生活。我是不是過分擔心了?”

在查閱了研究後,我們發現她的擔憂不無道理。

01.

關係越深入,

共同好友的數量越多

Robert M. Milardo教授(1982)招募了89名大學生,研究在親密關係的不同階段中,共同好友的數量會不會發生變化。他首先統計了在被訪當中,伴侶之間的關係網絡重疊率(network overlap)有多高。重疊率越高,意味着在雙方的關係網中共同好友的數量越多。

結果發現,越是雙方認真、給予承諾的關係,兩人的關係網絡重疊率越高(Milardo, 1982)。當兩人只是約會階段、不排除和他人發展關係的可能性時,參與者中平均的共同朋友率是30%左右;而進入到一對一的關係後,關係重疊率發生了顯著的增長;等進入訂婚階段,雙方的關係網絡重疊率顯著提升至75%以上。

隨着關係從隨意變得認真,雙方的關係重疊率顯著提升了。截圖自Milardo, R. M. (1982). Friendship networks in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Converging and diverging social environments.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62-172.

Milardo教授還發現,不論是在伴侶關係初期(約會關係),還是在伴侶關係成熟期(排他關係與訂婚關係),如果雙方選擇把關係繼續深入發展下去,ta們之間的共同好友數量就會越來越多;相反,那些最終凋亡的關係,他們的共同好友數量都下降了(Milardo, 1982)。

所以,如果對方願意把社交圈向你敞開,意味着你們很可能認真相待;反之,就需要爲伴侶對關係的態度打個問號了。

關係發展階段與關係網絡重疊率的關係。那些變得更深入的關係中,關係網絡重疊率上升了。截圖自Milardo, R. M. (1982). Friendship networks in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Converging and diverging social environments.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62-172.

然而,濃情蜜意時,發展共同好友並不是個問題,反而可能給兩人的生活帶來更多歡樂;可一旦到了分手時刻,難題就來了:分手以後,由共同好友組織、有前任參與的活動到底去不去?和前任與共同好友在一個羣,這個羣退不退?糟糕的分手經歷到底要不要和共同好友傾訴?

02.

分手後,面對共同好友

怎麼辦?

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需要選擇自己的邊界。

在分手後,有的人能接受和前任參與同一個社交場合,而有些人希望再也不要在一些活動中碰到前任。我們可以自己劃清社交邊界。在共同好友得知分手的信息後,你可以主動告訴一些朋友,哪些活動要不要同時邀請你們,避免日後發生尷尬的情形。

此外,由於共同好友也會在意你前任的感受,因此,不要在共同好友面前大罵前任,因爲你並不清楚共同好友會不會將你的話語告訴對方。

但是,如果你的前任傷害了你或危害你的安全(例如發生伴侶間暴力、操縱、虐待等),你可能需要讓朋友明白問題出在哪裏,以獲得ta們的支持,或是避免ta們聽信你前任的話而產生誤會。

你有權選擇向這些朋友透露什麼、透露多少。如果你不想告訴ta們具體發生了什麼,那就不說。你可以只是要求ta們遵守你希望的邊界,例如不要再向前任透露你的信息、不要再勸複合,等等。

如果你前任以及你們的共同好友在同一個羣裏,你需要考慮,如果仍然經常看到前任的發言,會不會對你的狀態產生影響。例如,即使已經分手數月,每次在羣裏看到前任的頭像,還是會內心“咯噔”,這會讓你很難從分手的痛苦中走出來。

如果在衡量之後,你感到在同一個羣給自己造成的困擾大於收穫,你可以選擇屏蔽羣,或者暫時/永久地退羣。退羣並不意味着你必然失去了和朋友互動的機會;朋友可能會體諒你的狀況,與你單獨或是新建羣聊交往。

最後,不要逼迫朋友“站隊”,讓ta們自己選擇。有些朋友會選擇同時保持和你們的關係,也有些人會選擇疏遠其中一方。有時,即使不希望如此,我們還是會失去一些原本的朋友。這也許是無可避免的。

但也請相信,那些在乎你的人,最終會留在你身邊。

Reference:

Milardo, R. M. (1982). Friendship networks in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Converging and diverging social environments.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62-17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