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學精準適度把好進京人員防控關

近日,本市大興區新增聚集性病例,再次警示疫情形勢嚴峻複雜。從首都安全特殊需要出發,本市適時對境內外進京人員防控措施作出調整和加強,將“14+7”的健康管理措施,升級爲“14+7+7”。

所謂“14+7+7”,具體而言,就是對北京口岸入境的人員和在京所有密切接觸者,在14天集中隔離期滿後,繼續開展7天居家或集中隔離,期滿後再進行7天健康監測;對於在京有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進行14天集中隔離;有中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進行14天居家隔離;對有“實行封閉管理區域中的低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進行14天就地健康監測。堅持科學精準,分類實施健康管理,堅持關口前移,突出遠端源頭管控,讓首都疫情防控網絡愈發縝密,彰顯出對生命負責、對人民負責的鮮明姿態。

緊抓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弦也要時刻緊繃,關鍵就是要在覈酸檢測和健康監測上下功夫。一方面,針對“環境傳人”的現象,需要進一步增加環境採樣部位和頻次。同時,通過對重要節點實行兩家機構平行檢測、交叉驗證,並滿足兩家檢測機構人員標本+環境“三樣本陰性”要求,最大限度提高檢測的有效性和精準度。另一方面,對在京實施健康管理的各類人員而言,新增加的7天健康監測期內,可以正常出行和工作生活,但對於自身依然存在的潛在風險,應當本着對人對己、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做好日常跟蹤監測和個人防護。新冠病毒之狡猾有目共睹,但事在人爲,只要及時查漏補缺,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去摳,就能將病毒潛在的風險降到最低。

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需要不講特殊的嚴格姿態,也要有春風化雨的人性化舉措。隔離時間的增加、核酸檢測的增多,無疑會給個人增加些許不便,但着眼防控大局,這卻是必須鑿實的主體責任。對此,北京明確“集中隔離期間的食宿費用及各類檢測費用等,統一由財政承擔”,盡最大努力爲大家減輕負擔打消顧慮,爲首都疫情防控爭取最大限度的支持和配合,這同樣是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環。

結合冬春季疫情形勢、節日大人流和病毒傳播特點,首都疫情防控必須從嚴從緊。但開放與防控並不矛盾,堅持科學、精準、適度原則,就能將防控對工作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只要我們慎終如始、如履薄冰,不降低對疫情的警惕,不降低對防控的要求,就一定能夠掌握戰疫的主動權。

責任編輯:賴柳華 SN24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