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金抱團之爭:行情瓦解原罪還是市場轉型必經階段?

基金抱團成爲市場最關注課題。

尤其伴隨着機構抱團股的波動加大,一方面,市場對抱團瓦解會帶來的行情衝擊不乏擔憂,另一方面,參考國外成熟市場,機構抱團會成爲證券市場“二八分化”的正常現象。

相對於A股市場而言,陣痛已然在產生。

如何認識A股市場當前的抱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採訪發現,機構投資人這個特定階段機構表現出來的態度仍然較爲複雜,不同觀點爭鋒之下,困擾依然存在。

抱團瓦解帶來的行情隱憂

機構抱團是否會瓦解?

在這個抱團股瘋狂上漲的時刻,市場資金的擔憂卻日漸顯著。

要不要減倉,什麼時候減倉,抱團是否會瓦解?

事實上,對於抱團瓦解可能會帶來的市場動盪,預期已經十分明顯。

根據招商證券覆盤,按照A股此前幾次抱團情況覆盤來看,類似的情況發生過四次,分別是2007Q1-2010Q1抱團金融,持續13個季度;2009Q3-2012Q3第一次消費抱團,持續13個季度;2013Q1-2016Q1抱團信息科技 持續13個季度;以及2016Q1開始的第二次消費抱團。

“和每一次抱團一樣,前幾次猶疑總是更好的加倉機會,開始的動搖是爲了更緊的抱團,一次又一次下車、後悔、又上車,不斷堅定持股信念,形成最堅定的抱團,並迎來最後的泡沫化。”招商證券表示。

按照此前抱團瓦解後的市場表現,譬如2010年一季度,此前抱團的金融板塊尤其是銀行已經沒有業績彈性,機構投資者轉而抱團消費。

相對應的,抱團瓦解後2010年4月中旬開始,到2011年7月中旬,金融指數整體下跌了20%,而同期剔除金融的指數上漲了2%。

到2011年9月底,金融指數跌幅已經超過了30%。

對於當下市場來說,抱團是否會瓦解、瓦解後影響又有幾何,則是爭議之中的焦點。

“大家看好的股票越來越集中,買入資金越來越大,漲幅越來越高的時候,股價就會被透支,這個時候對股票或者是投資者來說性價比就變差了,所以我認爲抱團抱到今天是有風險的。”格雷資產董事長張可興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持這一觀點的機構並不是少數。

“對於抱團何時解散我們無法預知,風險肯定存在,但是保持長期投資的思路是關鍵,不指望今年或者未來還會獲得像前兩年那麼高的收益,”張可興表示,“抱團解散主要的原因是流動性的拐點和通貨膨脹的預期,這兩個因素夾雜了利率的抬升,導致估值下殺,這會給未來整個市場帶來傷害,表現就是殺估值,這個過程當中如果估值本身很高,同時業績又沒有很強的支撐,這樣的股票就會輸的更慘,所以就會帶來雙殺。如果估值現在不高不低,同時業績能維持高增長,那這樣的企業即使出現短暫估值下殺,未來也會獲得業績增長帶來的收益。”

“機構抱團股並不是永恆不變的,經濟基本面、貨幣政策等疊加因素會導致市場風格轉向,這個時候抱團股會發生切換,就容易產生風險。”北京一家公募基金基金經理表示。

不過,他也提到另一個引人深思的觀點:其實每次抱團瓦解的根本原因,是因爲出現了業績更好的板塊。

成熟市場的必經階段

雖然過往幾次抱團瓦解帶來的影響餘波猶在,但不少業內人士在受訪時指出,當前的機構抱團現象已經和過去有所不同。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師王德倫指出,從A股長期發展角度來看,當前的“機構抱團”並非過去的“機構抱團”。

其核心邏輯是,A股一批優質核心資產脫穎而出,成爲QE時代的“非賣品”。隨着A股美股化進程的推進,核心資產長牛已在途中,中國核心資產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具備稀缺性,成爲QE時代抵禦貶值的最佳“非賣品”。

“參考國外成熟市場,機構抱團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馬太效應令機構資金越發集中,長期來看也將是未來國內A股市場的長期趨勢。”某券商系公募基金權益總監受訪指出。

機構抱團不是中國特有現象,是全世界資本市場的共性。美國主流投資機構長期抱住Top10的公司,僅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臉書、特斯拉六家公司就佔據納斯達克總市值的50%。

“機構作爲管理大資金的成熟投資者,不會無緣無故買入這些公司,必然有過硬的投資邏輯,而這些邏輯並不一定被大衆投資者所接受,但從近百年的歷史看,主導資本市場的終歸是機構投資者。”丹陽投資董事長康水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一個數據顯示,按照中金公司的測算,個人投資者在流通市值中的持股比例已從2003年的95.4%下降到2020年的51.8%。

接近監管層人士在與本報記者溝通時也預測,這一比例會越來越低。

“用了17年的時間,個人投資者在流通市值中的比例下降了40%多,未來肯定還有非常大的下降空間。個人投資者想在A股市場裏取得超額收益越來越難,當其投資收益遠遠不如機構,就會加入申購基金的大趨勢當中,這個趨勢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前述基金經理指出。

這也必然意味着,機構在未來A股市場的定價能力將日益提升。

投資理念的“爭執”

機構佔比的提升,在提升自身定價能力的同時,能否更有利於長期價值投資理念和方法落地,並推動A股市場更理性的定價?

這仍然機構投資人聚焦的關鍵問題。

國泰君安證券亦認爲,海內外抱團的本質是趨同的,均是集中追逐“確定性溢價”。雖然市場存在風格切換的疑慮,但由於資金聚焦龍頭景氣,風險偏好仍低,因而切換概率不大。

在其眼裏還有一個邏輯,在流動性拐點出現之前,賽道、競爭格局等是增量資金考慮的前提,伴隨資金投資的久期放長,藍籌龍頭仍是首選。

“我們關注機構抱團的現象,更應該關心機構抱團所處的階段、抱團的邏輯及底層資產的質量。”康水躍表示。

他認爲,可以肯定當前並不是抱團瓦解階段。如果是抱團瓦解階段,這個過程會伴隨恐慌性砸盤及成交量的顯著放大,但是從最近兩週看,這個跡象並沒有出現。

“只有市場批判機構抱團而沒有基本面的衝擊的話,機構抱團很難瓦解。如果抱團沒有瓦解的話,那後面機構只會越抱越緊密。拉長時間看,現在可能僅僅處於機構抱團的中期。”康水躍認爲。

機構抱團的邏輯在於對滬深兩市個股的精選,尤其是對滬深300成分股的精選,精選出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超級品牌;底層資產所處的行業是否處於上行景氣週期是核心變量,決定了機構抱團持續的時間長度及抱團的緊密度。

“這兩年機構抱團集中持股背後是寬鬆的流動性追求龍頭確定性溢價,有其合理性。”博時基金認爲。

當下的市場大背景是,在全球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環境下,居民財富從房地產逐步流向權益市場。與此同時,各行業龍頭公司的競爭優勢和盈利韌性越發明顯。

這也導致不少機構重倉龍頭企業權益資產變得必然。

博時基金認爲,在火爆的發行潮下,過去兩年基金賺錢效應大幅提升後,基金也天然選擇強化了市場對公募重倉股的抱團趨勢。

抱團爭端背後,或許資本市場的發展需要更多“非賣品”的資產夯實。

(作者:姜詩薔 編輯:李新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