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冒名頂替入學者“一擼到底”

治理冒名頂替入學又有新動向。據報道,針對社會關切,1月20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教育法修正草案,擬進一步明確冒名頂替入學相關行爲的法律責任。根據草案,通過提供虛假材料、隱瞞事實真相等欺騙手段,冒用他人姓名和入學資格頂替入學的,或將被撤銷入學資格並責令停止參加相關國家教育考試一至三年;已取得學位學歷證書的將被撤銷;已經成爲公職人員的,將依法給予開除處分;構成犯罪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教育法修正草案得以通過,對冒名頂替入學者而言,無異於一記當頭棒喝。之前,對於冒名頂替者,一般只能用使用虛假身份證件、盜用身份證件罪等罪名予以懲罰。根據即將實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組織、指使他人實施前款行爲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根據教育法修正草案,“構成犯罪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是對立法從嚴懲處冒名頂替入學者的呼應與強調,有利於震懾潛在的不法分子,切莫伸手觸碰“高壓線”。

審視教育法修正草案,另一大亮點是對冒名頂替者“一擼到底”。之前,對冒名頂替者的依法處理,雖然也都嚴懲不貸,但基本上是個案處理。根據教育法修正草案,通過不法手段取得的“直接紅利”,包括入學資格、取得的學位學歷證書,被列入撤銷範圍;責令停止參加相關國家教育考試一至三年,更是對將來教育權利的“懲罰性”削減。不僅如此,對冒名頂替者開除公職,更是剝奪“間接紅利”。冒名頂替者哪怕通過不法手段,一時獲得了不應得到的好處,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最後落得個連本帶利都被收回的下場。以修訂教育法的形式明確“一擼到底”,這樣的處理更加規範,也更便於操作。

立法是時代的映射。教育法修正草案之所以針對“冒名頂替”作文章,是因爲接二連三曝光的惡劣事件。2020年6月20日,山東省紀委監委機關、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等部門單位組成工作專班,與聊城市、山東理工大學等有關單位一起,對聊城市冠縣陳春秀、東昌府區王麗麗被冒名頂替上學等問題進行了調查覈實。之前,山東省教育廳學生處發佈《關於開展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普通高等教育學歷反饋數據清查工作的通知》,排查出242名涉嫌冒名頂替者,共涉及14所高校。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映射社會文明的成色。一張薄薄的入學通知書,可能改變一個孩子、一個家庭的命運,可以說重若泰山。那些膽大妄爲的冒名頂替者,爲了一己私慾,顛覆教育公平,侵蝕他人權利,理應受到最嚴厲的懲罰。這些年,包括齊玉苓、羅彩霞、王娜娜、陳春秀、王麗麗等案例在內,在一個個違法違規者翻落馬下的同時,剝奪其“不正當獲利”逐漸成爲全社會共識。

修訂教育法草案,向冒名頂替者開刀,釋放出維護教育公平、依法根除積弊的強烈訊號。隨着法治不斷進步,冒名頂替入學亂象被有力遏制,每個公民將擁有更公平的教育權利。

責任編輯:賈楠 SN24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