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物種大都“兇蠻頑劣”,它們的入侵從來是一個令人頭疼的,然而近日在江西萍鄉,卻泛起另一幕“尷尬”景象……

據長江君瞭解,江西萍鄉的一位釣魚愛好者去郊外溼地的一處小湖釣魚時,卻發現水面上有大量魚羣漂浮,且看來“半死不活”,任人捕撈……

——這種場面可不多見,這位釣魚人欣喜之下也沒多想,站岸邊沒一會就撈了很多。

撈起一看,卻發現這些魚都是一種魚,紅鰭紅尾還紅眸子竟都是當地從未見過的“怪魚”……都是些什麼魚?

並非江西土著魚種

從其形狀判定,長江君以爲它們並非“江西本土魚”,而是一種外來物種,麥鯪魚,俗稱紅眼鯪、野鯪等等。

麥鯪魚在江西非常少見,但在廣東、廣西、福建一帶,它們卻是一種“常規魚種”,在各地江河裏的數目,可能只比羅非魚少一些,比大多數本土魚好比鯽魚、鯉魚還要多……

這是因爲麥鯪魚的繁殖能力極強,它們一年可產卵三次,一次產卵上千萬枚——這個數字是本土鯉魚、鯽魚的數倍到十倍。

(另外,麥鯪生長迅速,成年麥鯪幾年就可長到一二十斤)

因此,在率先引入養殖的上述地區,它們在天然江河裏也幾乎“氾濫成災”了……

爲何江西萍鄉的這處小湖裏也有這麼多麥鯪魚?

長江君瞭解到,跟着麥鯪魚養殖工業的變化——最早是作爲食用魚,但隨後因細刺多、肉質散淡的缺點被市場拋棄後,因其繁殖迅速、養殖本錢低廉,如今已成爲一種良好的“餌魚”,爲鱖魚、鱸魚等名貴肉食魚養殖提供餌料。

因此,在傳統鱖魚、鱸魚就很發達,但本錢較高的江西地區,近兩年正在大量引入麥鯪魚養殖,對於餌料本錢較低有良好效果。

像這位江西萍鄉的釣魚愛好者,發現的大量麥鯪魚,應該就是因爲這個原因泛起在當地的,只是不知道是人工投放到小湖裏的魚苗,仍是跟隨流水游進來的“野魚”。

(麥鯪肉質一般,如今主要被用來作爲鱖魚、鱸魚、翹嘴魚、鱤魚等肉食魚養殖的餌魚)

——那麼,這些麥鯪魚又爲何成羣漂在水面任人捕撈?真的是被凍暈的嗎?

確實是被凍暈的

事實上,麥鯪魚本身是一種亞熱帶魚種,它們比較“怕冷”,這也是爲何它們率先廣東、廣西、福建等天氣溫順的地方引入。

顯然,江西冬季較爲嚴寒的氣候,讓這些“外來戶”有些猝不及防……

“……感覺一天能撈個幾十斤馬馬虎虎,(這些魚在)水面上都半死不活的,隨便撈”

這位當地的釣魚人讚歎表示,從來沒見過這種場面,魚還能凍暈凍傻?只能說這些麥鯪魚還沒爲“入侵”做好預備吧……

不外,江西像今年這樣的冷冬,也是歷史上罕見,一般來說只要氣溫在10°以上,麥鯪魚仍是能很好的存活。

不知道這些繁殖迅速的“外來戶”,未來幾年會不會在江西等內陸地區迅速氾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