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國首個3.35米直徑複合材料貯箱原理樣機誕生

內容轉自航天科技集團一院

1月22日,我國首個3.35米直徑複合材料貯箱原理樣機在航天科技集團一院誕生。該貯箱主要應用在液氧環境下,相比金屬貯箱可減重30%,強度更高,能夠大幅提高火箭的結構效率和運載能力,是一種新型輕質貯箱。複合材料貯箱原理樣機的誕生,標誌着我國打破國外壟斷,成爲全球少數幾個具備複合材料貯箱設計製造能力的國家。

■ 3.35米直徑複合材料貯箱原理樣機

突破10大關鍵技術該項目是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設計部抓總,703所與國內多個高校共同參與的典型“產、學、研”聯合攻關項目,研究團隊歷時兩年多,攻克了十大關鍵技術。

  • 複合材料液氧貯箱結構設計技術
  • 低溫複合材料細觀損傷力學分析技術
  • 多尺度複合材料滲漏抑制技術
  • 低溫液氧相容樹脂體系製備技術
  • 分瓣式可拆卸複合材料工裝設計製造技術
  • 複合材料工裝精確裝配技術
  • 高精度自動鋪放技術
  • 超薄預浸料製備技術
  • 複合材料法蘭密封技術
  • 複合材料可靠粘接密封技術

■ 用於拆裝複合材料組合式工裝的型架

相比於金屬貯箱減重30%

貯箱作爲火箭結構重量佔比最大的部段,其減重對火箭運載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義。

材料小知識

複合材料的密度爲1.7g/cm⊃3;左右,鋁合金密度爲2.8g/cm⊃3;,鋁鋰合金密度爲2.7g/cm⊃3;,複合材料的比強度是鋁合金的8倍,是鋁鋰合金的6倍。在航天領域,我國現役火箭的部分部段就大量採用複合材料,減輕了結構重量。複合材料與當前火箭貯箱結構採用的金屬材料相比,具有密度更小、比強度更高、抗疲勞強度更好等優勢。

相比於金屬貯箱,複合材料貯箱可以減重30%左右,可大幅降低結構重量,提升火箭運載能力。因此,發展複合材料貯箱是實現火箭減重目的的關鍵技術之一,也是國際航天大國爭相探索的新領域。3.35米直徑複合材料貯箱原理樣機的成功研製,標誌着我國掌握了從複合材料貯箱結構設計、材料製備到成形制造的全鏈路技術流程,成爲全球少數幾個具備複合材料貯箱設計製造能力的國家。

鋁合金

鋁鋰合金

碳纖維

綜合成本降低25%

火箭運載能力越大,進入空間能力相對也會大幅提高,爲中國航天開拓更大的舞臺。貯箱結構重量佔箭體結構總重的50%以上,因此,貯箱輕量化是提高火箭運載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與應用於液氫液氧環境下的金屬貯箱相比,複合材料貯箱主要應用在特定的液氧環境下,可以用在火箭末級。

據資料顯示,火箭末級貯箱每減重1公斤,意味着運載能力提升1公斤。而且複合材料貯箱具有生產工序少、週期短等優勢。從國外的研究成果來看,相比於金屬貯箱,採用複合材料貯箱可降低火箭綜合成本25%。未來,複合材料貯箱在火箭末級推廣應用,將能大幅提升火箭的運載能力,對探索降低火箭成本具有深遠影響。

■ 複合材料貯箱自動鋪放工藝

原理樣機的成功研製只是我國複合材料貯箱技術發展邁出的一小步,只是其中的一個里程碑。總體設計部結構室副主任吳會強介紹,後續研製團隊還將對3.35米複合材料貯箱原理樣機開展一系列的考覈試驗和評價,進一步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提升複合材料貯箱的技術成熟度,推進複合材料貯箱在火箭上的應用,真正發揮複合材料貯箱在輕質高強方面的重大優勢,實現未來火箭結構大幅減重和運載能力的提升,增強我國深空探測的能力和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