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1家上市銀行業績“回正”, 不良、負債壓力待解

業績回正使得銀行股價連續創下新高,並出現分化。招行、興業、平安等股價於近日創下新高的同時,大部分銀行股價仍不溫不火。

除個別農商行外,已發佈業績快報的12家上市銀行2020年度業績大多轉正,不良率也出現下降。

其中,2020年度,股份制銀行中的興業銀行營業收入增速達12%,招商銀行歸母淨利潤增速達4.82%,江蘇銀行營收增速也達15.68%。此外,不少銀行不良“雙降”。

業績回正使得銀行股價連續創下新高,並出現分化。招行、興業、平安等股價於近日創下新高的同時,大部分銀行股價仍不溫不火。截至1月25日,37家A股上市銀行仍僅有9家未“破淨”,市淨率在1倍以上。

究其原因,在銀行業2020年處置史無前例的3.02萬億不良資產後,資產質量壓力仍在困擾部分中小銀行,去年壓降規模1萬億元的結構性存款,仍需尋找負債端來源。

“從近期披露的銀行業績快報來看,監管部門至少不像去年二、三季度那樣對業績進行窗口指導了。”1月25日,一位華東券商分析師表示,銀行利潤回正,去年不良也經歷了“大洗澡”,資產質量好轉,這是近期股價表現較好的原因。

銀行利潤大多回正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上市銀行2020年淨利潤大多回正,告別上半年淨利潤負增長的狀態。

10家上市股份制銀行中,已經發布業績快報的4家股份行去年收入、淨利潤增速均爲正數。具體爲,2020年,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營業收入分別爲2905.08億元、2031.37億元、1947.31億元、1425.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71%、12.04%、3.81%、7.32%;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973.42億元、666.26億元、489.80億元、378.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82%、1.17%、2.01%、1.26%。

已發佈業績快報的3家上市城商行收入、利潤也全部爲正。2020年,江蘇銀行、上海銀行長沙銀行營業收入分別爲520.26億元、507.46億元、180.0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68%、1.90%、5.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150.66億元、208.85億元、53.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6%、2.89%、5.08%。

江蘇省的6家上市農商銀行中,常熟農商銀行、張家港農商銀行、無錫農商銀行、蘇州農商銀行營業收入分別爲65.82億元、41.78億元、38.96億元、36.92億元,同比增長2.13%、8.43%、10.06%、4.85%;歸屬於本行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18.03億元、10.01億元、13.12億元、9.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1%、4.93%、4.96%、4.71%。

不過,江蘇江陰農商銀行去年收入仍爲負增長。2020年,江陰農商銀行營業收入33.23億元,同比下降2.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57億元,同比增長4.34%。

“去年上半年監管對利潤增長有指導,銀行只能多核銷、多計提一些撥備。”一位華東城商行人士坦言,雖然去年上半年利潤負增長,但收入爲正,撥備前利潤也在增加。壓力比較大的是去年一季度,疫情影響使得營業收入也出現了負增長。

業績回正使得銀行股價近期創下新高。興業銀行股價於1月18日盤中創下24.38元/股新高,總市值一度突破5000億元。截至1月25日收盤,興業銀行股價收報22.91元,總市值4759億元。平安銀行股價也於1月20日創下22.97元的新高,至25日收報22.49元,總市值5364億元。

招商銀行股價也於1月15日創下53.89元/股的歷史新高,至25日收報52.11元/股,總市值1.31萬億元,超過建設銀行1.30萬億元的總市值,僅次於工商銀行1.73萬億元總市值。

不良化解術

受新冠疫情影響,業內對銀行業資產質量一度頗爲擔憂,監管也多次發出化解不良的政策信號。“投資人怕的是行政干預利潤,而不是不良處置壓力。監管放鬆對銀行利潤指導後,股價出現了反彈。”一位銀行業分析師表示。

從2020年度上市銀行業績快報看,不少銀行不良“雙降”,不良貸款餘額、不良貸款率都出現下降。

股份制銀行方面,截至2020年末,招行、興業、中信、光大的不良貸款率分別是1.07%、1.25%、1.64%、1.38%,分別較上年末下降0.09個、0.29個、0.01個、0.18個百分點。興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496.56億元,較上年末減少33.66億元;光大銀行不良貸款額416.66億元,較上年末下降1.29個百分點。

城商行中,截至2020年末,江蘇銀行、長沙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爲1.32%、1.21%,較上年末分別下降0.06個、0.01個百分點。但上海銀行不良率1.22%,較上年末上升0.06個百分點。此外,上述江蘇上市農商行不良貸款率也均出現下降或與上年末持平。

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1月2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20年,銀行業共處置不良資產3.02萬億元。截至2020年末,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3.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816億元;不良貸款率1.92%,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76%,較年初下降5.1個百分點。

3萬億銀行不良資產如何處置?一是不良覈銷。在金融業讓利1.5萬億、監管窗口指導等背景下,各大銀行均大幅增加了2020年不良覈銷力度。根據央行數據測算,2020年,貸款覈銷金額達1.218萬億元,同比增長15%,創有記錄以來新高。其中,上半年覈銷4463億元,下半年覈銷7717億元。

二是由五大AMC、地方AMC收購。東方資產1月22日發佈消息稱,該公司2020年不良資產投放952億元,年末不良主業規模2824億元,較年初增長11%。其中,2020年11月中標央行的某銀行不良資產包委託處置項目,該包本金規模超1700億元,是央行近年來推出的首個委託處置不良資產包。

此外,一直不溫不火的不良ABS試點也開始爆發。據中國資產證券化分析網(CNABS)數據,2020年四季度,不良ABS發行總額163.42億元,超過2016-1019年每年的全年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撥備覆蓋率也大幅上升。長期以來,“撥備覆蓋率”被視爲銀行等的利潤“調節器”,這是業內公開的祕密,也被視爲“藏利潤”的方式之一。

截至2020年末,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撥備覆蓋率437.68%、218.83%、182.71%,分別較上年末增加10.90個、19.70個、1.09個百分點;但中信銀行撥備覆蓋率171.68%,較上年末下降3.57個百分點。

“2021年銀行資產質量有望改善,不良生成率下降。”國信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表示,銀行業2020年加大不良確認力度,將大量關注類貸款確認爲不良貸款。銀行近幾年來大力調整了貸款結構,高風險的製造業、批發零售業貸款佔比下降,雖然宏觀經濟總體下行壓力較大,但銀行不良生成率對經濟週期的敏感性減弱。

他表示,目前仍有一部分延期還本付息的貸款可能會在明年到期,甚至進一步被延期,但這部分貸款餘額約3.7萬億元(截至2020年11月6日),按經驗假設其中10%變爲不良貸款,也僅佔全行業貸款總額的不到0.3%,數量很小,影響不大。

(作者:辛繼召 編輯:包芳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