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向資金抱團買買買 買上港股30000點

證券時報記者 羅曼

今年以來,受益於巨量南向資金持續流入,多隻港股通標的股價創歷史新高。恒生指數更是在25日收盤站穩30000點關口,年初至今累計漲幅高達10.75%,領漲全球主要股指。

數據顯示,從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港股通資金已連續22個月淨買入港股;今年16個交易日有15天淨流入突破100億港元,已累計淨流入2504.67億港元,這一規模已超過此前歷史上所有月份單月港股通淨買入規模。

輝立證券分析師Leon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儘管近期快速流入看起來非常兇猛,這可能導致中途會無法持續這種攻勢,但南向資金長期流入趨勢不會改變。一是因爲內地公募基金配置需求,以及部分受美國製裁的藍籌股對投資者吸引力在提升;二是香港獨有的新經濟標的是內地資本市場稀缺的,國內財富需要全球尋找標的,港股無疑是內地資金走出去的最佳場所。”

南向資金“抱團效應”明顯

1月25日,恒生指數飆升711點收市突破30000點關口,年初至今累漲10.75%,領跑全球主要股指。恒生科技指數大漲4.5%,收市站穩10000點關口,這是恒生科技指數首次突破1萬點大關,恒生國企指數創下31個月以來的高位,報11960點。

港股牛氣沖天背後,是南向資金持續流入,且流入速度正在加快。Wind數據顯示,去年港股通淨買入規模已然不菲,達6721.25億港元,創出年度歷史新高。

1月25日南向資金淨流入192.56億港元,今年16個交易日有15天突破100億港元。此外,南向資金極大提升了港股活躍度,25日成交總額898.23億港元,佔港股總成交額31%。

數據變化的背後,是以港股通爲代表的內地資金對港股的大力掃貨。騰訊控股作爲南向資金抱團的重要標的,不斷被加倉買入。騰訊控股25日漲幅達10.9%,報收766.5港元,創上市以來新高,總市值突破7萬億港元,超過國有六大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合計總市值。其他港股互聯網龍頭股也在集體狂歡。京東、美團、網易、思摩爾國際等均在盤中創下歷史新高。

Wind數據顯示,1月25日當天,有61只港股盤中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港股通標的就佔到33只,港股通標的創新高的比例遠超港股整體。

記者統計數據顯示,南向資金出現明顯“抱團效應”,資金主要向頭部龍頭股集中。據記者估算,市值居前的港股通標的中,南向資金買入對象集中在騰訊控股、美團、小米等互聯網頭部企業,以及中移動、港交所等企業。其中,騰訊控股買入最多,2021年以來預估買入金額達數百億港元。美團買入規模預估也達到百億港元級別。

港股定價權

內資升外資降

對於如此大規模資金流入,興業證券海外研究團隊徐寅稱,價值重估和新經濟本身成長性將雙輪驅動港股行情,港股牛市有望在2021年持續。從近期港股表現看,恒生指數年初至今漲幅領漲全球主要股指,因此1月份恒生指數站穩3萬點可能只是全年牛市行情的開始。

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繹彬向記者表示,近年來內地資金持續南向流入港股,已成爲港股市場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與此同時,外資對港股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

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外資淨流出港股規模近1.9萬億港元,即便剔除2020年1月20日、2月10日花旗、渣打等賬下託管港股規模巨幅縮減,以及11月5日花旗賬下託管阿里巴巴等股票大幅增加的影響,2020年全年外資流出規模仍接近6000億港元。

“不完全統計,由於外資除投資一般的股票外,也需要爲各類衍生品如窩輪及牛熊證等購買相應的股票做風險對沖,所以在衍生品市場成交額跟南向資金相似。”許繹彬說,“但此類成交往往只用作風險對沖之用,不能對市況的走向造成影響。”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國際多元資產部高級經理黃思遠向記者稱,參與港股的投資者可能慢慢出現變化。地緣政治和制裁這兩個因素的影響下,目前持有港股的外資相信已經相當低。

目前南向資金對港股定價權愈發強大。中泰金融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稱:“事實上部分企業的定價權已由外資轉向內資,未來內資的定價權肯定擴散至港股大部分股份。”

根據港交所數據,保利物業、贛鋒鋰業、復星醫藥、長城汽車的港股通持股佔比分別達49.15%、46.24%、40.03%、37.81%,南向資金對部分個股走勢已起到決定性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