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6日電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26日指出,近年來就業扶貧成效顯著。貧困勞動力務工人數大規模增加,工資性收入佔比逐年上升,貧困勞動力務工規模從2016年的1527萬人增長至2020年的3243萬人;93.8%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了就業幫扶政策。

資料圖:寧夏吳忠市鹽池縣大水坑鎮石膏企業扶貧車間裏,工人們在忙碌着。 中新社記者 於晶 攝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增加就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脫貧方式。”張瑩表示構建了一套就業扶貧政策體系,堅持外出務工和就地就近就業兩大方向,強化服務、培訓、維權三項手段,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52個未摘帽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湖北地區四個重點。特別是2020年以來,爲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又重點圍繞“四個優先、三個重點”進一步強力部署推進。

一是優先外出。始終把貧困勞動力作爲有組織勞務輸出的優先保障對象,以外出促就業、以增收助脫貧。疫情期間專門建立跨地區、跨部門的“點對點”返崗復工協作機制,開通專車專列包機,幫助實現“出家門、上車門、進廠門”,累計輸送貧困勞動力160萬人。

二是優先穩崗。全面落實穩崗政策,設立駐企服務專員,加強用工指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優先留用貧困勞動力。對失業的暫時遇到困難的貧困勞動力優先提供轉崗服務,促進儘快實現再就業,落實失業保險待遇,保障基本生活,全力把貧困勞動力穩在當地。

三是優先服務。準確掌握貧困勞動力就業狀態,實施“一對一”幫扶,力爭服務無盲區。把貧困勞動力作爲重點,在春風行動、百日千萬網絡招聘等服務活動中優先保障,開設服務專區,舉辦專場招聘,提供專項崗位超千萬。

四是優先安置。對返鄉意願比較強的貧困勞動力,通過支持一批扶貧車間復工、推動一批以工代賑項目開工、開發一批鄉村公益性崗位,拓寬就近就地就業渠道,穩妥有序承接返鄉貧困勞動力。全年累計通過扶貧車間吸納就業44萬人,通過公益崗位安置502萬人。

三個重點,一是對脫貧任務最重的52個未摘帽縣,動員平臺企業開展促就業助脫貧行動,助力如期脫貧、如期摘帽;二是對貧困人口集中、就業機會有限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動員各方資源實施就業幫扶行動,幫助358萬貧困羣衆就業;三是對受疫情衝擊最大的湖北,組織東部六省市實施“6+1”定向幫扶,支持湖北貧困勞動力務工數超過2019年。

經過不懈努力,就業扶貧成效顯著。貧困勞動力務工人數大規模增加,工資性收入佔比逐年上升,貧困勞動力務工規模從2016年的1527萬人增長至2020年的3243萬人;93.8%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了就業幫扶政策。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中央總體部署,完善政策銜接,優化服務舉措,持續做好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就業幫扶工作,助力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張瑩如是說。

張瑩指出,“十三五”期間,人社部高度重視技能扶貧工作,持續加大貧困地區技能扶貧支持力度。“十三五”期間共開展貧困勞動力培訓約1000萬人次,其中2020年組織貧困勞動力培訓270多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一是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將技能扶貧作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重要內容,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鼓勵支持廣大貧困勞動力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合理調整培訓補貼標準,按規定給予生活費、交通費補貼。提高貧困勞動力、農民工培訓補貼標準和急需緊缺職業(工種)培訓補貼標準。實施“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計劃”,開展百日免費線上技能培訓行動,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和52個未摘帽貧困縣加大線上培訓免費開放力度,擴大課程免費範圍。

二是做好貧困地區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積極組織開發專項職業能力考覈規範,共對29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備案了1000餘個專項職業能力考覈規範,有效促進貧困地區培育地方產業,幫助貧困勞動力提升就業能力。

三是深入開展技能脫貧千校行動。支持貧困家庭學生接受技工教育,優化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十三五”期間,技工院校累計招收貧困家庭子女36萬人。

四是強化“三區三州”等技工院校建設和對口幫扶。幫助深度貧困地區建設技工院校或開設分校(教學點),支持援建西藏技師學院,結束了西藏沒有技工院校的歷史,選派優秀教師進藏支教,順利實現招生,填補了西藏技工教育的空白。幫扶建設南疆四地州38所技工院校,組織援疆9省市開展對口支援工作。

五是統籌做好職業技能競賽工作。2020年,舉辦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組織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選手參賽,激勵貧困地區廣大勞動者展示技能,推動技能就業、技能脫貧。六是組織“技能中國行”技能展示交流活動。聚焦脫貧攻堅,向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貧地區延伸,推動貧困地區羣衆瞭解技能、學習技能。

張瑩表示,下一步,人社部將鞏固技能扶貧成果,保持相關政策舉措的穩定性延續性。着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健全常態化技能幫扶機制。重點是實施欠發達地區勞動力職業技能提升工程。增強技能培訓資源供給,積極爭取政策資金項目等支持,推動建設一批技工院校和培訓機構,培育一批勞務技能品牌,評選一批技能帶頭人,爲促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和產業可持續發展培養人才、留住人才開展特色培訓、專項培訓。

【編輯:張楷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