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口1月27日電 (記者 張茜翼)正在此間舉行的海南兩會,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成爲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熱議的話題。

  在海南省政協七屆四次會議聯組討論中,即席發言的十位委員中八位聚焦營商環境話題。參加討論的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邊聽邊記,不時互動交流,要求有關部門認真聽取意見建議,積極研究採納。

  如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必答題”。2018年以來,海南連續出臺提升營商環境行動計劃。去年10月公佈的《海南省創一流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20—2021年)》,針對市場反映的行政審批不夠便捷、企業融資問題突出、政府誠信意識和主動服務意識不足等問題,提出31項改善營商環境的措施。本月,海南省紀委監委通報6起破壞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海南建設自貿港,國內外企業紛至沓來,2020年海南省市場主體達到119萬戶,新增外資企業1075戶。營商環境好不好,市場主體的體會頗有話語權。

  “一些企業來到海南後,發現營商環境跟其他先進地方相比有一定差距。”一些代表、委員認爲,海南在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等方面還需下功夫。

  海南提出,至2025海南營商環境總體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的目標,未來目標是世界一流,總體要求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

  “海南自貿港建設啓動以來,越來越多各種類型的經濟主體進入海南,國企、民企、外企、中外合資企業以及混合所有制企業同場競技,如何實現公平的競爭環境?”政協委員黃召華建議,設立公平競爭局,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栽得梧桐樹,不愁鳳凰來。”政協委員孫薇認爲,海南要打造“服務型”政府,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給予市場主體寬鬆、優越的政策。

  政協委員馮川建建議,在政務服務領域打破數據“圍城”,提高數據使用效率,讓市場主體一次提供,終身可用、多部門可用。致公黨海南省委在提案中稱,科學建立海南自貿港特色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引入國際一流第三方機構定期考覈評估,建立各市縣和省直單位營商環境工作年度考覈機制,考覈結果納入績效考覈。

  法治是營商環境核心。有代表、委員提出,建立更規範的涉企執法制度,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建立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健全完善海南自貿港各類正面和負面清單,打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

  今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表明,“十四五”時期,海南將制定年度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出臺營商環境重要量化指標趕超國內一流水平實施方案。構建“市場主體說了算”、企業和服務對象全面參與的營商環境評價機制。

  “讓營商環境成爲海南自貿港的金飯碗。”海南省政協七屆四次會議聯組討論中,沈曉明表示,海南自貿港建設現在靠政策環境和生態環境,未來更應靠一流營商環境。(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