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供應緊張,芯片製造商坐地起價,你要買的車會漲價嗎?

伴隨着“缺芯”危機的蔓延,汽車主機廠與上游供應鏈企業之間的博弈已經開始上演。

據大衆汽車發言人表示,由於缺乏汽車芯片,大衆被迫減少在德國的產量。因此,該公司正與博世、大陸等芯片供應商談判,共同分擔主機廠停產所帶來的成本,同時考慮就芯片短缺而產生的額外費用尋求索賠。

此外,“缺芯”危機也使芯片漲價勢不可擋。據日本經濟新聞等外媒報道,臺積電等芯片代工商正在考慮上調汽車芯片價格,漲幅最高達15%,最快預計從2月下旬起實施,而這一舉措或將導致汽車主機廠也進一步提升產品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芯片漲價和汽車主機廠與上游供應鏈博弈背後,“缺芯”危機已使大衆、福特、斯巴魯、豐田、日產等車企面臨減產、停產的困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芯片製造商“坐地起價”

“一方面是因爲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半導體制造商們將產量更多分配給了消費電子等高增長行業,導致汽車行業普遍面臨芯片短缺問題。”一位芯片從業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同時,記者瞭解到,目前國內汽車主機廠的核心芯片多依賴於國外進口,考慮到技術要求、產品配適性等問題難以在短期之內更換爲國內供應商。“當下的芯片短缺既包括基礎性的原材料產品,也包括產成品芯片。部分國內芯片製造商的技術並非不能生產高精度芯片,但會受到機器設備、原材料等各方面的限制。”一位芯片從業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公司訂單已經爆滿,但受產能及原材料短缺的限制很難按時交付產品。

在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缺芯”危機一時難以平復。面對行業需求缺口,擴大產能成爲一些芯片代工商的選擇。據瞭解,臺積電將在今年支出250億~280億美元增加產能。臺積電表示,如果能夠進一步提高產能,將會優化芯片生產流程,並會優先生產汽車芯片。

不過,行業目前對“缺芯”危機的整體預測並不樂觀。據大陸集團預估,芯片缺貨情況在6~9個月後纔會有所改善。

芯片短缺浪潮愈演愈烈,芯片代工商也正在考慮上調汽車芯片價格。據日本經濟新聞等外媒報道,臺積電等目前考慮調漲芯片價格的企業已向荷蘭恩智浦、日本瑞薩電子等車用半導體制造商客戶詢問漲價意願。

值得注意的是,荷蘭恩智浦、日本瑞薩電子等車用半導體制造商早在2020年底就發佈了漲價函,稱因面臨產品嚴重緊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雙重影響,將全線調漲產品價格。

如果此番漲價成功,這將是芯片自去年秋季提高產品價格後的第二輪漲價。這也意味着,汽車廠商的利潤空間或將進一步受到擠壓。

車企向供應商尋求索賠

面對上游產業鏈的漲價風波,汽車主機廠也“不甘示弱”。據德國《汽車週報》報道,大衆正考慮向其供應商博世和大陸提出損害賠償要求。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大衆中國與博世方面求證,雙方均未正面回應。

LBBW分析師弗蘭克·比勒(Frank Biller)表示,如果供應商訂購的芯片太少,無法履行交貨義務,他們最終可能要分擔大衆停產所帶來的成本。

不過,相對於汽車主機廠因芯片供應短缺產生的損失,汽車主機廠向供應商的索賠可謂“九牛一毛”。

美國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預計,2021年全球範圍內的汽車芯片短缺或將造成多達450萬輛汽車產量的損失,這一數據相當於全球汽車年產量的近5%。

從各車企的情況來看,因芯片短缺,奧迪表示盡其所能將第一季度的產量損失控制在1萬輛以下;日產汽車表示今年1月份將旗艦Note混合動力車的產量減少5000輛;本田汽車表示日本境內的1月份產量將減少4000輛。

“芯片短缺在去年12月份就給我們帶來了生產影響,由於ESP無法生產,導致約1.5萬輛汽車的減產。遺憾的是,這樣的影響會延續到今年一季度。儘管如此,集團總部和世界各地的供應商在儘可能進行資源調配,我們有望在一季度末克服這些困難。”大衆中國方面告訴記者。

同時,爲了保證更高利益,不少車企選擇“棄車保帥”。如,戴姆勒將有限的芯片優先提供給奔馳S級等車型;大衆集團則確保芯片能優先供應保時捷旗下車型,以及斯柯達新推出的純電動SUV車型。

記者|黃辛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