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作!又一家國有大行擬定千億規模二級資本債發行計劃。

1月28日,郵儲銀行公告顯示,董事會已全票通過一項議案,即在未來兩年內發行不超過1500億元的二級資本工具。實際上,被納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錄的建設銀行,已在去年9月份公佈其1600億規模的二級資本債發行計劃。

同花順iFinD債券數據顯示,2020年各類商業銀行發行的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資本工具規模已經突破了8891.9億元。其中,六大國有銀行發行的各類資本工具就已超4500億元。

此前,銀行研究者對券商中國記者分析,銀行近年來集中發債,可能是銀行大規模贖回已到期的資本工具,並做出債券續發。另一方面可能是部分大行面臨的TLAC監管要求所做出的準備。後期,各銀行可能還將陸續發行永續債、可轉債及優先股等,用於補充資本。

計劃兩年內發行1500億元二級債

1月28日,郵儲銀行公告稱,董事會通過了《關於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發行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工具的議案》(下稱“議案”)同意在取得該行股東大會及相關監管機構批准的前提下,按照相關條款及條件,發行不超過1500億元的二級資本工具。

《議案》顯示,此次計劃發行的債券是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工具,用於補充該行二級資本,債券利率參照市場利率確定。當債券發生發行文件約定的觸發事件時,採用減記方式吸收損失,發行市場包括境內外市場,期限不少於5年。《議案》明確,此次發行計劃,授權自股東大會批准本次發行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工具之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止。

根據同花順iFinD債券數據顯示,郵儲銀行在曾經在境內發行過3次二級債共計750億元,發行年度分別爲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品種均爲10(5+5)年期固定利率債券。根據相關條款規定,發行人有權在相關債權的第五年末,贖回相關債券。

實際上,郵儲銀行已在去年9月10日發佈公告稱,對2015年發行的規模爲250億元的二級債進行贖回。據此可以推斷,若郵儲銀行繼續行使此項贖回權,那接下來兩年內還有500億元債券將會贖回。

無獨有偶,建設銀行此前公告計劃發行1600億時,其2014年、2015年發行的共440億二級債也臨近第五年贖回期。

招商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廖志明此前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可能是對此前債券已到期贖回後的續發計劃。“一般二級資本債是‘5+5’的期限結構,上市銀行最早發行資本債很多是在2014年和2015年,銀行到第5年把之前發行的先做贖回,然後會重新再發資本債”,廖志明稱。

民生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郭其偉此前也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目前銀行資本補充仍有缺口,銀行會選擇先從比較好發行的二級資本債入手。

郵儲銀行在2020年半年報中表示,“本集團資本管理目標爲保持穩健、合理的資本充足水平,持續滿足監管政策和宏觀審慎要求。在穩定內源增長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外源性資本補充,持續探索創新資本補充工具。”

去年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已發行超8800億

除了發行二級債,郵儲銀行在去年3月也發行了800億元的永續債,用於補充資本。2020年,不單單是郵儲銀行,各大國有銀行、中小銀行紛紛加快發行資本工具的節奏,而在這支發債隊伍中,國有銀行是“主力軍”。

據同花順iFinD債券數據顯示,2020年各類商業銀行發行的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資本工具規模已經突破了8891.9億元。其中二級債達6199.9億元,永續債爲1892億元,以國有行和股份行的規模最大。

據統計,2020年全年六大行發行永續債、二級債共計4500億元,佔比超過當年商業銀行資本工具總髮行額度的50%。其中工行3次發行二級債共計1000億元。

國信證券此前分析,我國商業銀行資本緩衝墊減小,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主要原因有四點:

一是伴隨金融系統讓利實體經濟政策的不斷落實,銀行淨息差明顯收窄,補充核心一級資本能力下降;

二是經濟下行壓力疊加疫情衝擊,信貸投放規模創新高,資產規模擴張提高銀行補充資本需求;

三是疫情長尾效應使不良壓力加大,潛在不良風險對資本的侵蝕不容忽視;

四是非標回表以及TLAC監管的逼近提高了銀行補充資本的緊迫性。

據瞭解,2015年金融穩定理事會(FSB)提出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監管框架,監管對象主要涵蓋G-SIBs(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集團和重要附屬子公司。按照FSB規定,我國作爲新興市場最晚應在2025年和2028年分別達到16%和18%的TLAC監管要求,且納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還需承擔一定的附加資本需求。

不過,隨着各類資本工具發行規模的不斷擴大,其市場需求問題也逐漸凸顯。去年11月13日,包商銀行發行的65億二級資本債觸發了中國金融史上首次減記事件,被全額減記。

廖志明認爲,此次事件促進了銀行資本工具的正確定價,風險定價將在銀行資本工具的發行成本中有所體現。同時,此次事件發生後,資質相對較差的銀行發行成本或將上升。

此外,銀行各類資本工具的大量發行也可能導致供需失衡。廖志明分析稱,未來銀行資本工具可能會隨着銀行理財的轉型,導致需求不足的問題,即供給很多,需求卻未必能跟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