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滁州發生一件讓無數父母憤怒的事。

某中學多人將女孩圍堵在廁所進行毆打,扇巴掌、打頭、揪頭髮無惡不作,其中一人還用金屬管子打該女孩,導致金屬管子被打折。

這場毆打長達4分鐘,被打女生無助的哭喊求助,直至在被打64個巴掌後,女孩終於支撐不住,現在暈倒在地板……

欺凌視頻傳到網上後,明光市教體局發佈通報:涉事學校校長被免職,相關責任教師被停課。

打人學生已交公安機關處理,由於均未成年,估計就是以批評教育爲主。

被打的學生已經接受心理疏導。64巴掌打在臉上,其中的心理創傷,一時半刻是無法撫平的。

近年來,校園欺凌頻繁地出現在新聞報道中:

山西臨縣一初中生在巷子內被4名學生毆打;9歲男孩被高年級學生罰跪磕頭;廣東揭陽一女孩遭多人踹臉圍毆;河南初中生在廁所被毆打後服毒自殺......

如:先後印發了《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等文件。

近期,教育部還答覆了“防治校園霸凌”提案,稱“將會同有關部門明確校園欺凌事件分級”。

影視作品中,描寫校園霸凌的題材也不在少數,但其禁而不止,這不僅不利於被暴力學生的身心發展,還破壞了學校長久以來積累的口碑,更是寒了家長的心。

校園欺凌屢禁不止,三方俱損。

因此,在校園管理層面,防治校園欺凌顯得尤爲重要和迫切。

校園欺凌屢禁不止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在於學校沒有搭建起一套合理有效的校園欺凌事件防治機制。

從發現到認定再到懲治最後到預防,這套完整的程序首先就應釐清校園欺凌的種類、苗頭。

校園欺凌自身“隱蔽化、遊戲化”的特點也讓管理者難以摸清虛實,其常發生於校園但又不侷限在校園內的特殊狀況使得校園欺凌難以被發現。

在學校外部的家庭環境中,家長對校園欺凌的輕視程度也影響防治欺凌事件的效果。

一方面,施暴者的家長常抱着“等孩子年齡大了就懂事了,問題不大無須在意”的觀念。

另一方面,被欺凌孩子的家長也認爲“小孩子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沒必要興師動衆”。

兩相疊加,施暴者氣焰更甚,被欺凌者有苦難言,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一個願打,一個願捱得挨,不願挨也得挨”的單方面的、強制壓倒性的、畸形的同學關係。

校園欺凌就像是一場噩夢,做過噩夢的人,一輩子都會有陰影。

這種自尊心被侮辱的心理陰霾將會伴隨着孩子一生,對於孩子以後的成長產生的巨大傷害,難以估量。

歸根到底,校園暴力不只是一個關於學生之間的社會問題,而是一個人性與道德的問題。

我們都應該清楚校園暴力是不良行爲,學校和家長必須提醒學生這樣的所作所爲是錯的。

應該教育孩子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並且在發現校園暴力事件時應該尋求專業社會工作者幫助。

由學校、家庭積極配合解決問題,而不是自己默默承受這一切,我們都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傷害自己。

教育孩子遇到欺凌,首先不要怕。第一時間找長輩或老師訴說,清晰完整地告訴他們,遇到了什麼事,你需要得到什麼樣的幫助。如果他們不重視,你就報警。

其次,告訴孩子,對於施暴者,要勇敢。不要任人宰割,也不要放棄正當防衛的權利,絕對不要讓自己的尊嚴被踐踏,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實在躲不起,也請你大聲呼喊,全力反抗,告訴他們:你不是一個軟柿子!

總之,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會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一個好學生離不開一個好的家庭、一個好的老師、一個好的教學環境。

同時,需要整個社會給予足夠的重視,需要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法律人等專業人員給予支持,多方齊心協力,讓學生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努力杜絕校園欺凌行爲的發生。

保護孩子免受校園暴力,是所有人的責任,希望這些花朵都能在陽光下綻放,每個人臉上都應該洋溢着燦爛的笑容,願所有人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本期編輯:楊子葉

來源:沸點視頻、中國新聞網等

《安徽啓蒙狗》法律顧問:何振國(安徽九華律師事務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