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引起社会关注的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12月24日终于在福州中级人民法院公开进行开庭审理。

据相关媒体报道,在庭审过程中,吴谢宇曾一度痛哭失声,觉得对不起父母。他说,当时的他太自以为是了,完全活在自我的世界,如果当时有人给予一些及时的开导,或许就不会这么做。旁听人员感慨,家庭教育心理教育太重要了。

在众人眼中,这个一直是“别人家孩子的”堪称完美的北大骄子,无论是成绩和表现都很优秀,不仅获得过三好学生称号,还荣获奖学金,在同学评价中也没有差评,亲戚们也同样对他赞不绝口,本该有着无可估量的锦绣前程,如今这样的局面,想必所有的人对此都是痛心加惋惜的。

我们一面在控诉他的作恶行径,另一方面,不得不追问,到底是怎样的成长轨迹,导致他作出这样令人发指的行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在谈到此时,这样说道:这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拥有高智商,但他的内心是空的。人人养儿盼聪明,其实,聪明的儿女更难养!

“如果之前能有现在这样的开导,他不会去这么做”。在庭审中,旁听者这样感慨道。

他说,自己从小到大似乎一直是为成为父母的骄傲而活的。有一次,他考了年级第二名,父母都特别地高兴,“我可以满足他们的骄傲”。

他很多时候是为了满足别人而不是自己,为了父母高兴,很多时候,他都在内心勉强自己,“其实我并不喜欢,但为了满足他们的期待,还是去了”。时间长了,内心也许就慢慢看不到自己真实的欲求,但是,这个欲求不会真正消失,只会一直压抑,压抑,到终将爆发。

他自称,爸爸的病逝对他的内心打击非常大:爸爸就是家。爸爸离开后,妈妈为了不耽误他学习,好多事情不跟他说,不让他操心。

妈妈活在自己的情绪世界里,没有关注到吴谢宇的情绪,在吴谢宇没了爸爸,无处发泄当前情况下,还要承担妈妈的情绪。这对于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想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旁听者讲述到一个细节:父亲去世后,吴谢宇的母亲只让他学习,很多事情都不告诉他。 他很长一段时间感觉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情绪无法释放,时间长了,内心会慢慢就容易走向极端的偏执。“这东西不是一时一刻,是长期积累起来”。

吴谢宇案在我们痛恨、惋惜、哀叹的背后,也许更应该想一想,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究竟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教育?到底是分数重要,还是心理健康重要?在成长道路上能否真正接纳孩子,让孩子成为真实的自己,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历程,而不是戴着“面具”的自己。倘若有一天,这个面具一旦被撕掉,露出狰狞的面目,也许,那个时候才会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