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春節即將來臨,僅剩不到半個月的時間。

但是,今年的春節,卻沒有往年的熱鬧,顯得比較冷清。

火車站,再也看不到人頭顫動的人羣,很多趕火車的人,已經徹底消失;各大菜市場,集市,也很難看到聚集人羣;返鄉的人也不多,基本上,現在能不動就不動。

當然,這個場景與我國提倡“就地過年”密不可分。

與2020年新冠疫情在許多人達到春節目的地後暴發不同,2021年河北、黑龍江、吉林等地疫情反彈發生在春運開始前。各地倡導“就地過年”以及“返鄉需持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進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等規定,首先影響的是春運期間的出行。

2021年春節想回老家過年,難度明顯大於往年。受部分地區新冠疫情反彈的影響,各地都倡導“就地過年”,這對經濟有何影響?

任何政策,任何措施,都會對中國經濟構成潛在的影響,只是時間週期和長短不同。

春節是一個傳統佳節,中國人的勤勞能幹,是世界出了名的,一年到頭不在家,是常態。尤其是打工人,常年在外,基本上365天,360天在外面。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人們對春節的渴望。

以前,人們對春節的渴望,是由於生活物資匱乏,全年爲了攢夠過年的食物和消費,爲的就是春節的時候,能好好喫上一頓年夜飯和水餃。而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春節的渴望,正在悄悄變化。

要知道,春節是我國長達幾千年農業文明流傳下來的寶貴遺產,因爲農民辛苦勞作一年,不用外出,但是也很少休息。就是能在春節的時候,休息的比較順暢,集體開心的日子。而隨着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已經轉入工業文明時代,不少農民已經成爲城市居民,但是骨子裏,還是對傳統農業文化的嚮往。

許多出門在外地打工人,由於長時間工作,很少回家,春節已經成爲他們回家關鍵性時間點,也是他們情感紐帶的重要拓展時間。

就地過年,在某種程度上,是打工人無奈的選擇,也是一種犧牲。一年到頭,沒有回家,過春節孤零零在外面,多少對心理上會造成比較大的衝擊。這一點,是對中國經濟一種潛在的影響。

客觀地說,就地過年,會增加當地GDP,畢竟很多人沒有回家過年,就沒有怎麼走動。這會明顯加快節後生產恢復速度,提高經濟發展速度。

不過,對其他地區影響比較大,尤其是人口流出的省份,春節消費是刺激經濟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在旅遊、餐飲等都會受到明顯的壓制。從全國範圍內來看,過往歷史經驗來看,春節消費是全年中最旺盛的一次,如今受到影響,也爲全年消費帶來了某種潛在拖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