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的王麗(化名)喜歡在大學室友羣裏聊一些日常的瑣事,她在元旦假期結束以後發現,大學的老同學時不時在羣裏聊起基金、股票,還曬出自己的基金收益。受老同學的影響,王麗也拿出存款買了一隻明星基金。“買了後一天就漲了5個點,這也太香了吧。”王麗有些興奮,她最近也開始頻繁地和老同學討論基金的漲跌情況。“最近還有什麼好的新基金?我再買點。”

王麗的故事是今年以來公私募基金髮行火熱態勢下的一個縮影。Choice數據顯示,1月權益基金髮行規模爲4502.76億元,刷新權益類基金單月發行規模的歷史最高紀錄。另外,1月29日當天,私募發行數量超過200只,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業內人士表示,過去兩年基金的賺錢效應,吸引了不少像王麗這樣的投資者借基入市。然而,自1月26日以來,流動性趨緊的預期使得A股大幅波動,基金重倉股調整頗爲明顯,一些新基民就此陷入了糾結。這一“悲喜錄”從一個側面說明,在居民財富向權益市場轉移的大浪潮中,投資者教育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資金入市猛:公私募發行齊創歷史最高紀錄

今年以來,投資者借基入市熱情高漲,公募基金髮行創下多個歷史紀錄。

數據顯示,今年1月新成立公募基金122只,發行規模超過4900億元,這一規模僅次於去年7月。其中,權益類基金髮行規模爲4502.76億元,刷新單月發行歷史最高紀錄。

另外,今年還有30多隻主動權益基金一日售罄,百億級爆款基金頻出。具體來看,廣發均衡優選混合、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廣發興誠混合、廣發成長精選混合、前海開源優質企業6個月持有混合、富國均衡優選混合等6只基金的發行規模均超過(包括)100億元。其中,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認購資金更是逼近2400億元,創下新基金認購歷史最高紀錄。

2月首周,基金髮行依舊熱鬧。數據顯示,本週(2月1日至2月5日)將有30只新基金髮行,南方基金投資老將史博、去年一度奪得公募基金業績冠軍的廣發基金鄭澄然、孫迪,有“成長股獵手”之稱的景順長城楊銳文均將發行新基金。

發行同樣火爆的還有私募基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在1月29日當天,新增備案私募產品232只,創下歷史紀錄。從月度數據來看,1月備案私募基金共達2732只,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達2147只,佔備案基金總量的77.76%,該數據同樣成爲歷史最高紀錄。

與此同時,多傢俬募的產品遭到搶購。一位銀行渠道代銷人士透露,某知名私募的產品上線才8分鐘便銷售了10億元。“現在銀行代銷產品儘可能找頭部私募的原因,除了看中其投資能力,還可能是擔心小私募發行產品的規模上限相對比較低,客戶搶不到。”

基民心態急:熱情“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除了新基金髮行火爆,近期基金還頻頻登上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的熱搜榜。多位業內人士感慨道:“基金出圈了。”

支付寶理財平臺數據顯示,近一個月,易方達基金經理張坤的搜索量環比增長了300%,其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更有超500萬人關注。

無獨有偶,此前憑藉所管理醫藥基金的優秀業績而出名的中歐基金葛蘭,近一個月的支付寶搜索量也環比增長了7倍,其中還有不少人搜“蘭蘭”這樣的暱稱。

在此背景下,許多投資者受熱搜榜影響“慕名而來”,申購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

支付寶數據顯示,近一週,超200萬人購買易方達藍籌精選,超100萬人購買中歐醫療健康。1月27日,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和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雙雙限購。具體來看,易方達藍籌精選宣佈將申購限額由10萬元調整至5000元,中歐醫療健康在代銷渠道的申購限額調整到10萬元。

華南地區一位基金公司營銷總監透露,儘管部分明星基金經理限購,但是投資者依然熱情高漲。“限購都限不住了,但是基金經理壓力已很大了,如此大的規模一時無法適應。”

隨着近日大盤迴調,上週多數基金淨值連續多個交易日出現調整,新衝進來的投資者有些難受。有投資者頗爲糾結:“今天需要賣嗎?上個星期把我跌怕了。”也有投資者表示:“微博裏都是忽悠,山頂上車,跌了3天頂不住了下車了。下週漲了再買,一定要把虧的補回來,回本就撤。”

“前段時間市場漲得比較好的時候,我表姐找我推薦基金。這幾天市場有所調整,表姐又過來問我,基金要不要賣出。”滬上一位基金行業從業者有些無奈,“隨着基金賺錢效應顯現,疊加銀行理財收益率下行,身邊不少以前從來沒接觸過基金的人開始買基金,但是大家的熱情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與此同時,私募投資人也略顯慌張。“我們和投資者溝通比較密切。最近確實有一些新客戶剛買產品不久就經歷了市場調整,目前處於小幅浮虧的狀態。他們過來問我們,需不需要短期避險、市場還會不會繼續下跌、公司後續打算怎麼操作等問題。”滬上一家中型私募的市場人士透露。

上述人士認爲,即便沒有流動性趨緊的預期,機構“抱團”板塊的回調也在預料之中。去年以來,各路資金源源不斷借基流入股市,白馬股的估值一路推高,回調盤整是一個必經的階段,只是此前缺少一個降溫的“催化劑”。“我們目前還是向投資者宣傳長期投資理念,因爲A股結構性機會仍然存在,慌張的投資者很容易低位賣出,錯過後期的賺錢機會。”

理性莫跟風:長期投資分享權益時代紅利

相比困擾於“該不該止損”的新基民,部分老基民逢低抄底的意願似乎較爲強烈。

陸穎(化名)是一名公司高管,投資私募基金已經3年,去年她獲得了50%以上的收益,今年1月前兩週,基金淨值漲幅又超過了5%。

“其實,從我這3年的整體收益情況來看,還是比較可觀的。身邊的朋友也有贖回保住收益的,但我還是選擇不贖回。投資這麼多年,自己擇時就沒怎麼成功過,還是交給基金經理比較好,而且我還在考慮要不要再買一些。”陸穎直言。

有意思的是,很多“投基”經驗豐富的老基民在市場調整之際也選擇申購基金,有的甚至積極買入場內基金。

“上週A股調整之際,也是資金加速申購基金之時。這一點和以往有很大差別,老基民其實也在不斷進化。”滬上一家公募基金公司的有關人士表示。

Choice數據顯示,上週A股ETF總成交1885.7億元。如果以區間成交均價估算,上週A股ETF資金淨流入超170億元。從資金流向看,券商ETF最受青睞。其中,華寶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淨流入27.58億元,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淨流入19.18億元,南方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淨流入5.22億元。

“目前基民的糾結可以理解,建議結合自身的收益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下一步操作。”滬上一位基金研究員表示,投資基金時,投資者應該堅持三個原則:一是明確自身需求,二是堅持長期投資,三是切忌追漲殺跌。“這些年,不少基金投資人在這三點上喫過很大的虧。比如,看見別家的基金漲幅很大,就賣掉手中的基金,買入明星產品。而一旦基金淨值回調超過5%,就開始恐慌,想着要不要賣出或者產生回本就撤的念頭。要知道,基金投資不同於買股票,是把錢交給專業人士管理,投資者需要做的是選好產品,淡化擇時,長期持有。至於如何選擇基金,投資者要仔細思考自己到底是需要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還是低波動穩健收益的產品,切忌跟風。此外,可以採取定投的方式平滑成本,避免隨市場上漲持續加碼的‘倒金字塔式加倉’。”

業內人士表示,隨着資管新規的逐步落地,剛性兌付被打破,高收益非標資產的供給逐年減少,在居民財富仍在持續增長的大背景下,投資者對於高收益資產的配置訴求將加速社會財富向權益資產的轉移,而公私募基金等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將在其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過,投資者在這一資產配置轉移的過程中也要保持足夠的理性。

“我們在逐漸走向成熟的A股市場中掘金,需要投資者多一份理性和信任,莫在市場狂熱時衝動進場,也無需在短期回調中恐懼不安,長期投資纔是迎接權益時代、實現財富增值的‘最佳姿勢’。”滬上一位私募機構董事長感慨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