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生育報告:全面二孩政策後反而出現生育斷崖 來源:澤平宏觀 

文:任澤平 熊柴 周哲     

導讀

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和動力,人口老齡化少子化是中國最大的灰犀牛之一。由於計劃生育政策長期實行,國人口危機漸行漸近,帶來的經濟社會問題日益嚴峻。近年出生人口大幅減少,生育意願大幅降低,育齡婦女規模已見頂下滑,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加速到來……

全面二孩政策不僅沒有出現生育高峯,反而出現生育斷崖。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行,當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萬,創2000年以來峯值,但之後連年大降。2017年出生人口下滑至1725萬,2018年再下降200萬至1523萬,2019年降爲1465萬。2020年數據待2021年4月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公佈,但不少地方披露當地出生人口較2019年下降10%-30%。2018、2019年出生人口創1949年以來除1960-1961年自然災害時期外的新低,2020年必再創歷史新低。當前面臨的生育形勢是主力育齡婦女數量快速減少,生育率大幅下滑,生育意願明顯降低。

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到來,速度遠超歐美日。1962-1976年的嬰兒潮人口即將退出勞動力市場,步入老齡化,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從發展趨勢看,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2022年將進入佔比超過14%的深度老齡化社會,2033年左右進入佔比超過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之後持續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約35%。

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帶來一系列重大而深遠的挑戰:低成本人口數量紅利消失,勞動力成本上升,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年輕人口減少,社會創新創業活力下降,社會階層固化,投資率和儲蓄率下降,社會撫養比和養老負擔加重,政府債務和社保壓力上升,等等。人口紅利加速消失,放開生育被人爲拖延太久,生育意願大幅降低。

我們這幾年呼籲“全面放開生育,應對老齡化少子化挑戰”,開始逐漸看到曙光,長期保守的計生政策終於逐漸鬆動: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2021年1月20日全國人大要求各地清理各地不合時宜計生法規,停止執行過嚴處罰處分。這可理解爲對放開生育的默許,從默許到明示,未來或已不遠。這些年,倡導“新5%比舊8%好”“新基建”“城市羣”“人地掛鉤”“新一輪改革開放”“全面放開生育”“放開三胎”,作爲學者,通過客觀專業科學的研究,推動社會進步,是最大的成就。

建議“十四五”時期全面放開生育,實在不行先放開三胎,漸進式改革,以緩解保守派人口生育爆炸的擔憂,總之不宜再久拖不決。

摘要

中國70年生育政策及情況演變:人口危機臨近。1)生育政策演變:從家庭自主到政府計劃,從鼓勵到嚴控再到放鬆。1949年以來生育政策主要經歷四個階段的變化:一是1949-1953年鼓勵生育階段:限制節育及人工流產。二是1954-1977年寬鬆計劃生育階段:從節制生育到“晚稀少”政策。三是1978-2013年嚴格計劃生育階段:獨生子女政策、“一孩半”政策、“雙獨二孩”政策。四是2014年至今放鬆計劃生育階段: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2)生育情況演變:生育率走向低迷,全面二孩效應消退,出生人口即將大幅下滑。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預期,生育堆積效應業已消退,繼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200萬後,2019年出生人口再下降58萬至1465萬。2019年出生人口減幅明顯收窄主要在於主力育齡婦女數量減幅邊際明顯收窄和生育率基本穩定,一孩和二孩出生數減幅均較2018年明顯收窄。2016-2019年一孩出生人口從981萬降至593萬,沒有一孩哪來二孩三孩,預示後續生育形勢嚴峻。從長期趨勢看,由於生育堆積效應逐漸消失、育齡婦女規模持續下滑,當前出生人口仍處於快速下滑期,預計2030年將進一步降至不到1100萬。3)低生育率影響:勞動力萎縮,老齡化加速,人口即將見頂,人口紅利消失,剩男問題嚴峻。從勞動力方面看,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在2010年達峯值,人口紅利消失,中國“未富先老”,預計2050年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將比2019年大幅減少23%。從老齡化看,由於計劃生育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2019年中國老齡化達12.6%,2022年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2033年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中國未富先老問題突出,美日韓老年人口比重達12.6%時人均GDP均在2.4萬美元以上,而中國僅1萬美元。人口老齡化使得社保收支矛盾日益凸顯,養老金缺口將日益增加。從人口總量看,中國人口突破14億人,但即將陷入負增長。2019年中國人口突破14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預期的2020年14.2億不可能實現。聯合國對中國人口增長同樣存在高估,中方案預測2031年達14.6億人的峯值。我們預測,中國人口將在“十四五”時期陷入負增長,2050年左右開始將急劇萎縮,2100年佔全球比例將從當前的約19%降至7%。從剩男問題看,出生人口性別比1982年開始逐漸失衡,特別是在1990-2010年期間一度超過120“剩男”問題日益突出,2015年已超2000萬,到2040年或約4000萬。此外,失獨家庭已達百萬。

爲什麼不生?——生育基礎削弱、生育成本約束。1)生育理論:從死亡率下降驅動到功利性生育意願消退,再到成本約束。根據驅動生育率下降主導因素的變化,可將人類歷史劃分爲四個階段:一是高死亡率驅動階段,人們需要以高生育率抗衡高死亡率從而保證收益最大化,總和生育率多在6以上。二是死亡率下降驅動階段,低生育率也能保證收益最大化,總和生育率從6以上降到3左右。三是功利性生育消退階段,人們的生育行爲更接近情感需求,並重視子女質量提升,總和生育率大致從3降到2左右。四是成本約束的低生育率階段,總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2以下,低於意願生育水平。2)晚婚晚育、單身丁克、不孕不育等削弱生育基礎。中國結婚率2013年見頂回落,離婚率持續攀升,2013-2019年離結比從26%攀升至44%;晚婚晚育現象日益突出,1990-2015年平均初育年齡從24.1歲推遲至26.3歲,主要初育年齡從20-27歲推遲到22-29歲。因婚姻市場匹配問題及單身主義等,“剩女”規模快速增加至約600萬,學歷越高“剩下”的概率越大。此外,丁克家庭、不孕不育人羣增多削弱生育基礎。3)教育醫療住房等直接成本、養老負擔、機會成本高抑制生育行爲,“生得起、養不起”。教育成本明顯攀升,特別是公立幼兒園供給嚴重不足,1997-2019年中國公立幼兒園在讀人數比例從95%降至44%。醫療費用持續上升,1995-2018年居民醫療保健支出上漲27倍。房價快速攀升,2004-2018年房貸收入比從17%增至48%。“四二一”家庭結構養老負擔重擠壓生育意願。女性勞動參與率高但就業權益保障不夠,導致生育的機會成本高。

國際經驗:鼓勵生育效果如何?1)OECD經驗:鼓勵生育哪招最管用?OECD國家鼓勵生育政策體系主要涵蓋保障休假、經濟補貼、托幼服務、女性就業支持等四個方面。其中,休假長度和生育水平相關性弱,其中原因在於延長女性休假時間與保障其就業權益存在一定矛盾。家庭福利開支比例與生育水平有一定相關,2015年OECD國家家庭福利開支與GDP的比例平均約2.4%。入托率與生育水平有一定相關,0-2歲入托率越高,生育水平越高,2017年OECD國家0-2歲平均入托率爲35%。女性就業權益保護與生育水平有一定相關,男女就業差距越小,生育水平越高。2)法國:積極推進家庭和工作的平衡,總和生育率接近2。法國早在二戰前就開始鼓勵生育,通過完善細緻的津貼體系、多樣化的托幼服務和打造家庭友好型企業氛圍等來實現工作和家庭的平衡,2018年總和生育率達1.88。2015年法國家庭福利開支佔GDP比重達3.7%,在OECD國家中排名第一;2014年0-2歲入托率達56.3%,遠高於OECD水平。法國大企業攜手打造家庭友好型企業氛圍,男女勞動參與率差距不到10%;此外,佔比約9%的移民對法國生育率回升也起到一定作用。3)日本:傳統性別分工激化工作與家庭矛盾,總和生育率停留在1.4左右,人口形勢嚴峻。日本在1970年代之前一度控制人口,1990年代開始鼓勵生育,但2018年總和生育率仍停留在1.4,低生育率導致日本人口於2008年見頂、2100年將比峯值減少53%,並且老齡化高齡化程度爲全球之最。原因在於:一方面日本錯過了調整生育政策的最佳時機。二是日本鼓勵生育力度較弱,家庭福利開支佔比僅1.6%,在OECD國家中排名倒數。三是日本“男主外、女主內”性別分工較爲普遍,職場性別歧視嚴重,越來越多日本女性放棄結婚生育,1990-2015年50歲以上女性終身未婚率從4.3%激增至14.6%。

政策建議:應立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1)摒棄人口是負擔觀念,更加以人爲本,加快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人口是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支撐和標誌。人是發展的基本要素和動力,一切經濟社會的發展都是爲了人。2)立即全面放開生育,讓生育權重新回到家庭。“立即”是因爲人口形勢緊迫,當前正處於第三波嬰兒潮中後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全面放開,原本不想生的人還是不會生,但一些想生三孩的人能生,不用擔心部分人羣、部分地區會大幅多生導致出生人口激增。3)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一是實行差異化的個稅抵扣及經濟補貼政策,覆蓋從懷孕保健到18歲或學歷教育結束。二是加大托育服務供給,大力提升0-3歲入托率從目前的4%提升至40%,並對隔代照料實行經濟鼓勵。三是進一步完善女性就業權益保障,並對企業實行生育稅收優惠,加快構建生育成本在國家、企業、家庭之間合理有效的分擔機制。四是加強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權利。五是加大教育醫療投入,保持房價長期穩定,降低撫養直接成本。4)放開生育是把選擇權還給家庭,不是強制生育。全面放開生育是把生育權從國家計劃迴歸家庭自主,是把生育數量多少的選擇權交回給家庭決定,充分尊重每個人的生育意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