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奇人授奇書

秋日邳城,小橋河邊,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一位迷茫善良的青年,一段註定傳世的佳話。

那天天朗氣清,少年在橋邊悠然行步,對面迎面走來一位老人,就在他們即將擦肩而過的前一刻,那老人竟故意將腳下的木屐踢到橋下,還無禮蠻橫的讓那個與他素不相識的青年去撿鞋。

(張良)

青年雖然憤怒,但並沒有發火,很聽話地給老人撿起了鞋。正準備離開呢,老人又要求給他穿上,青年再壓怒火,跪着給老人穿上了鞋。

老人穿上鞋,謝也不謝,起身離去,還沒走到橋中央,卻又折返,依舊是那副不可一世的表情,父親對兒子般命令青年,五日後在這兒等着。青年索性把自己當兒子,恭敬地回答:“好”。

這就是著名的張良和黃石公的故事。後來,張良去橋上去了三次,纔得到老人的饋贈:一本奇書。

關於黃石公送給張良的到底是什麼書?現在已經比較清楚了,並不是《史記》所說的《太公兵法》,而是《素書》。

原來,漢末赤眉起義時,有人盜了張良墓,在墓中發現了《素書》並將其帶出。《素書》得以重見天日。重印《素書》時,裏面也明確地做了說明:

“黃石公得子房而傳之,子房不得其傳而葬之,後五百餘年而盜獲之”。

(張良給老人穿鞋)

02奇書奇在哪?

《素書》只有一千多字,但言簡意賅。它以“道、德、仁、義、禮”五個要素爲核心,來探究社會,揭示自然界萬物的變化規律。張良得到書後,手不釋卷,日夜研讀。對於張良來說,《素書》至少教會了他三樣本事:

第一,消解家國仇恨,把格局變大

在此之前,張良格局比較小,念念不忘的是韓國滅亡,張良一家被害,他總想着復仇和復興韓國。他找了個大力士,手持60公斤重的鐵錘,準備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這種做法只能以失敗而告終,然後四處躲藏。讀了《素書》後,張良放下了心中的仇恨,放下了復興家族的執念,眼界變寬了,格局也變大了。他不再想着一人之私,一家之利,而是願以天下爲己任,濟世興邦。

多年以後,張良跟隨劉邦,力量強大了,終於有了復興韓國的機會了。可是當他找到可以立爲韓國之君的韓成時,心都涼了,因爲此人的胸懷根本不足以做王。張良這才懂得,以前那個一心想復國的自己是多麼幼稚。

(張良)

第二,找到成功的正確途徑,得遇明主而成帝王師

《素書》中說,要“潛居抱道,伺機而動”。簡而言之,就是一定要等到一位明主,不遇明主便只能等。

張良從來不是一個缺乏耐心的人,曾經他爲刺殺秦始皇,能苦等十二年,現在更是從容淡定。當然,這裏的等,不是消極地等,而是要睜大眼晴,一邊等候,一邊尋找。

儘管過程幾經波折,他準備去尋的陳勝和秦嘉都先後身死,但這也許就是命運爲他和劉邦定下的緣分吧。最終,張良將目光鎖定在沛公劉邦身上,他想到了《素書》中的那句:“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衆”,通過觀察,他相信劉邦就是那個具備“德、信、義”的人。

(素書)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劉邦很聽他的話,甚至可以說像個聽話的學生聽老師的話一樣。

比如劉邦攻入咸陽後,一時間貪心與享樂心作怪,在咸陽大肆喫喝玩樂,樊噲勸他他不聽。張良直言相勸,不留情面,讓劉邦撤軍灞上。張良的直言劉邦聽了,劉邦微笑着說:“子房, 我們撤軍灞上吧!”

能得張良,劉邦無疑是幸運的;能讓張良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劉邦靠的自然也不會只是運氣。

後來,秦王朝的故事落下帷幕,張良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再後來,項羽兵敗垓下,劉邦勝出,張良總算是放下了心……

(劉邦)

第三、告知功成名就後,如何退出

正如張良所預料,事業成功後,劉邦開始用鐵血手段對付異姓王及功臣:韓信、彭越、英布………一個個曾經的明星在天空中暗淡下來,在歷史的舞臺上謝幕。

張良很迷茫,卻無可奈何,人心難測,哪怕聰慧如他,也無法阻止這歷史的浪潮。但張良有《素書》,《素書》告訴他:“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所以他無疑是安全的,不管是劉邦,還是呂后,都沒有動張良的心思。

《素書》又告訴張良:如其不遇,沒身而已。張良感覺到,劉邦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劉邦了,對於他來說,劉邦已經從“遇”變成了“不遇”,那麼就只能“沒身而已”了,所謂“沒身”,也就是歸隱林泉,做個無官無職的清閒散人。張良於是告別家人,去紫柏山潛心修道,從此不問世事。走時,他帶走了《素書》,於是西漢再無《素書》,再無公子子房,也再無留侯張良。

與張良相反的是韓信,韓信名利心重,捨不得打拼來的地位與權力,最終落得個身死長樂宮,讓人嘆息!

(韓信)

至於張良爲什麼帶走《素書》,而不是將《素書》傳給兒子?這一點,千百年來是個謎。其實,我認爲與書無關,與人有關。想一想,黃石公爲什麼把《素書》傳給張良,而不是別人,是因爲張良的才能、品質、性格都符合它,而張良的兒子,不一定有張良的才能與品行。他不一定讀得懂《素書》,《素書》也不一定符合他。不符合的人得了《素書》,可能會害了他,所以張良帶走了《素書》。

#張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