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石麗平,來自貴州銅仁松桃,是松桃苗繡第七代傳承人,我要用傳統手工藝爲美麗鄉村建設增光添彩。”15秒,43個字,石麗平一字一句,說得鏗鏘有力。今年央視春晚特別節目《向祖國報告》中的這一幕,感動了很多電視機前的觀衆。

石麗平在牛年央視春晚現場

“我當時憋着一股勁,就是要在全國人民面前,發出來自貴州的強音,展示貴州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開啓鄉村振興新徵程的精氣神。”2月13日,從北京回到家鄉松桃的石麗平,打開手機給記者分享春晚場景,仍是激動不已。

石麗平是松桃梵淨山苗族文化旅遊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作爲松桃苗繡第七代傳承人,石麗平傳承發揚苗繡手工藝20餘年,培養了一大批繡娘,帶富一方羣衆。繼榮獲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後,正在公示的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石麗平再次榮列其中。

石麗平接受天眼新聞記者採訪

“成就了別人,就是成就最好的自己。”回首這一路,石麗平甚是感慨。從2000年起,石麗平開始收集整理苗繡資料,挖掘保護苗繡技藝。2008年,石麗平成立松桃梵淨山苗族文化旅遊產品開發有限公司。

在石麗平的帶動下,松桃苗繡從指尖技藝轉化爲指尖經濟,進而轉化爲脫貧攻堅的指尖力量。2016年以來,石麗平在易地扶貧搬遷點開設了100個扶貧工坊,實行“一人一工坊”居家就業模式,帶動4000多名留守婦女居家就業,幫助300多名貧困人口脫貧。

作爲全國人大代表,在去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前,石麗平走上“代表通道”,講述松桃苗繡帶動脫貧故事。這次又走上央視春晚的舞臺,她既激動又緊張。她堅持要強調手工藝而不是工藝,她認爲“傳統手工藝是有溫度的,一個小小的圖案,都是智慧的結晶”。

從北京剛回松桃,石麗平就來到苗繡基地

從北京回來,石麗平就來到公司基地,雖然工人已放假,但她在這裏才感到充實。近年來,石麗平的苗繡產學研一體化基地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繡娘,不乏來自周邊的重慶、湖南、雲南等地,對苗繡的保護和傳承貢獻不小。

習近平總書記春節前在貴州考察時爲苗繡點贊,讓石麗平激動不已,“總書記說把苗繡發揚光大,傳統的也是時尚的,苗繡既是文化,又是產業。我們深受感動,備受鼓舞!”

“我們要引領這個潮流,讓年輕人用起來,苗繡才能活起來。”石麗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創新纔是最好的傳承,使用纔是最好的發展,要堅持保護傳承和創新應用兩條腿走路,用產業反哺非遺、反哺傳承。”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蔘與到松桃苗繡技藝中。“90後、00後都有了,80後和90後成爲主力軍。”石麗平欣慰地說,更多年輕人的參與才能讓苗繡生生不息。石麗平還開通了抖音、快手等社交平臺賬號,建立直播團隊,對外推廣松桃苗繡。

“我們準備大年初六就開始上班。”石麗平開始醞釀新年的計劃,對於未來,她信心滿懷,“鄉村振興就包括產業振興、文化振興。苗繡既繡出了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脫貧奔小康的美好生活,也將繡出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來源丨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編輯 | 潘 婷

責編 | 李美雪

審覈丨侯清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