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因爲總有人會處於這個年齡階段,不是在相親,就是在去相親的路上。而今年民政部統計的一條關於“結婚率逐漸降低”的數據刺痛了無數家長的心,於是瘋狂安排子女相親,但卻總是被孩子以“不合適”爲由搪塞過去。

“我們渴望愛情,所以絕不要陷入一場將就的婚姻!”通過調查記者發現,當代年輕人在婚姻的選擇上,可能比父母想象得更加嚴謹、慎重。

(全文約3687字,閱讀需15分鐘)

記者|王浩雄

編輯|白龍 柴旭(實習生)

不是每個相識的人都會讓人牽掛

小奕是個北京大興姑娘,2021年9月份的時候她就該28歲了,1米68的身高,105斤,身材高挑,母親是醫生,父親是警察。師範本科畢業後小奕去了英國留學,現今在一家科技公司從事設計工作。

儘管在所有人眼裏小奕都是個既乖巧,又自立的姑娘,但在家人眼中,她卻是個還沒過“叛逆期”的孩子。

小奕告訴記者,在她印象裏,自從畢業回國後,家裏一直催促着她找對象,並四處“打廣告式”地向旁人推銷着她,張羅着面見相親對象,但她卻沒有一個滿意的。

據民政部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婚姻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比2013年減少了400萬對,下降了三成。截至目前公佈的2020年前三季度結婚率僅有589.4萬對,比2019年前三個季度少了近123萬對左右。

“我媽認爲,我這個年紀的女孩,應該爲婚姻着急了。”小奕說,14日下午,她剛剛見過春節的第3個相親對象,對方是個搞城市規劃設計的。

2月14日晚上6點,小奕特意換上了新買的大衣和長靴,精心描畫了一個素顏妝去相親。

小奕告訴記者,對方男孩姓姜,比自己小一歲,雖然不在自己的擇偶範圍內,但表現並沒有讓她感到失望。

雙方將地點約在了一家大型商場。男孩穿着樸素,戴副眼鏡,態度溫和,談吐大方,手裏還拎着剛買來的6個打包好的泡泡瑪特盲盒和兩杯奶茶送給女孩。

兩人邊逛邊聊,一路上男生爲了與對方保持着適當距離,始終側着身,走路姿勢略顯尷尬。在小奕眼裏,對方青澀得有些可愛。

喫飯時,兩人的目光毫不避諱地看向對方,話題都是圍繞着各自工作、生活之間的軼事,沒有絲毫關於房、車、存款的內容。

飯後,二人看過電影,小姜還將小奕送回了家,讓小奕倍感溫暖。

但回家後,小奕卻告訴父母,“我們可能更合適做朋友吧,原因?很簡單,誰都沒看上誰唄。”說罷,父母也沒再多問。

“婚姻絕對不能‘湊合’ ”

小奕告訴記者,她見過很多相親對象,有拆遷戶,有公務員,還有職場白領,所有的相親對象,都事先經過了父母的把關,對方無論從家庭還是工作都很好,不說後半生生活無憂,但起碼能保證自己喫喝不愁,自己只需要找到“對感覺”的一個就好。

“說到婚姻,我說不在乎房子、車子,誰都不信,我也不信。婚姻確實是建立在麪包上的,我承認他們每個人都很優秀,但我不在乎這個‘麪包’有多大,也不期望它是個‘蛋糕’,只希望它是我愛喫的口味。”小奕說,自己沒有完整的擇偶標準,但至少不能每天需要費心思去找話題,不論哪一方,如果剛認識的時候就要費盡心思找話題,那後半生註定不會輕鬆。

小奕告訴記者,因爲自己不想經歷離婚,所以在選擇方面要格外謹慎。

回憶起小時候,她對父母婚姻的印象就是經常因爲瑣事吵架,嚷嚷着要離婚,結果卻像很多其他家庭中的夫妻雙方一樣,因爲孩子而將就的過着日子。嘴上是抱怨,可是聽人勸時卻總是無可奈何地說“湊合過唄”。

“我渴望的婚姻是充滿愛情的,所以絕對不能‘湊合’,因爲我不想離婚,所以在選擇方面要格外謹慎。”她認爲,在愛情上一定要寧缺毋濫,婚姻不單單只是搭夥過日子,而是要尋求心靈的慰藉,能直至人生終途時的陪伴。這其中包含着忍讓和包容,有愛更有情。

小奕覺得,如果沒愛,或者不夠愛,兩個人只是以結婚爲目的走到一起,就意味着兩個人之間連一個包容和忍讓的理由都找不到,反而傷害自己,是對雙方的不負責任。

說到對小姜的感覺,小奕直言,這個男生哪裏都不錯,但他的眼神和言語之間缺乏真誠。“我能感覺到每次對話都是他在硬找話題,雖然聊天時不尷尬,但多少有些故意迎合,我也在迎合他。”小奕說,這些話她和對方都聊過,小姜也承認,小奕作爲結婚對象很理想,但作爲靈魂伴侶來講,小奕的話題、笑點、興趣都和自己有着很大不同。

最後兩個人本着對對方負責和心存僥倖的心理,約定了這次見面。可惜見面後兩個人並沒擦出火花,也沒等來“萬一”,只是匆匆結束這段尷尬的關係。

“與其遷就不如耐心等待”

小梁今年36歲,北京姑娘,是一名公務員,中等的身高、普通的長相,她表示自己就是個再平凡不過的一名普通女孩了。

她說在過去的12年中,自己不斷被家人要求各種相親。“因爲我家住在農村,所以父母很早就開始給我張羅對象了,甚至還偷偷用我照片在相親網站充值299元的VIP註冊會員。”小梁說,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見了幾個男生,感覺對方相當不靠譜,“有說自己是做金融的,見面以後發現是商業保險的接線員;有說自己是行業主管,實際上是理髮店做領班的,還有的男生謎之自信,一直通過向我表現他的雄心壯志、理想抱負,希望博取我的好感……”小梁知道真相後被氣得哭笑不得,和父母大吵了一架。

“當時我真的都哭了,不是覺得網上相親很丟人,是覺得他們被騙了都不知道,還要我去相親。”小梁說,之後父母消停了一陣,但到了26歲那年開始,每當自己休息,父母又會拿着各種男孩照片給自己看,嚷嚷着“是鄰居、親戚介紹的,絕對靠譜”,有時茶餘飯後,母親也不忘了聊“女人生育”的問題。

在父母潛移默化地引導下,小梁也逐漸爲自己的未來而擔憂,開始接受相親。

到了29歲的那年,她相親的頻率更高了,“可能上午剛覺得這個男生不滿意,中午時候介紹人就發來了下一個。”小梁說,自己之前看了太多營銷號的“心靈毒雞湯”,盲目相信對方向自己傳輸的“與三觀不合的人結婚,那麼婚姻不會幸福”的想法。不經思考便將其奉爲“聖旨”,以此條件去相親、去拒絕,甚至成爲自己與前任感情破裂的藉口。

“當時我東挑西揀的,男生做得讓我覺得不合適的地方,我就不再往下進一步瞭解對方了,就像在超市買東西一樣,抱着‘反正還有下一個’的僥倖心理。”但小梁認爲,在這麼多相親對象中,也有些男生擺出了高冷的姿態,甚至需要小樑上趕着尋找話題去攀談聊天,“我覺得他們或多或少也有和我一樣的“僥倖”心理,“畢竟如果他真的高冷,就不會接受相親了。亦或者,就是沒看上我吧。”小梁苦笑着說。

隨着年紀越來越大,給小梁介紹對象的人也越來越少,她也變得隨遇而安,不再着急應付相親。身邊不斷有人推斷她是個“獨身主義”。

“那是因爲他們沒有一個人讓我有談戀愛的衝動。”小梁坦言,自己仍然對婚姻充滿渴望,只是不想因爲着急作出選擇而委屈自己。“我身邊朋友都生二胎了,比我小5歲的妹妹也結婚了。每次看到別人曬幸福,我心裏還是會羨慕的,但是我不能爲了結婚而結婚,更不會爲了生孩子給我養老而生孩子,這是對生命的負責。”

小梁認爲,愛情是衝動的、感性的,越理性越找不到,與其費力去尋找、去遷就,花大把時間去琢磨一個讓你聊天都提不起興趣的人身上,不如享受人生,養自己喜歡的寵物,到大千世界看各種風光,挑戰滑雪、摩托,聽自己想聽的演唱會,做自己想做的事……她從沒想過不結婚,只是花費更多耐心去等待“那場相遇”,期待這會變成兩個人的故事。

“我的生活不該由他人去定義,自由可是很忙的。”去年,小梁開始爲自己訂購各類養老保險,“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人生,你不是我,我也不可能成爲你,至於我內心的感受如何,只有自己知道。所以不需要任何人來過度解讀和指責我的選擇。”

他們到底在尋求什麼樣的愛情?

對於小奕和小梁的看法,記者還採訪了6位24歲至40歲之間的相親者。

26歲的小姜認爲,相親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現如今社會節奏快,年輕人的社交圈子其實就那麼大,在大學裏戀愛的機會比較多,自己步入社會後,發現想遇到自己喜歡的異性,靠自由戀愛結婚,還是挺有難度的。相親可以給年輕人一個認識更多符合自己理想標準的異性的機會,但所謂的標準並不是絕對的,也不意味着自己愛上的人就一定是符合這標準。“我身邊3個最好的哥們,一個結婚了,兩個明年準備結婚,他們如今的另一半都不完全符合自己當初所說的標準。”小姜認爲,愛情是衝動的,當一個人真正愛上另一個人,機會打破自己一切理性的標準,緣分這東西,總是來得突然,積極相親是渴望愛情的表現,但同時耐心地等待,不急於求成也是對待婚姻的態度。

24歲的段女士在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她認爲小奕屬於被營銷號“毒雞湯”毀掉的一類人,當代年輕人對愛情和婚姻出現了誤解和想象。她認爲,“婚姻無非柴米油鹽,尋找趣味相投的人固然重要,但兩人之間感情需要時間經營,只有磨合後,才能保證長遠。不要因爲一點瑕疵,就否認一個人對待愛情的態度。”

40歲的高先生是一名人力管理工作者,3年前離異。平時閒暇時間很少,光是處理工作,打理生活就已經很勞累了。他直白地告訴記者,因爲沒有孩子,所以他可以放心大膽去追求新的愛情。但也正是因爲上一段婚姻的失敗,讓他對婚姻的期望十分低,雖然希望有人相伴,但在經歷過多次相親過後,還沒遇到那個真正懂自己的人。

他認爲,“健康相愛的人之間,連吵架都會成爲一種樂趣。長久的婚姻,兩個人至少做到不計較小事,吵架過後仍是相看兩不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