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真的挺難,這句話外貿人深有感觸。一位做外貿的朋友自嘲,中國打上半場,外國打下半場,外貿人卻全場被打。上半年,在困難的影響下,國內外貿工廠只能停工停產,好不容易熬了過來,困難又在海外爆發,訂單全飛。

不過事無絕對,還是有人抓住中國着力打造的“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併成功突圍。

比如,上海一家名叫適銷,主攻面向B端的箱包、襪子等配件產品代工生意的企業。原本適銷的生意還不錯,年銷售額能有5000萬元左右,箱包約佔7成,大部分都是優衣庫、無印良品、唐吉訶德、千代田這樣的海外企業。

但由於包具在快銷連鎖企業裏佔比小,整體需求量不大,所以適銷需要更多的客戶,也很依賴流通渠道。去年2月開始,由於困難把傳統流通渠道切斷,適銷的經營局面急遽惡化,訂單量直接腰斬,掉了至少五成。

適銷的負責人預計,外貿訂單至少要一年才能恢復過來,如果當下不做改變,恢復經營,企業將沒有出路。可說得輕巧,具體的措施不是一時半會能想出來的,怎麼轉、往哪轉、拿什麼轉,每一項都是個問號。

轉機出現在同年4月,在上海的牽線搭橋下,上海企業拼多多承辦了3場出口轉內銷培訓會,向傳統外貿企業分享線上開店經驗。同時,上海又聯合拼多多等平臺啓動“出海優品,雲購申城”大型活動,助力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

適銷則抓住了這個有能力、有時間、有產品轉換新賽道的機會,瞄準了擁有龐大用戶羣體的拼多多,開始把產品搬到拼多多上賣。

因爲適銷長期和國外大牌打交道,不管是產品設計、面料質量,還是交貨時效都有很大優勢。缺的就是個品牌知名度,而恰好拼多多給適銷提供了直面國內消費者的機會。

優質、平價的產品完美契合了拼多多用戶的消費目標。適銷的產品一上線就受到消費者追捧,第一個月日銷30單,第二個月快100單,幾個月後日均很快便是數百單,訂單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並且,與傳統電商相比,新電商的店鋪起步成本很低,拼多多實行“零佣金,零服務費”政策。運營起來也簡單,平臺會自動篩選、彈窗店家可以上的資源位,店家只要報名就行,後臺全部自動操作。

截至今年1月底,適銷的拼多多店鋪箱包銷量已經突破10萬單,復購率高達35%。一款售價39元的挎包賣出了上萬個,庫存曾一度告急。剛剛,適銷的負責人還設下一個清晰的目標,要通過拼多多做到年銷售1500萬元。

這一刻,不由得讓人欣慰。不只是國內消費者能低價買到優質的商品,更是這些代表着中國製造韌勁的外貿企業,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在大內需市場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