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都北京,宮殿、民居、苑囿、宗教建築等是其古代城市建築的主體,到了近代它體現出具有包容各種文化的特徵。這中間既有對外來建築文化的主動包容,也有對外來文化滲透的被動改造,並且伴隨着對近代資本主義入侵的無奈。當人們回顧這些詮釋北京歷史進程的生動文物的時候,常常會被那些中外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精彩細節所深深吸引。

早期“西洋樓式”建築頤和園石舫

頤和園石舫(攝影:趙信儒)

頤和園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時稱清漪園,曾建有大型石船,是乾隆皇帝及其母放生之所,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燬,光緒十九年(1893)仿外國遊輪又重建,把原來中式的艙樓改建成洋式的雕花屋頂,並在石舫兩側添加了兩個石造的西式機輪,並取“河清海晏”之意,命名“清晏舫”。

整個船體長36米,建築面積326.2平方米,用巨大的石塊堆砌而成,兩層艙樓系木結構,但都油飾成大理石紋樣,頂部用磚雕裝飾,舫內滿鋪西洋地磚,門窗上面也鑲嵌了特製的彩色玻璃,精巧華麗,船頭抱廈裏柱雕花,楣子下懸掛“清晏舫”匾。石舫做法其實仍遵從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技術,只是在裝修上做了洋式處理,“清晏舫”的匾額肯定是中式的。

雖然這只是一座艙樓,距圓明園西洋樓建成過了一百多年而出現的建築作品,但在北京建築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是“西洋樓式”在北京地區的代表之作。

王府井天主教堂裏的中式楹聯

王府井天主教堂(供圖:譚烈飛)

位於王府井大街的天主教堂,始建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經歷了幾次廢建,現存的教堂是光緒三十年(1904),用《辛丑條約》賠款由法國和愛爾蘭遣使會合作重建,總佔地面積近1公頃。

院內中間爲天主堂,坐東朝西,坐落於青石臺基之上,面闊約25米,進深約60米,共計約30間,平面呈拉丁十字架形。大堂正面開三個門,南北兩側有旁門,在上有“1905”字樣。堂體外牆厚實,窗戶較小,門窗上部爲半圓形拱環。堂頂上有三座圓拱形堡頂,上立有十字架,中間略大,兩邊略小。堂內有18根圓形磚柱支撐,柱徑爲0.65米,柱礎爲方形,兩側掛有許多內容爲耶穌受難故事的油畫,是典型的羅馬式教堂,就是這樣的一個完全舶來的建築形式,在正門石柱上有楹聯“庇民大德包中外”“尚文宏勳冠古今”,橫額爲“惠我東方”,帶有明顯的中式文化的痕跡。

中西合璧的瑞蚨祥店門

瑞蚨祥(供圖:譚烈飛)

瑞蚨祥綢布店開業於清朝光緒十九年(1893)。是享譽海內外的中華老字號,爲舊京城“八大祥”之首。位於大柵欄街5號,1900年被焚後重建,1901年重建完成。

該建築爲磚木結構,全部建築由店堂和附屬用房兩部分組成。店堂平面爲南北方向的長方形,由傳統建築屋頂單元(勾連搭捲棚)組成,入口處是兩層樓高的鐵皮天棚。此外均爲木屋架、磚牆;店前有洋式鐵皮頂罩棚,朝南的主立面爲深綠色,上有五幅白色大理石雕刻,主題爲中國傳統的“松鶴延年”“牡丹圖”“荷花圖”等,中央入口處採用淺黃色及石頭本色。建築總體上爲中國民間傳統的做法,店面採用了一些西洋建築變形的局部,被稱爲“從中國民間渠道接受外來建築文化影響的一個典範”。

帶有云龍浮雕的正陽門東車站

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供圖:譚烈飛)

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始建於1901年,1906年投入使用,於1966年拆除,只剩下鐘樓部分及與之相連的兩層辦公樓,現開闢爲博物館。這個車站由英國人修建,所以建築的風格體現了英國流行的特點,牆體使用紅磚,兼以白色石材,形成引人矚目的效果,平面爲矩形,牆體採取英式砌法,即一層順磚,一層頂磚交替砌築,主樓二層,磚牆磚桂木桁架,瓦楞鐵皮屋頂,中間開天窗,外牆用紅磚和水泥抹灰相間處理。候車室的山牆面呈弧形,弧形兩端各鑲一塊只有中國纔有的雲龍浮雕。

龍,是我國古代皇權的象徵,爲皇家專用。那它爲什麼會裝飾在京奉鐵路車站上呢?京奉鐵路連接的是北京與滿清故都盛京奉天(今瀋陽),有“大清第一路”之稱,因此這裏便出現了龍的形象。建築史專家們稱之爲“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英國風格建築”。

北京協和醫學堂的大屋頂

後圓恩寺衚衕四合院中的小洋樓

(供圖:譚烈飛)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協和醫學院,再前身爲北京協和醫學堂,位於東單北大街路西。由英、美幾個教會在1906年創辦,1917年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投資,在東單三條衚衕原豫王府奠基建新校舍,分兩期建設,其中1917年至1925年建成14座樓房,設計皆由美國人負責,整體爲磚混結構。

新校舍建築羣的建築材料主要是水泥和磚石,其內部的裝修主要是西式的,建築採用灰磚磨磚對縫,而牆體之上爲廡殿式綠琉璃瓦大屋頂,中間加一道琉璃腰檐,下爲漢白玉臺基欄杆,模仿的是中國古代的建築傳統,被稱之爲“中西建築形式的拼湊”,當然我們不能簡簡單單的用穿西服戴氈帽來比喻,遠遠望去青磚牆體上的綠琉璃瓦大屋頂也還是獨具特色的。

四合院中的西式點綴

四合院是北京民居的代表建築形式,其典型佈局是在南北向主軸線上建坐北朝南的正房,前面建東西廂房及與正房相對的南房,稱之爲四合,並以房屋後牆及院牆圍成封閉式的宅院。較大的宅院沿主軸線佈置數個這種“一正兩廂”的院落,形成多進院;更大的宅院則幾個多進院並列,且附有花園。進入近代以後,有些四合院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西式建築形式成爲重要的點綴。

後圓恩寺衚衕7一9號院位於交道口南大街西側,曾是清末慶親王奕劻次子所建之中西合璧四合院,坐北朝南。院內西部爲中式傳統四合院;中部爲西式二層樓,樓前有圓形噴泉水池,周圍點綴原圓明園石刻,池東南有一花崗岩棱柱西式圓亭;東部有假山有遊廊。抗日勝利後曾爲蔣介石行轅,1984年公佈爲市文物保護單位。

兼收幷蓄是北京近代建築的重要特點,既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也反映了那個時代帶來的變化。這些建築形式都是漫長變化的歷史的有形記錄,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也需要全社會給以珍視和保護。(本文資料主要引自《北京志·建築卷·建築志》)

作者:譚烈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