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清冷的中超寒冬期,當下最火熱的話題無疑就是中超俱樂部更改中性名的一系列新聞了。根據最新消息,目前中超的大部分俱樂部都已經確定下了全新的中性名,目前唯二尚未最終確定的就只剩下了河南建業和北京國安。

作爲中超的老牌球隊,這兩傢俱樂部的名稱已經在球迷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此前,不少河南球迷都極力反對建業俱樂部更名爲"洛陽龍門"。爲此,球迷們甚至表示將不再支持他們心愛的家鄉球隊。

而北京國安俱樂部則在過去幾個月,爲了保住"國安"二字,一直在努力尋求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然而,由於與俱樂部的大股東無法就股權轉讓一事達成共識,國安最終只能選擇放棄,並向足協提交了三個中性名稱的選項。其中"北京國泰民安"這個名稱頗爲引人關注,很多人認爲國安俱樂部這是在仿效上海海港,打了中性名稱政策的"擦邊球"。

對此,球迷和媒體都有不同的意見。而近日大連當地的某傳統紙媒發佈的一篇文章則表達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國安仿效上海上港的做法,足協完全挑不出任何毛病。並表示"既然上港俱樂部可以,爲什麼國安俱樂部不可以?"

很顯然,這篇文章的觀點是目前中國足球界的主流觀點。首先,國安俱樂部的這個做法,並沒有違反足協關於俱樂部更改中性名的任何規定。其次,上港俱樂部已經做出了榜樣,並得到了足協的認可。那麼,足協也完全沒有理由拒絕國安這種"打擦邊球"的操作。如果"國泰民安"這個名稱被足協否決,那麼足協將失去在球迷心中剩下的最後一點公信力。

另外,該文章還表示,因爲更改中性名的原因,進一步加劇了足協和中超俱樂部之間的矛盾,使得二者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足協的一系列行爲,已經失去了當初做出俱樂部"改名"決定的初衷,如今的中超聯賽中出現了無數毫無特點的"地方球隊"名稱。

而像國安這樣不願意改名的俱樂部,提交的新名稱則讓足協陷入了尷尬。如果同意,其他俱樂部也將會紛紛效仿,那麼"改名"就將變得名存實亡。如果拒絕,恐怕也難以服衆,畢竟此前已經有了上港更名"海港"的先例。也許對於足協來說,他們現在最希望的是,中赫和中信兩家集團能夠就股權轉讓達成共識,"國安"的名稱可以繼續保留。

綜上所述,在目前重慶和天津兩傢俱樂部,下賽季是否能夠繼續留在中超的問題一直懸而未決的情況下,國安"改名"這個難題則成爲了擺在陳戌源和其他足協高層面前的一塊"燙手山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