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社交焦慮不只屬於成年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前一陣子播出的《脫口秀大會》節目中,王勉以一首自創的《職場社恐之歌》炸了場,歌詞裏吐槽職場中的兩個同事因爲相處時找不到聊天話題太窘迫,所以總是絞盡腦汁迴避對方——在沒有信號的電梯裏假裝看手機,寧可淋雨、錯過公交車也要避免跟對方同行。網友紛紛表示這首歌太真實了,唱出了當代職場社交的尷尬現狀。很多網友坦言自己也有歌曲裏描述的“社交恐懼症”。那麼,對社交感到緊張是一種精神疾病嗎?同事之間爲了避免沒話可聊的尷尬而互相迴避是社交恐懼症的表現嗎?

約一半以上的人有過社交焦慮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張衛華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社交恐懼症也叫社交焦慮症,或社交焦慮障礙,是焦慮的一種。社交恐懼症主要是指對社交場合與陌生人打交道,(例如拜訪客戶、面試等)或在公共場合表達觀點(例如會議發言等),感到強烈的恐懼、緊張和擔心,並因此而儘可能迴避此類場合的表現。張衛華認爲,《職場社恐之歌》裏描述的人物心理的確有焦慮方面的表現,主人公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因而內心對一些社交活動感到緊張,越緊張越不知道該怎麼做。在張衛華看來,社交焦慮在生活中常見,根據他的臨牀經驗,可能至少有一半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出現過社交焦慮的症狀,“尤其是進入青春期,開始喜歡異性時,就會有一種想要表現自己的本能反應。最常見的表現是,在課堂當衆發言時感到特別緊張,聲音發顫,表述不清,腦子裏突然一片空白,原來想好的思路全亂了套。這其實就是一種社交焦慮的體驗。”

張衛華告訴記者,對於這種生理性的社交焦慮,沒有必要擔心,個體一般都有自我調節的能力——即使再緊張也能夠完成課堂發言。而且,在成長過程中,個體也會去努力克服這種焦慮,焦慮症狀會隨着人的成長和歷練增多而慢慢減輕。克服社交焦慮也是成長過程中,認識自己和理解自己的過程,

雖然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過社交焦慮的體驗,但真正發展成爲具有持續的社交焦慮症狀的人卻並不多。張衛華說,社交焦慮症的核心症狀是,對某些社交活動或場合會出現強烈的緊張感。這種緊張不僅表現爲心理上的緊張、害怕、擔心甚至恐懼感,生理上也會出現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緊張、多汗手顫等反應。社交焦慮症患者總是想方設法迴避相應的社交活動或場合,特別是與陌生人接觸的場合。如果是迴避不了的情況,比如必須去拜訪某位客戶,或者突然接到通知要和領導談話,無法推掉時,在整個過程中,社交焦慮症患者都會感到非常強烈的痛苦,也會影響他進行正常交流,而只要會面一結束,對方一離開,社交焦慮症患者馬上就會鬆一口氣,強烈的緊張感會很快減輕並恢復正常。另外,對於有計劃的社交活動,社交焦慮症患者會在前一兩天甚至更久就開始緊張,特別是當接觸的對象是陌生人,或者計劃要做的事情對自己比較重要時,比如說要參加面試,或者去見一位重要的領導,社交焦慮症患者在赴約前一兩天就會緊張不安、心神不寧,睡不好覺,腦海裏不自主地反覆演練社交場景,擔心自己表現不好等。

對於輕度的社交焦慮症狀,個體可以通過自我訓練來減輕和緩解。“如果在社交過程中感受到的心理痛苦和身體反應不是過於強烈,雖然過程很難受,但基本還能夠完成社交行爲,這個情況下,可以通過心態訓練和社交訓練來進行自我調整。”張衛華說,“首先要理解自己身體發生的反應,認識到這是一種焦慮的反應,要接受自己的狀況,接受自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不去設想自己是不是會出醜,因爲這樣的想法會加重焦慮。”張衛華建議不妨公開承認自己緊張,請對方理解。公開地將自己的焦慮表達出來反而會緩解焦慮的情緒,如果能夠學會自我調侃,用幽默的方式去處理自己的緊張情緒,對緩解焦慮也非常有效。這種有效性不僅是當下的,而且還會慢慢地從整體上減輕焦慮症狀。

如果焦慮症狀比較嚴重,則需要使用藥物治療。張衛華介紹說,目前,有多種藥物具有治療社交焦慮症的效果,這些藥物治療可以減輕焦慮症患者的心理反應,特別是對於那些社交焦慮症長期發作,同時又伴有抑鬱體驗或其他恐懼症狀的患者,使用藥物治療會很有幫助。張衛華同時強調,這些藥物都是處方藥,必須在醫生的處方下使用,不要自行服用,並且要遵照醫囑定期複診,以評估藥效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必要時及時調整方案。

兒童也會有焦慮反應

雖然社交焦慮的體驗在成年人中不少見,但卻並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張衛華認爲,兒童怕生,不敢跟生人說話,也是一種社交焦慮的表現。

張衛華告訴記者,焦慮在兒童羣體中並不少見,社交焦慮、分離焦慮等都是兒童常見的焦慮性障礙。張衛華說,小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樣準確清晰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的情緒往往是通過某種行爲表現出來的。當孩子出現焦慮情緒時,有的會過分哭鬧,有的則是一聲不吭。那些平時很活躍,但是到了不熟悉的場合,由於緊張而一聲不吭的孩子,就是因爲焦慮而出現了選擇性緘默症的症狀。

張衛華解釋說,不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焦慮症狀。對多數人來說,這是一種生理性的反應,到了一定年齡,自己就能調整過來,不需要去特別處理。“每個人對外界環境刺激的反應都不一樣,有些孩子比較敏感,在成長過程中的某一階段出現焦慮症狀是很正常的,這種症狀是條件性的,只要不影響孩子日常生活,家長就不必過分在意,順其自然就好。如果此時家長對孩子的表現過分關注,急於想要糾正孩子,用‘多大點事啊,不至於這樣’等態度去強迫孩子改變自己的表現,反而可能加重孩子的症狀。”

張衛華認爲,家長最適當的做法是順其自然,耐心地鼓勵孩子,慢慢引導孩子學會理解自己,接受自己,承認自己在有些時候可能會比較脆弱。同時,要正常面對生活,不要因爲出現焦慮症狀而特意迴避應該做的事情,也不要對症狀過於在意,非要把症狀消除後才正常生活。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必須面對的痛苦和不如意。對於痛苦和不如意的事情,要先學會接受和麪對,然後再想辦法去處理和解決。如果問題解決不了,就要調整對待問題的態度。”張衛華提醒家長,要改變“不能讓孩子經歷任何痛苦、不能讓孩子受罪”的想法,這種想法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同時,家長也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警惕自己因爲孩子有了焦慮症狀而導致自己也出現焦慮問題。家長的焦慮不僅不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且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可能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