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羨慕別人天天換新機?週週有驚喜?不用愁,來新浪衆測,動動手指就能玩遍新鮮好物。還有最新數碼資訊,達人趣物分享,專業數碼評測。快來武裝你的生活

你經常對自己用手機拍攝的照片感到失望嗎?或者,當你看到其他人用手機拍攝出令人驚豔的手機攝影作品時,是不是也很羨慕? 對於很多使用手機拍照的人來說,拍攝時需要避免一些錯誤,不僅可以幫助你提升照片畫面質量,還可以讓你的照片變得更具欣賞性。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手機攝影中經常會出現的一些錯誤,以及如何避免這些錯誤的方法,幫助你拍攝出絕妙的手機攝影作品。

1。畫面中沒有主體

攝影是一門減法的藝術,所以總會有人建議你,拍照要從簡約的角度出發。但很多人在拍攝照片時,卻忽略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拍攝主體。想象一下這個畫面,前面是一排排樹,地下是綠油油的草地,我想很多人都會舉起手機拍一張照片。這個畫面看起來不錯,但卻因爲沒有主體,所以這只是一張照片,卻不是一張攝影作品。

所以,在使用手機拍照時,需要有一個明顯的拍攝主體出現在畫面上,這樣便可以將觀衆的視線吸引到畫面中拍攝主體上,通過背景與主體的互動產生聯繫,引發讀者的思考與共鳴。

2。對焦點不在拍攝主體上

在某些時候,你會發現用手機拍攝的照片焦點並非在拍攝主體上,而是在背景上。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使用手機拍一朵花時候,經常會出現花朵是虛的,而背景是清晰的。但實際上,正確的成像效果是花朵是清晰的,而背景是虛化的。之所以會得到如此結果,大多出現在了對焦上。

大部分使用手機拍照時,打開手機的相機程序,都喜歡讓手機完成自動對焦,你只需要按下快門按鍵即可。但在某些場景或者拍攝環境下,手機自動對焦卻顯得不那麼可靠了,例如近距離拍攝物體時。這就需要你熟練掌握拍攝對焦技巧,手動選擇對焦點,將對焦點放到拍攝主體上,這樣就不會得到焦點錯誤的照片了。

3。曝光不準確

對於明暗層次,人眼可以很容易做出識別和評判,但是對於相機或者手機來說,對於明暗捕捉的範圍顯然要狹窄的多,所以這也造成了使用手機在某些光比較大的環境拍攝時,會出現過曝或者欠爆的情形。

雖然現在手機攝像頭的製造技術以及軟件算法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對於明暗場景的曝光判定依然會有很多問題,這也造成了在明暗光比較大的環境下成像極其不穩定(或亮或暗),並且損失很多畫面細節,這就要求你對手機測光方式有一定了解。

現在大部分手機都採用了點測聯動方式進行對焦和測光,即以對焦點位置的敏感程度作爲測光依據對照片整體曝光進行計算。所以,這就要求你熟練使用手機的曝光補償功能。以蘋果iPhone爲例,在對焦點邊上有一個“小太陽”標識的滑塊,通過向上或向下滑動滑塊,可以調整曝光補償,在逆光或者光比較大環境中,通過曝光補償的方式來控制最終成像的整體曝光,而曝光補償是平時使用手機拍照時經常被忽略的一項功能。

合理使用好曝光補償,對於手機拍攝最終成像曝光準確性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這是對於喜歡手機攝影來說的你,算是必須掌握的功能之一了。

4。保持手機穩定

保持相機穩定性,對於手機拍照來說很重要。

在白天拍攝時,由於光線充足,所以輕微的抖動對於最終成像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到了夜晚或者暗光環境拍攝時,輕微的抖動都會造成畫面“虛掉”,嚴重影響成像最終質量。

那麼該如何在夜晚或者暗光環境中保持手機拍攝出穩定的畫面呢?

首先,不要指望手機的LED閃光燈,因爲在夜晚或者暗光環境中,LED閃光燈對於畫面的補光效果非常有限。

其次,雖然現在手機都加入了防抖功能,但依然不能保證在夜晚或者暗光能拍攝出清晰穩定的照片。所以,藉助一些平臺、圍欄等物體的幫助,保持手機穩定,然後完成拍攝。當然,如果你有條件的話,使用手機專用三腳架則可以提供最穩定的拍攝環境,保證最終成像的穩定。

在晚上或者暗光環境中拍攝,需要你學會去尋找光源和利用光源,例如藉助櫥窗、街燈或者建築物的照明光等;另外,藉助手機的全手動拍攝功能,通過手動設置感光度、快門速度、曝光補償等幫助手機完成拍攝,而對於iPhone用戶來說,除了曝光補償之外,也可以藉助第三方攝影APP,如Camera+等,通過專業模式來控制手機進行拍攝。

5。糟糕的構圖

攝影講究的是構圖,手機攝影也不例外。

攝影構圖遵循的法則是三等分法,攝影師需要將場景用兩條豎線和兩條橫線分割,就如同是書寫中文的“井”字。這樣就可以得到4個交叉點,然後再將需要表現的重點放置在4個交叉點中的一個即可。

構圖不僅可以帶來一張完美的手機攝影作品,更可以考驗拍攝者對於畫面表達的理解。所以,構圖規則必須熟練掌握牢記心中,養成一種構圖習慣,是每一個攝影師必備的基礎,不管是用相機還是手機,都是如此。

所以,養成構圖習慣,也是用手機拍攝好照片的最關鍵,最重要的點,沒有之一。

6。凌亂的背景

很多時候使用手機拍照,我們將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到了拍攝主體上,而忽略的背景細節,當我們會看照片時,發現背景中出現了很多不必要的元素,例如行人、塑料瓶子、多餘的樹杈等等,這些都對照片造成了無法彌補的錯誤。

這就要求你在按下快門前,不僅要選擇的合適角度表現拍攝主體,更需要對背景中的多餘物體選擇規避,通過變換角度避開背景中對畫面效果造成影響的多餘物體。

另外,避開背景中多餘物體的最好的方法便是低角度拍攝。第一,低角度在拍攝時很容易操作,拍攝角度也更好把控,會讓照片中的拍攝主題變得更有趣。第二,低角度拍攝可以更好的突出拍攝主題,而背景通常僅保留地面和天空部分,所以低角度拍攝也是一個剔除嘈雜背景的好方法之一。第三,低角度還可以藉助前景,通過的色彩以及明暗的變化,營造出畫面的縱深感,引導觀衆將目光聚焦在最終的拍攝主體上。

7。離得太遠

佈列松曾經說過:“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爲你離得不夠近”。手機攝影同樣適用於這個道理,畢竟對於某些拍攝主體來說,比如植物花草類,距離太遠既無法拍攝出花草細節、同樣也不能展示出花草的色彩層次,只能得到一張普通的照片,我想這肯定不是你想要的效果

針對某些拍攝題材,如花朵、水滴、物體紋理表面時,通過拍攝細節可以給觀衆極大的視覺震撼。在捕捉這些細節時,可以藉助手機外置鏡頭,如微距鏡頭,能夠更好幫你完對細節的拍攝。

對於人像而言,靠近人物進行拍攝也可以更好的展現人物皮膚紋理細節,突出人物的情感,爲照片注入更多的可讀性,甚至可以震撼觀衆心靈

對於風光攝影來說,除了記錄大場景之外,通過拍攝環境細節,可以增加畫面的縱深感,也會讓你的風景照片更取悅觀衆。

8。使用數碼變焦

我經常在街上看到有人用手機拍照,爲了把拉近場景,直接使用數碼變焦拍攝。當我看到使用數碼變焦時,我就知道這照片是完蛋了。

手機鏡頭的變焦是數碼變焦,與光學變焦有着本質上的區別。數碼變焦一般是放大照片中的某個位置,然後裁剪掉照片中無用的像素。所以數碼變焦的照片放大100%查看時,細節損失十分嚴重,整體畫質非常差,都是由於數碼變焦放大造成的。

手機鏡頭都是定焦,焦距一般在25mm至30mm之間(相當於35mm),所以使用手機拍照還是要遵循定焦拍攝的祕訣,即“變焦靠走”,通過“人工方式”改變焦距的工作。

9。過度的後期處理

用手機拍攝照片,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利用手機內的攝影App直接處理照片,例如藉助Snapseed、VSCO、Instagram等衆多App,可以幫你快速而且很簡單的完成對照片的後期處理。

切記,後期處理照片要適度,不要過分處理,過度的後期處理,不一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會對照片產生巨大的影響,反而讓照片變得髒兮兮,不急讓照片美觀受損,也影響照片視覺觀感。

另外,HDR可以有效地保留照片亮暗部的細節,但使用HDR時一定要適度,過分的HDR反而會影響照片的細節,對照片的畫質會產生不可挽回的影響。

以上,便是在手機攝影中經常遇到的九個問題,如果你解決好了,必然會幫你提升手機拍照的水平,也會爲你打開一個全新的視界。手機拍照,在於心,才能感動每個人,定格瞬間,每個人都可以拍攝出足以令人驚豔的手機攝影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