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果殼

手機行業最新的一次“內卷”依然發生在攝像鏡頭上。在華爲發佈的 Mate 50 系列手機上,一項稱爲“超光變攝像頭”的技術成爲重要賣點。在現場,官方表示這顆手機鏡頭使用物理光圈,支持十檔可調,成爲業界首創。

光圈,這可能是很多人接觸攝影時聽到的第一個專業名詞,它控制着進光量的多少並影響景深的大小,是“攝影三要素”之一。一個“老鳥”,必須熟練掌握光圈的調節(比如白天光線強烈,就要縮小光圈,晚上光線暗淡,就要開大光圈。),並配合另外兩大“要素”—— 快門、ISO,進行恰當的取捨組合,以拍出自己心儀的照片。

鏡頭丨圖片來自微博 @王小柒 Colin

由於空間寶貴,智能手機鏡頭大多是固定光圈,成熟的解決方案是通過機內算法模擬出可調效果。不過也有喫螃蟹的人,最早的物理可變光圈手機出現在 2009 年,當時如日中天的手機巨頭諾基亞,發佈了 N86 系列手機,光圈可調範圍則是 F2.4~F4.8,支持三個可調整檔位(F2.4、F3.2、F4.8)。後來三星也發佈搭載可變光圈技術的 Galaxy S9 系列。

光圈和光亮、景深的關係丨圖片來源 The Smartphone Photographer

不過,受限於手機相機模組的體積,在手機鏡頭如此精密結構上需要平衡好光學設計和機械結構,在華爲推出“超光變攝像頭”以前,諾基亞和三星的兩款手機可變光圈的可玩性也不高。

不少評論認爲,華爲發佈的“十檔可調技術”,爲進入“瓶頸期”的手機市場注入一股新鮮活力。然而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他們再次”被動“接受一個專業名詞。就像過去幾年,即便是對智能硬件再冷感的人,也能對諸如“超廣角、大光圈、千萬像素、AI 美顏”之類的營銷術語如數家珍 —— 即便你永遠也弄不懂它們的真實意義。

這些專業名字的背後,是手機攝影長達 20 年的“內卷史”。

手機攝影內卷史  

堆疊像素的功能機時代

你還記得自己的第一部可以拍照手機嗎?這對現在的大多數年輕人來說是個奇怪的問題:我的哪一部手機不能拍照?

的確,要回到這個問題的合適語境,時間得往前撥得更多,那是屬於 70、80 後的回憶 —— 諾基亞 7650。

這款發售於 20 年前的手機,在拍照像素上進步神速,比 2000 年發佈的全球第一款搭載攝像頭的手機夏普 J-SH04 翻了兩倍還多,達到了“驚人”的 30 萬,所以它 5000 元的首發價格也很驚人,可以實實在在的在(當時)北京買到一個廁所。

“人們不知道想要什麼,直到你把它擺在他們面前。”“能拍照的手機很快引爆了大衆的需求,看到市場蓄勢待發,其他廠商也紛紛仿而效之,逐漸重視手機的拍攝功能。諾基亞 7650 也被看作手機拍攝時代開啓的重要里程碑,被當作一件“近現代展品”,收藏於中國麗水攝影博物館。

諾基亞 7650 丨圖片來自網絡

攜帶着更強拍照功能的新手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2003 年,夏普推出了史上首款搭載百萬像素鏡頭的手機 J-SH53。5 個月後,卡西歐就發佈了全球首款 200 萬像素的手機 A5403CA,比拼手機拍照像素的內卷大賽由此來開帷幕:

2004 年,卡西歐推出了第一款擁有 300 萬像素的照相手機卡西歐 A5406CA。三星在 2005 年初登上舞臺,發佈了配備旋轉顯示屏和 315 萬像素攝像頭的翻蓋手機 P850。年底,諾基亞發佈的 N80 也達到了 315 萬像素。戰爭隨即來到了 500 萬像素,三星推出了 M509;諾基亞 N95 達到標準;索尼愛立信 K850 和 LG KU990 Viewty 也迅速跟進。

此後競爭似乎變成了不斷滾動的“數字遊戲”,700 萬、800 萬、1000 萬…… 到了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主流手機廠商已經把門提升到了 1200 萬像素。

爲了達到更高的像素,隨之犧牲的是手機設計:畸形的外觀、厚重的機身,碩大的鏡頭以及繁瑣的控制按鍵逐漸讓手機變成了“縫合怪”。

三星 SCH-B600 丨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不能否認像素提升給手機拍照質量帶來的進步,但簡單粗暴地堆砌已經越來越無法給消費者帶來體驗上的感知差,人們不禁疑惑:如果有數碼相機,爲什麼還需要一臺並不比它更方便的拍照手機?

全面內卷的智能機時代

像素堆砌暫時走向了疲態,一個新的物種,智能手機的出現改變了內卷的方向,2010 年 iPhone4 橫空出世,不僅樹立了手機外觀設計的新標杆,也讓拍照真正鮮活奪目起來:500 萬像素攝像頭依然能調教出質感頗佳的照片,而前置攝像加入帶來的新體驗也成了後來各手機廠商爭相相仿的新對象。

iPhone4 丨圖片來自網絡

iPhone4 引領的智能手機時代至少在兩個層面影響手機攝影的方向:一方面簡潔超薄的外觀設計已經成爲共識,粗暴堆疊硬件的方案已經沒有空間;此外,隨着移動互聯的到來和內容生態的繁榮,手機正式成爲重要的社交平臺,而“即拍即得”的一鍵式解決方案和便捷的操作成爲消費者對手機攝影功能的基本需求。

爲了滿足新的攝影需求,手機廠商們從傳感器、鏡頭、處理器等影響手機成像質量的多個方面尋求改進方案,全面“內卷”的時代來臨:

鏡頭。一個攝像頭解決不了問題?那就兩個。2011 年,HTC、LG 率先推出雙攝像頭手機,2014 年榮耀、酷派加入其中,2015 年中興和 360 也推出了雙攝手機,2016 年蘋果推出了首款雙攝機型 iPhone 7 Plus。還解決不了?繼續加!

近兩年,主流手機相機方案從雙攝過渡到三攝甚至多個攝像頭,從景深雙攝、黑白 + 彩色雙攝、超大廣角 + 普通雙攝以及廣角 + 長焦雙攝的搭配,過渡到以超廣角 + 人像 + 長焦爲核心的搭配。於是,新的 iPhone 後背集成了“浴霸”,諾基亞 9 PureView 甚至用上了五攝,加上閃光燈和另一個傳感器,背後開口有七個之多。

諾基亞 9 PureView 丨圖片來自網絡

除此之外,手機長焦鏡頭的發展在 2019 年也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華爲 P30 Pro 首次搭載了潛望式鏡頭設計,後來包括小米、三星、榮耀、vivo 等一衆國內外廠商都紛紛推出了搭載潛望式長焦鏡頭的手機。

傳感器。傳統相機時代,傳感器是除了像素之外,第二重要的拼殺領域。手機拍照也沒能逃過這一劫。

一般來說,傳感器尺寸的越大,就能夠在環境較暗的情況下拍出更加純淨的照片,而且有更好的虛化效果。2010 年蘋果發佈的 iPhone 4 的傳感器尺寸約爲 1/3.2 英寸,而到 2021 年,各個品牌的旗艦機基本上都配置上了 1 英寸的大底傳感器芯片。

手機拍照在純淨度和虛化上確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過 1 英寸傳感器用在手機上已經基本觸及天花板,各廠商開始停止繼續在傳感器尺寸方面堆料。

算法。手機攝像頭數量沒辦法繼續增加,傳感器尺寸也不可能無限增大,提高手機的拍照性能需要另尋其他途徑。各廠商紛紛又把目光投向了軟件,希望通過軟件算法來進一步提高拍照的效果。

Google 的 Pixel 系列手機對拍照算法的影響深遠,實現了通過軟件算法來彌補硬件的不足。華爲推出 XD Optics 計算光學技術,OPPO、vivo、小米等主流廠商也紛紛推出適合自己的算法,“計算攝影”(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的時代依然來臨。

網友用華爲 P9 拍攝的照片丨圖片來自 @Lin_Chuzhao

聯名。早在 2016 年,華爲就開始了與Leica的聯名之路,當年發佈的華爲 P9 系列就配備了Leica雙攝。此後,其他國產廠商也開始跟進。通過數碼博主 DTCHAT 製作的歷程圖,可以清晰看到,自從 2020 年 vivo 聯手蔡司推出 X60 系列後,幾乎每年都有一家廠商開始和相機大廠合作。

各大手品牌廠和相機廠商聯名節 點丨圖片來自數碼博主 DTCHAT

到了 2021 年,一加開始和哈蘇相機合作,推出了一加 9 系列,今年,OPPO 首發 Find X5 系列機型上加入了哈蘇的濾鏡,今年 7 月上市的小米 12S Ultra 與Leica聯名更是一大賣點。

除此之外,今年還把內卷的把目光轉向了定製 ISP:OPPO 推出了內置自家馬里亞納 X 芯片的 OPPO Find X5 Pro;vivo 則推出了內置 vivo v1 + 自研 ISP 的 vivo X80 Pro…… 誰先找到新的差異化,誰就能率先走出困局。

噱頭還是黑科技?  

在專業術語前加上“高大上”的形容詞向來是是手機廠商在宣傳時的摯愛之選,比如“真全面屏”“超廣角”…… 華爲這次也免不了俗,“超光變攝像頭”顯然比“可變光圈攝像頭”聽起來黑科技得多。

當然,相比於此前諾基亞和三星的兩三檔可變光圈,華爲這一次不僅給足了 10 個可變檔位,還首次將此前只存在於專業相機內的複雜機械結構裝入小小的手機鏡頭裏,的確是令人驚歎的創造。

華爲告別Leica丨圖片來自華爲

況且,而可變光圈對於手機成像帶來的可能改善也一目瞭然:比如可以實現更大的景深效果,改善相差減少暗角一定程度上提升畫質,更自主的控制快門速度等等。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理論上更好的畫質也爲手機攝像算法提供了更好原始素材,讓算法調教更聰明,反過來幫助手機成像畫質的提升。

手機拍攝丨圖片來自 unsplash

不過,就像前文所說,手機畫質的提升不僅僅依靠鏡頭,還要考慮傳感器、芯片等多個硬件的配合,綜合考慮的話,並不存在既要又要的最優解,而是需要合理取捨的現實問題。因而,市場也不免有“噱頭大於實際”的質疑,最終的評價也仰賴實際效果。

艾瑞諮詢曾在《2020 中國人工智能手機白皮書》中透露,在中國消費者最關心的要素中,“拍攝”的佔比接近三成,遠高於處理器、外觀、屏幕、快充等傳統印象裏的宣傳賣點。由此看來,在當前手機其他硬件層面短期內很難看到突破的的狀況下,在相機層面的投入看起來是最有“性價比”的賣點。

對於消費者來說(不論是大衆需求還是專業需求),手機攝像技術上的每一次“內卷”嘗試,即便不值得全部買單,也不妨礙投以關注的目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