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兒童癲癇有口服溶液了,還是水果味兒

記者 | 金淼

3月28日,優時比宣佈用於4歲及以上癲癇患者部分性發作治療的拉考沙胺口服溶液在中國上市。拉考沙胺是優時比的核心產品,2008年9月在歐盟獲批上市,根據Insight數據顯示僅2020年上半年,拉考沙胺爲優時比貢獻了7.22億歐元的銷售額。

優時比拉考沙胺片劑於2018年在中國獲批上市,片劑劑型於2021年1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4歲及以上癲癇患者部分性發作的單藥治療。此次口服溶液劑型,能夠給兒童患者精確的給藥劑量,水果口味也更易於兒童用藥。此外,該劑型還能夠幫助嗆咳、吞嚥困難、需要鼻飼、胃造瘻患者提供可替代的治療方案。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神經學科創建人蔡方成教授在接受包括界面新聞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近年來全球都強調重視嬰幼兒癲癇,新劑型的上市對於兒童來說帶來了一個新的藥物,“新藥就會帶來一個新的控制率,也能夠改變癲癇患兒的生存情況,最終推動國內癲癇患者狀態的改善”。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發作性神經系統疾病,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神經系統五大難治性疾病之一,也是兒童青少年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癲癇患者中,兒童的發病率約151/10萬,大約爲成人的10倍,國內癲癇患病率約爲7‰,患病人數接近1000萬。

在癲癇治療領域,兒童用藥選擇遠少於成人,尚存巨大的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癲癇診療越早越好,越早干預就能越多避免大腦損傷。尤其對於4~5歲的低齡患兒,積極合理的治療能夠有效保障他們的語言發育、學習等能力。

事實上,全球家長都面臨着兒童用藥依從性和安全性的問題。兒童專用藥品較少、劑型缺乏,很多成人用的膠囊、片劑只能靠家長掰開、磨粉等方式進行餵食。餵過程中難以精準把握藥物劑量。

根據博睿同信報告顯示,通過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患者醫療服務利用調查數據,2017年14歲以下兒童患者實際用藥7710個品種,其中兒童適用品種僅有610種,僅佔7.91%,超說明書使用品種數量達7100個品種,佔比高達92.09%。並非只有家長面臨超說明書使用的問題,事實上,這一問題對全球的醫院和醫生也同樣棘手。

兒童用藥的規格小,劑量準確性要求高,劑型和患者順應性個體化明顯,因此臨牀實驗難度實施大,導致部分企業不願意投入精力進行研發。

但另一方面,由於兒童臟器和身體機能等尚不成熟,對於藥物的吸收、分佈、代謝及所患疾病等均較成人存在差異,因此兒童用藥的安全需要給予更多關注。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也曾呼籲加快推動兒童用藥法律法規的建立和完善,在現有監管體系中設置專門監管部門,加強對兒童藥品研發生產的監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