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光大銀行董事長李曉鵬詳解“跨越計劃”:涉盈利、規模、財富管理等

光大銀行日前發佈的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該行總資產達53681.10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13.41%;存款、貸款均站上3萬億,存款規模達到34806.67億元,同比增長15.33%。

業績方面,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24.79億元,同比增長7.28%;歸屬於上市公司淨利潤爲378.24億元,同比增長1.26%;資產質量穩中向好,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實現雙降,且降至近年來最低,分別比上年下降5.46億元和0.18個百分點至416.66億元、1.38%。

在3月29日舉行的業績發佈會上,光大銀行董事長李曉鵬、光大銀行副行長姚仲友、光大銀行董事會祕書李嘉焱等人就未來戰略規劃、資產質量、分紅方案等問題接受了媒體提問。

詳解“跨越計劃”

李曉鵬介紹,經過三年的發展,光大銀行已經具備了在新的基礎上實現新跨越的條件。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的發展格局,這也爲光大銀行實現新的跨越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何爲“跨越計劃”?李曉鵬表示,主要是在五個方面着力進行完善和進一步發展,即:實現盈利能力新跨越、實現經營規模新跨越、實現財富管理特色新跨越、實現客戶基礎新跨越、實現風險管控新跨越。

“大家注意到,衡量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標是ROA、ROE,過去光大銀行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的排名是高於均值的,但是我們也認爲盈利能力還有很大空間。”李曉鵬稱,特別是經過過去一年疫情的影響,ROE有所回落,未來要以資本回報爲核心、以輕資產發展爲方向、以創新各種產品、節約資本消耗爲途徑來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進而實現創利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李曉鵬表示,光大銀行將不懈努力,爭取再經過兩年的發展,使盈利能力能超過前三年的平均水平,這是一個自我加壓的目標。

資產規模方面,李曉鵬表示,希望未來兩年在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下,進一步把經營規模的優化提高到一個新水平。要大力保持存款增長的勢頭,同時希望提升活期存款佔比,使存款達到量價齊優。要進一步加大貸款的投放速度,滿足實體經濟的要求,但同時也要更加註重貸款流量的管理。要進一步加大對重大業務板塊,比如說綠色中收、金融市場、交易銀行、投行業務等板塊的市場競爭;進一步關注重要區域龍頭行的建設,保持經營規模上的市場競爭力。

財富管理方面,李曉鵬表示,應該聚集更多資源在打磨品牌上下功夫,過去三年有成績,但是我們的空間也很大。

“我們要繼續圍繞產品要精緻、獲客要精準、管理要精益、服務要精細的‘四精’財富管理方向,培養名星、名店、名品,多多發行更受市場和投資者歡迎的爆款產品。要加大理財子公司的戰略投資者引進,進一步培育消費金融公司網上消費貸款的業務模式和產品創新,進一步培育以雲繳費爲特點的服務大衆、服務百姓的普惠財富管理產品,讓光大3.0的財富品牌更亮。”李曉鵬介紹。

客戶基礎方面,李曉鵬表示,目前光大銀行的個人客戶達到1.23億,三大APP的客戶1.3億。如果把使用光大銀行產品而沒有開戶的用戶加在一起,光大銀行的客戶和準客戶應該超過5億戶。“但可惜的是,這些準用戶還沒有完全變成光大銀行的黃金客戶。比如說雲繳費客戶1億戶,有5000萬戶是我們的APP直聯客戶,所以我們要着力把朋友變成用戶,把用戶變成客戶,把客戶又變成業務發展的利益共同體。”

風險管理方面,李曉鵬表示,隨着外部經濟形勢的變化,風險也在與日激增,我們能跑多遠,能建設什麼樣的一流銀行,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我們風險掌控能力。考驗我們經營管理者的是要平衡好加速系統——油門和制動系統——剎車的關係。“未來我們希望在這一管理水平上能經受住新的考驗,得到新的提升,我們希望資產質量更好更實,能夠用更穩健的撥備政策、財務政策、風險管理政策來確保光大銀行的發展。”

對今年資產質量信心比較強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光大銀行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實現“雙降”,不良率降至近年來最低,取得資產質量保衛戰勝利。

但去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無疑也對銀行資產質量產生了一定影響,主要是哪些行業、哪些地區?未來資產質量怎麼看?

“疫情對銀行資產質量應該說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定影響,資產負向遷徙壓力還是有所上升,特別是信用卡、個人消費貸款以及對公客戶裏面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批發零售,還有文化旅遊,這些方面的對公貸款在疫情期間逾期和不良形成的壓力是明顯增加。”姚仲友介紹稱。

姚仲友表示,從全年的情況看,零售貸款裏面信用卡、個人消費信貸業務受疫情影響程度是最深的,不良生成率同比有明顯的上升,而對公貸款方面資產質量付息水平短期上升以後出現了較快的回落,不良上升率同比有所下降。

“從對公不良貸款生成的結構來看,行業上主要仍然是產能過剩的行業以及上下游關聯的產業,區域上分佈相對比較分散,現在沒有太集中的地方。”姚仲友還介紹。

財報顯示,2020年光大銀行共處置不良貸款607.22億元,比2019年增加159.17億元,其中,覈銷呆賬340.51億元,債權轉讓123.16億元,債轉股31.17億元,資產證券化112.38億元。此外,通過保全清收現金116.50億元。

展望2021年,姚仲友表示,該行對2021年資產質量繼續保持平穩有比較強的信心,信心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期間,中國是所有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今年我們對經濟的預測也是一個相對比較高的增長;二是由於光大銀行這些年來風險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盈利能力也進一步增強,資產質量基礎進一步得到了夯實,總體來說風險抵禦能力進一步增強。“這些內外部因素都爲今年資產質量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礎,所以相信光大銀行的資產質量目標會繼續穩定地在一定的合理區間,我們也有信心守好這個底線。”

上市10年平均現金分紅比例達27.57%

財報顯示,今年光大銀行將現金分紅113.47億元,佔歸屬於上市公司淨利潤爲30.00%,每10股派人民幣2.10元(稅前),方案待股東大會審議。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雖然銀行業整體上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我們在全行上下共同努力下,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穩步推進各項業務的發展,持續加大信貸投放的力度,業務經營的形勢總體來講穩中有進,全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保持了正增長,爲2020年度的分紅派息奠定了一個基礎。”光大銀行董事會祕書李嘉焱表示。

李嘉焱進一步介紹稱,該行2010年實現A股上市,2013年完成了H股上市,作爲A+H兩地上市的銀行,利潤分配持續10年來有兩個特點:一是分紅比例是比較高的,普通股現金分紅的比例在股份制銀行中居於前列,歷史上平均的現金分紅比例,過去10年統計達到了27.57%,過去10年除了進行資本補充的年份,按照監管要求略有下降以外,其他年份基本上都維持在30%;二是股息率水平比較高,A股股息率達到5.5%,H股的股息率達到了7.6%。

“未來光大銀行將繼續堅定戰略定力,持續推動內涵式、高質量發展。要提高盈利能力,其中第一項就是努力實現盈利能力的新跨越,在滿足監管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慮股東投資回報要求和銀行長遠發展需求,通過統籌安排、科學規劃,實現二者的平衡統一,維持合理的現金分紅比例,努力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李嘉焱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