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天眼APP訊 : 隨着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的相繼展開,關於數字人民幣的形態也越來越豐富,而基於卡片、可穿戴的硬件錢包由於其特殊的形態引起了行業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此前,移動支付網就可視卡、可穿戴等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的發展前景展開了思考,此次將更加深入地瞭解“智能卡”等形態的數字人民幣錢包的具體表現形式。

卡式“硬錢包”和卡式“軟錢包”

移動支付網發佈的《數字人民幣發展研究報告2020》中顯示,數字人民幣錢包是運營單位爲用戶開立的具備唯一可識別編號的法定數字人民幣的載體。數字人民幣的錢包形態可以分爲App錢包和硬件錢包。

App錢包是指通過支持數字人民幣的智能應用提供的錢包服務,可以理解爲軟件錢包,以App的形式存在。例如數字人民幣App中的各運營機構銀行的數字錢包、各運營銀行App中的數字錢包等。

而硬件錢包是指,通過櫃面或電子渠道開立的存儲數字人民幣的實體介質,具有硬件安全單元介質的數字人民幣載體。其同樣具有兌出、兌回、圈存、圈提、消費、轉賬、查詢等基本功能。例如具備SE安全元件的手機、NFC-SIM卡、銀行卡以及可穿戴設備等。

硬件錢包的形態多種多樣,但本質在於其具有硬件安全單元,目前所曝光常見的便是可視卡、指紋卡等卡片形態的硬件錢包。

實際上,智能卡形態除了內置安全單元的硬件錢包之外,還可以表現爲“軟錢包”。此前移動支付網即對該方案進行過介紹,卡式“軟錢包”即不將數字人民幣存儲在卡片本地中,只通過卡片綁定數字錢包賬戶,數字人民幣仍然存儲於服務器。卡片通過藍牙等方式與智能手機進行交互,固定時間內同步賬戶信息。

這種形式的可視卡實際上是與App中的數字人民幣賬戶爲同一個,賬戶信息需要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同步,卡片除了藍牙與智能手機交互同步數據之外,還可以在消費時與受理終端上傳信息進行賬戶同步,並顯示交易信息和餘額。

爲何還需要卡式“軟錢包”?

衆所周知,數字人民幣的硬件錢包因其內置安全單元擁有較高的安全等級,配合智能卡、可穿戴的形態可以在部分特殊環境和特殊人羣中使用。

那麼,已經有了硬件錢包形式的智能卡等產品,爲何還需要卡式“軟錢包”呢?實際上這就需要看相對於卡式“硬錢包”,卡式“軟錢包”有何優點了?

一方面,卡式“軟錢包”方案不需要充值操作,使用更加方便。硬錢包方案可以理解爲我們常用的“交通卡”,需要事先進行充值,將數字人民幣幣串置於卡片安全元件中,然後用來消費。而“軟錢包”方案則不需要充值,卡片賬戶等同於手機端App賬戶,只需要一段時間內同步數據即可。

另一方面,卡式“軟錢包”方案更加不用擔心數字人民幣丟失問題。理論上而言,硬件錢包方案,尤其是非記名的硬件錢包,可能存在本地幣串丟失了找不回來的問題。另外,硬件錢包的雙離線同樣需要考慮可離線筆數、可離線金額等等風控問題。而卡式“軟錢包”方案更多是基於背後的數字人民幣錢包賬戶,被盜風險更小,卡片丟失之後也不用擔心卡內幣值問題。

不過卡式“軟錢包”仍然需要一定時間內同步後臺錢包數據,也就是說在同步數據之後,卡式“軟錢包”才擁有一定的離線消費次數,在用完消費次數之後則需要再一次同步數據。

卡式“軟錢包”方案需要藍牙、NFC等通訊方式與手機或者收款終端進行同步,因此需要增加藍牙模塊,不過因爲不是硬件錢包則可以省去安全元件成本,兩者在最終成本上孰高孰低尚無定論。另外由於卡式“軟錢包”方案更多的是手機數字錢包賬戶的補充,因此在支付額度上應該會有所限制。當然,這樣的軟錢包方案同樣適用於可穿戴等便於和手機交互的產品。

技術路線多樣性,市場決定產品最終形態

對於卡式“軟錢包”方案,移動支付網諮詢了部分業內人士。

某銀行從業人員曹長菁向移動支付網表示,目前並未聽說此類產品,但智能卡等產品本身偏向於硬件錢包方案,軟錢包方案感覺實用性有限。

某終端廠商從業人員釋千風向移動支付網則表示,智能卡、可穿戴等產品主要是迎合市場需求和特定人羣的產品,在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初期技術路線多樣性可以理解,需要集思廣益,最終由市場進行篩選。

另外,據曹長菁透露,其準備研究並推出“雙核硬錢包”方案。

具體而言即是,在一個硬件上加載兩個錢包,一個數字人民幣錢包,一個行業錢包。實際上也就是智能卡行業此前比較熟悉的“一卡多應用”。

那既然是已經在推行數字人民幣了,爲何不直接將行業錢包普及支持數字人民幣呢?

“主要是前期全面推廣受理端的改造成本太大,尤其是一些特殊領域,軟硬件、前端後端都要進行升級。”他進一步向移動支付網解釋道。“當然,隨着數字人民幣的推廣,行業應用肯定也會越來越普及地支持,因此這樣的多錢包應用或只能是前期過渡方案。”

數字人民幣目前仍然處於推廣初期,各類產品和方案都是雛形,需要不斷發展和優化。也正如行業所言,市場最終決定了技術和產品的走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