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違背祖宗”的“電視神醫”被曝光後,4月4日,媒體又起底了“網絡名醫”,再次引發關注。

據媒體調查發現,近年來,網絡已經成爲假醫生和假專家的“沃土”。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2019年以來,國內法院終審宣判的在某社交通訊平臺端冒充醫學專家賣假藥、銷售“醫療服務”且被定性爲詐騙罪的案件共22件,涉及“假醫生”328人、受害人2.9萬人,被騙錢財高達1.9億元。

實際上,在互聯網時代,與“電視神醫”相比,“網絡名醫”的危害無疑更大,更有甚者還跟電信詐騙合流,殊爲惡劣。而這些所謂的“網絡名醫”,大多較爲分散和隱蔽,有的乾脆就是冒名或虛構人物,這就使得相關治理和打擊,變得更加複雜、困難。比如,網絡上享有盛名的“老中醫許國懷”根本不存在,而“名醫胡學平”實際只是個只會扎針灸的退休廠醫。

用“網絡名醫”斂財,暴利驚人,如一盒價值30元的膏滋甚至能賣到近2000元。但更大的危害還不在於此,有些“名醫”人假藥也假,不僅耽誤患者正常治療,更可能給其生命健康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可見,對於“網絡名醫”這種社會毒瘤,需以“猛藥”加以“療治”,加大打擊已刻不容緩。相比“電視神醫”,“網絡名醫”的打擊難度雖更大,但也並非無跡可循。比如,大多數“網絡名醫”,往往把搜索引擎等網絡平臺作爲其獲客渠道,對此加強規範,就是治理的重要一步。

事實上,對於平臺醫療廣告,監管層面早已有過明確規定。但此次曝光的“網絡名醫”問題表明,治理效果仍不盡如人意,針對新情況,相關措施也仍有完善的空間。比如,這些違法“網絡問診”,多通過某社交通訊平臺進行,這就需相關平臺運用技術手段與相關規範,予以精準鎖定和打擊,同時對用戶加大風險提示等。

要徹底割除“網絡名醫”的毒瘤,執法部門和基層社區,也可像重視電信詐騙一樣,通過主動執法、宣教等方式,提升公衆防騙意識。同時也當聯合平臺等各方力量,完善日常綜合治理,不給“網絡名醫”等不法行爲容身之地。這不僅能更有效捍衛公衆健康安全,也是建設風清氣朗網絡生態空間的需要。

□舒致(媒體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