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華佗是古時有名的神醫,而早在古代已經有了可以用於手術的麻醉藥!這說法可靠嗎?許多人認爲華佗的麻沸散應該不據此功能,到目前爲止仍沒有找到華佗麻沸散的氣體藥方,那到底歷史上有沒有麻沸散呢?那藥方又是什麼呢?和未解小編一起來揭祕吧!

點擊查看原圖

  我國古代名醫華佗曾創制麻沸散,併成功地用之於外科大手術中。《三國志》載:“若病結積在內,針藥所不能及,當須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腸中,便斷腸湔洗,縫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間,即平復矣。”那麼麻沸散究竟是什麼藥呢?因爲史料缺乏,詳情不可確知,成了千古之謎。後世醫家、史家對此多所議論,疑問很多。歸結起來無非是:到底有無此藥?如果有,那它的處方是怎樣組成的?

點擊查看原圖

  後世有些人認爲麻沸散可能屬於子虛烏有一類。因爲《三國志》不是醫書,而當時的醫家,尤其是與華佗同時的另一位名醫張仲景的著作中也沒有關於麻沸散的記載。

  說到麻沸散的組成,有兩種說法。

  一、宋時有人認爲麻沸散可能由曼陀羅等組成。李攸《宋朝史實》載:“置曼陀羅花酒中,既昏醉……,盡擒殺之。”

  二、據近人著作《後漢書華佗傳補註》記載:“麻沸散方:羊躑躅,當歸,茉莉花根,石菖蒲。”書中未指明此方的出處。但一般認爲此方來自清代趙學敏的《串雅內編》中間的“換皮麻藥”。至於此方究竟是否符合麻沸散原方,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能徹底解開麻沸散之謎,吸取其精華,使這失傳千百載的藥物重新爲人民造福,該多好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