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總部經濟下沉,成都、武漢、南京、杭州誰能搶得先機?

發展總部經濟的關鍵在於錯位發展

一場關於總部經濟的爭奪戰,正在各大城市間上演。

近日,深圳發文鼓勵跨國公司入深設立總部企業;南昌出臺政策支持總部經濟發展;長沙則公佈了首批總部企業名單。

此外,成都、武漢、南京、杭州等多個城市也陸續發佈政策,支持總部經濟發展。

對於總部企業的爭奪態勢,愈演愈烈。越來越多城市意識到,只有高淨值產業,才能留住高淨值人才。

在白熱化的企業總部爭奪戰中,誰會是新一輪獲勝者?

各地熱捧總部經濟

總部經濟爭奪戰,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白熱化。

3月27日,深圳市發佈《深圳市鼓勵跨國公司設立總部企業辦法》,對在深圳設立總部的跨國公司給予豐厚的獎賞。

根據此次發佈的辦法,對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在2000萬~3000萬美元之間的,深圳市將給予300萬元人民幣獎勵;在3000萬~5000萬美元區間的,將給予500萬元人民幣獎勵;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可獲得600萬元人民幣獎勵。

同一天,廣州市天河區也發佈重獎總部企業的相關政策。比如,規定軟件業的“鏈主”企業最高獎2億元,高端專業服務業最高2000萬元獎勵。

除一線城市之外,二線城市也加入到這輪總部經濟的爭奪之中。

南昌市3月發佈的《南昌市支持總部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顯示,自注冊之日起,兩年內在南昌實繳註冊資本在10億元及以上的企業,按照實際到位資金的3%給予企業及高級管理人員落戶獎勵。

除高管外,不少城市還將獎勵延伸到普通員工。

3月,長沙市發改委公佈了首批總部企業名單,共計55家。根據2020年發佈的《長沙市關於支持總部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被認定爲長沙總部企業的員工,可享受長沙戶口同等購房政策。長沙市一向嚴控地產市場,相關政策無疑潛藏了可觀福利。

2020年底,西安市發佈的《西安市支持總部企業發展若干政策(修訂版)》,在落戶政策、人才引進政策、員工醫療保障政策、員工子女教育政策、住房等方面也爲總部企業員工提供衆多獎勵。

此外,成都、武漢、南京、杭州等多個城市也陸續發佈了支持總部經濟的重磅政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研究員張文魁表示,二線城市和省會城市爭搶企業總部,不僅是爲了吸引年輕人迴流,還是促進本地經濟升級轉型的重要舉措。

他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在產業分工方面,過去國內二三線城市主要以製造環節爲主。在新的發展環境中,各大城市都期待轉型升級,擁抱研發、營銷設計以及高端的商務活動等環節,把製造環節的工廠,向城市的外圍或開發區遷移。

近年來,總部經濟之所以被熱捧,重要原因在於信息技術和高鐵網絡,爲這種“異地辦公”提供了便利,比如實時的視頻會議。

分析認爲,隨着高鐵網絡逐漸完善,上述分離還將繼續加速。

二線城市的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在《財富》世界五百強企業總部所在城市的榜單中,我國二線城市可以說毫不起眼。即便是以高校衆多、產業基礎雄厚著稱的武漢、成都,上榜的企業總數也寥寥無幾。

而在歐美髮達國家,大型跨國公司總部,並非高度集中於紐約、倫敦等超級城市。

在2018年的美國財富500強中,達拉斯和雙子城這些美國的二線城市,企業總部數甚至高於舊金山、洛杉磯等超大都市。

美國的二線城市亞特蘭大,不但彙集達美航空公司和可口可樂這樣跨國公司的總部,近年來隨着科技公司的遷入,獲得“南硅谷”之稱。而美國近幾年人口淨流入最多的城市西雅圖,聚集了波音、微軟、亞馬遜的總部,以及谷歌、英特爾、IBM的研發中心,房價均價不過紐約的40%。

與此同時,昔日汽車行業霸主通用汽車,因受困高房價高成本,把IT中心搬到了沃倫、奧斯汀和亞特蘭大。

隨着企業總部的散點化擴撒,美國的一線城市人口出現流失。據美國媒體報道,近幾年,紐約每年有大約20萬人流出,洛杉磯有大約11萬人流出。

發展較爲均衡的歐洲,高科技公司呈點狀分佈。歐洲最大航空發動機企業羅爾斯-羅伊斯總部位於距倫敦183公里的小城市德比。大衆總部所在地沃爾夫斯堡,人口僅12.4萬。世界聞名的光刻機公司阿斯麥(ASML),總部位於僅有四萬多人的荷蘭小鎮費爾德霍芬。

而發展中國家印度,不論是跨國公司總部還是本土大型公司總部,都高度聚集於孟買、德里、班加羅爾等本國超大城市。

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情況開始發生變化。多家頂級VC機構聯合發佈的面向中國早期企業的薪酬調研報告顯示,與過去兩年相比,2019年參加調研的B輪公司在公司總部分佈和人員分佈上,有近14%的公司總部和30%的員工分佈在除“北上杭深”外的其他二線城市,辦公地點明顯下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在嚴格人口控制政策下,北京、上海也出現人口減少現象。以世界經濟發展的規律觀之,國內二線城市大力發展總部經濟的機會即將來臨?

張文魁分析,目前國內經濟發展情況看,二線城市發展總部經濟迎來契機。一方面國內不少二線城市與一線城市的差距日益縮小;另外一方面二線城市本土企業快速崛起,這些公司的總部功能慢慢從原來生產廠家的產區中分離出來。

角力“第二總部”

巨大機遇讓不少城市二線城市摩拳擦掌。大型跨國公司、世界500強企業更成爲不少城市最重要的目標,在吸引政策上的偏重顯而易見。

比如,南京出臺的《2019—2020年新增100家總部企業行動計劃》中對總部企業有明確的認定標準:母公司須爲世界500強企業、大型跨國公司、大型央企、中國500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對跨國公司的製造業企業和服務業企業,分別設定不低於3億美元和2億美元的資產總額標準,對行業領軍企業設定行業排名前十且資產總額不低於10億元的標準。

不過,近年來不少知名的新經濟產業,仍然選擇落戶北京、上海,比如世界知名的新能源汽車公司特斯拉。

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學教授陳及分析,從世界500強企業選擇看,北京、上海仍然是最佳選擇,因爲北京、上海聚集了其他城市無可比擬的資源優勢。

張文魁也直言,在總部選擇上,企業決策者會綜合考慮各種成本。儘管二線城市在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方面佔據優勢,但在集羣效應和配套優勢方面,一時仍然無法與一線城市較量。

張文魁分析,對於二線城市而言,發展總部經濟的關鍵在於錯位發展。“即使謀求行政總部、管理中心不現實,但可以謀求功能性總部。”他說,比如不少大型公司,即使行政總部在北京、上海,也會考慮將研發總部放在高校資源集中的武漢、西安等城市。另外,隨着地區經濟發展,不少大型公司會設立西北總部、東南總部等區域性總部。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不少大型公司開始謀局第二總部和區域性總部,且入局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

在濟南、深圳等多個城市,順豐被同時認定爲當地的總部企業;而在成都、南京等城市的認定名單中均可找到蘇寧的身影;映客也在長沙打造起它的第二總部。

此外,小米將第二總部設立在武漢,並且定位爲“超大研發總部”;華爲在武漢設立研發中心,在西安、南京等城市也相繼落子。

總部經濟vs成長型企業

區域性總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是即使吸引來大型企業區域性總部,對本地新經濟整體發展,又有幾分助力?

有業內人士告訴中國新聞週刊,目前不少互聯網頭部企業樂於在省會城市設立區域性總部,享受當地優惠政策,但與本土崛起公司的規模不能同日而語。

招聘網站BOSS直聘在招崗位顯示,在武漢,本土互聯網公司鬥魚在招崗位367個,騰訊武漢分部則是55個崗位;在長沙,本土互聯網公司興盛優選在招職位427個,芒果TV 371個,而騰訊長沙分部則是14個;而在成都,本土互聯網公司極米在招崗位339個,而騰訊在成都分部招聘崗位則只有8個。

張文魁分析,爭奪總部企業拼的並不是一次性的補貼,而是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

陳及也直言,二線城市發展總部經濟真正的機遇在於“成長型”企業。這些企業所處的階段,正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在新一輪競爭中,地方政府一定要考慮本地產業特色是什麼,本地能夠吸引什麼樣的總部企業,然後在培養這些總部方面下功夫。

“像在武漢建立第二總部的小米,屬於典型的科技成長型企業。最近小米要造車,武漢本身強大的汽車產業基礎可以成爲小米強大的助力。”陳及分析。

對新經濟企業而言,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產業集羣和需求市場。

在吸引,培育成長型產業集羣方面,近年來合肥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

以目前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爲例,僅2020年到現在,合肥佈下一系列“大手筆”。

2020年10月,蔚來中國總部在合肥正式啓用。

2020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與吉利控股在合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吉利新電動汽車公司或入駐合肥。

2020年8月,威馬在合肥設立威馬智能汽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不久後,合肥參與了威馬的D輪融資。

2020年5月,大衆入股合肥本地企業國軒高科與江淮汽車,進一步擴張新能源產業版圖。同年12月,大衆合肥製造基地正式開工,這裏將開發基於MEB平臺打造的全新純電動產品。

而今年1月,合肥與零跑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再次佈局新能源汽車,零跑或將在合肥建設第二工廠。

值得注意的是,合肥市政府官方信息顯示,僅2020年初至2020年9月,合肥新增戶籍人口12.3萬、流動人口14.2萬。

“吸引新經濟企業區域性總部固然是一條捷徑,但是吸引、培育城市內生的總部產業集羣,纔是最好的出路。”張文魁分析。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