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教師資格證、註冊會計師證……“回爐上課考證”成白領新寵

來源:北京晚報

春招市場火熱,越來越多在校生、職場人的計劃表中,少不了幾個準備“拿下”的資格證書。或是規避職業風險,或是發展培育自身,或是在迷茫中尋求心理安慰,甚至出於功利的考量,人們將大量時間與精力投入到“考證”大業之中。

然而多一個證書未必等於多一條出路,在爲種種“含金量最高”“必考”的宣傳動心之前,不妨審視下現實與理想的真正差距,切勿盲從。

積蓄力量

見縫插針上課 一鼓作氣拿證

“今年最大的目標,就是把註冊會計師(CPA)的證考下來!”4月1日起,2021年CPA考試開始報名,謝洋第一時間登錄網報系統,一口氣填報了4門科目。

據瞭解,CPA考試共有6門,每門的“有效期”是5年。也就是說,5年內要把這6門科目都考合格纔行。如果哪門遲遲未過,導致已經合格的科目又過了期,那過期科目就需要重考。考試每年只舉行一次,對所報科目數量上限沒有要求。“但報得太多學不完,報得少又會將戰線拉太長,一般每年保證通過2科比較合適。”

2019年,謝洋着手準備CPA考試,當年所報的兩科均順利通過。那一年,她正好35歲。談及爲何要在這個年齡開始考證,她坦言,正是驚覺到了35歲,對職場人,尤其是職場女性是一個“檻”,纔想給自己積蓄一點力量,“不想當一個可有可無、隨時會被替代的人。”

10年前,謝洋進入一家國企做財會方面的工作。那會兒工作清閒穩定,她對生活狀態十分滿足,“可以說光顧喫喝玩樂了”。直到2016年,謝洋因爲懷孕生子,被單位從部門經理調爲普通員工。堅持了一年多,她覺得還是不能接受,便選擇了離開。

在家調整了一段時間,謝洋重新開始找工作。除了以往經歷,她發現自己在學歷、證書方面都沒有太大優勢,最終進入了一家規模不大的私企。雖然公司對員工沒有考證方面的要求,但“再就業”的謝洋義無反顧投身到CPA備考之中。

因爲是數學專業出身,謝洋算是有一定基礎。但學習能力已經不在巔峯時期,更重要的是家裏還有孩子,備考期間可謂十分辛苦。“本來下班就很累了,還要陪孩子,如果到時間她不好好睡覺,我又着急看書,就會非常抓狂。”她選了一家較爲知名的網校,花了2300元6科聯報費用,幾乎所有休息日都用來見縫插針地上課、學習。

受疫情影響,2020年北京的CPA考試報名後,又在臨考前一個月取消了。雖然各科目“有效期”順延一年,但給備考者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去年民法典出來之後,稅法的調整特別多,都得重新學重新記。”謝洋下定決心,今年要“一鼓作氣”完成剩下的考試。“拿到這個受行業認可的證書,無論是否跳槽,我都會更有職業安全感,更有底氣和自信。”

職業規劃

考證書只爲提高個人競爭力

在“考證界”,教師資格證算得上是頗具人氣的存在。如果想考某項證書提高個人競爭力,又一時沒有特別明確的目標,它往往會被高頻推薦。據統計,2019年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人數已攀升至900萬人。

“無論將來是否真的去做老師,感覺教師資格證拿在手裏都會相對比較‘有用’。”3月初,教師資格證面試結果查詢開放後第一時間,小姚便在網上查到了自己的“合格”成績,這意味着她可以成功拿到“小學語文”科目的教師資格證。

此前,小姚有過數年教育行業的工作經驗,懷孕生子後她便辭職在家,專心陪伴孩子。眼看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小姚也開始爲自己的職業生涯重做規劃。“目前考慮是開設一個兒童教育主題的自媒體賬號,有教師資格證‘傍身’,分享一些觀點的時候也會比較有底氣。未來不排除進入教育機構就職,一些比較高端、正規的機構可能會對這個證書有要求,提前考下來算是爲求職增加一個選擇。”

小姚介紹,小學教師資格證細分爲語文、數學、美術等多個科目,均需先考“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兩門筆試科目,合格後再考相應的面試科目。本身作爲家長的她,在備考過程中覺得筆試科目所涉及的不少內容,例如兒童認知規律、教學環節設計等,對自己教育孩子也是有幫助的。“之前有提案說家長要‘持證上崗’,當然不是指這個證。但要是家長在‘雞娃’的過程中把教師證考下來,應該算是‘持證’的最高境界了吧!”

開辦一家藝術類培訓機構的曉依,近來也興起了考教師證的念頭。考慮到自己年近40歲,日常工作十分繁忙,會彈鋼琴的她計劃選擇音樂科目,希望儘量減少一點難度。曉依坦言,雖然並不親自當老師,但如果和家長談課時提到有教師證,“可能會多贏得幾分信任。”

證書江湖

提防耗財耗力考的證壓箱底

“考證的意義不同人有不同理解,如果是在校大學生,建議考慮兩個前提。一是保證本專業的學習,二是精選與今後職業發展相關的證。”某互聯網公司業務負責人表示,不要爲了追求數量,專考“通過率高”的證。“通過率高換句話說就是含金量低,雜七雜八去考,最後可能既沒考到有用的證,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技能和成績。”

他介紹,通常公司招聘時會圍繞職位提出具體需求,比如技術崗會列明應掌握的軟件名稱,對證書並沒有明確要求。如果應聘者羅列各種無關的證書上去,尤其還是一些偏“水”的證書,非但不能令人眼前一亮,反倒隱隱會有充數之嫌。

此外,若是想通過考證來激勵自己學習,或是謀求一些“利益”,更要擦亮雙眼,別輕易被中介、機構等忽悠。

陽陽媽媽是位全職主婦,平日對烹飪比較感興趣。此前曾因想更好照顧家人以及健康減肥,興起系統學習並考個“營養師證”的念頭。“我想象中是參加一個培訓班,能認真上課。至於拿證只是督促手段和成果體現,我並不十分看重,也不打算去找這方面的工作。”

懷着踏實學習的初衷接觸下來,陽陽媽媽卻喫驚非小。國家營養師、健康營養師、公共營養師……各類“營養師”名目繁多、發證機構不一。在零難度、輕鬆備考、精準押題的宣傳下,學習反倒成了最不重要的一環,完全背離她的初衷。

事實上,國務院於2016年下發《關於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取消共計114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其中即包括公共營養師。至於現在的權威營養師證書叫什麼,應該上哪個培訓班,陽陽媽媽坦言實在搞不清楚,爲避免適得其反,她也不打算報班考證了。

“不用坐班、時間自由”“收入豐厚,一人養全家”……網絡平臺上,圍繞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所描述的“錢景”令人心動。而在行業相關人士,已經考下這一證書的月正明看來,這些宣傳大多是培訓機構在忽悠,如今證書行情持續低迷,不是業內人士或有意轉行做消防的話,並不建議報考。

月正明介紹,“一消”證書年均通過率大概2%左右,考試內容涵蓋範圍廣,知識龐雜,考題密集,具有相當的難度。如果本身從事消防行業,考下證書對以後發展確實有好處。但相當程度的報考者本身有其他全職工作,考證純爲“掛靠”,即將證書註冊至消防類企業,人不去上班,換取一筆掛靠費,這也是機構宣傳的核心賺錢手段。

“純掛靠的話,現在的價格每年也就萬元左右,根本不是機構說的五六萬元起步,而且是證找單位,並不好掛。”月正明坦言,《註冊消防工程師管理規定》要求,受聘於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的註冊消防工程師,每個註冊有效期(三年)應當至少參與完成3個消防技術服務項目。人不去上班不接項目的話,三年後即無法延續註冊。換句話說,即便掛證,頂多只能掛3年。更重要的是,純掛靠是違法行爲,國家現今對證書掛靠打擊嚴厲,花費動輒近萬元培訓費以及大量精力考的證,很有可能落得壓箱底的命運。 (記者 魏婧 插圖 宋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