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筆試報名系統崩了”的話題衝上熱搜。教資報考熱和師範專業分數線大漲,體現了當前大學生擇業表現出求穩傾向。

“教資筆試報名系統崩了”的話題在今日衝上熱搜。

今天(9月2日)起,31省份啓動2022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的報名工作,筆試將於10月29日舉行。教資報考熱和師範專業分數線大漲,體現了當前大學生擇業表現出求穩傾向。

麥可思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小學教育”長期以來是本科生就業量較大的職業類。就業滿意度是反映新教師對教師職業是否認可的最主要的主觀指標。麥可思數據顯示,2021屆新教師的就業滿意度爲82%,比2020屆提高了2個百分點。此外,月收入(4677元)、專業相關度(87%)均高於2020屆,就業質量整體提升。

分析最近五年數據發現,2021屆本科生畢業後在公辦中小學當教師的羣體月收入爲4677元,相比2017屆增加了704元。雖然該薪資未能跑贏全國本科應屆生平均水平(2021屆爲5833元),但教師羣體從業幸福感一路上漲,從2017屆的76%上升到2021屆的82%,五年間增加了6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2021屆爲74%)高出8個百分點。

此外,該羣體工作與專業相關度(87%)比全國水平(73%)高出了14個百分點,相關院校和專業人才培養情況與社會需求契合度較高。總體來說,新教師羣體就業質量較高。

儘管起薪不高,但教師工作勝在穩定。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對第一財經分析,不少行業受到疫情的衝擊影響較大,影響了招聘需求。另外,當前,體制外的很多工作崗位也不穩定,可能面臨降薪或裁員。這種情況下,很多年輕人也更加追求穩定性。

“大多數人都知道老師的收入不是很高,但比較穩定。”丁長髮說,老師有暑假寒假兩個長假期。此外北上廣深和杭州、廈門等一二線大城市的教師收入水平還是很不錯的。一些地方提供了較高的收入和待遇吸引了很多名校的博士、碩士。

廣州市區一位中學教師李女士說,很多選擇當老師的都是看中了穩定這一優點。老師的假期也確實多,不做班主任的話相對壓力也沒那麼大。

教師資格證是通往教師的必經之路,無論是不是師範專業的學生,如果畢業後想從事教學工作,當然需要教師資格證。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全國教資考試報名規模一直在增長。2016年全年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共有260萬人,2017年達410萬人,2019年則攀升至近900萬人。

師範類高校和專業的報考延續了近年來火熱的態勢。前述麥可思發佈的報告顯示,今年華南師範大學師範歷史類專業組最低投檔分比非師範歷史類專業組最低投檔分高出10分,杭州師範大學的師範類專業均在600分以上,其他專業投檔則多在600分以內。

部分院校的徵求志願投檔線甚至超過許多知名“211”、“985”高校。例如,今年物理科目類中淮陰師範學院06專業組定向無錫市江陰市的鄉村教師投檔線爲599分,根據一分一段推算,對應位次是14349位。這一分數超過江蘇省物理類本科批分數線170分,同時超過報考蘇州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211”高校,以及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985”知名高校的最低分投檔線。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認爲,體制外受市場波動影響比較大,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傾向於“體制內”崗位或者穩定的工作崗位。教師的工作穩定,薪資水平、社會地位也都在提高,所以也受到年輕人的青睞。有更多的優秀學生報考師範類專業是一個好現象。教師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也會提高,我國人才的隊伍建設也會有更好的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