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蕭蕭

進入4月份,LG頻頻製造全球消費電子界的大新聞。首先是LG手機徹底告別市場,現在又有媒體消息說三星就採購LG的彩電用大尺寸OLED面板,進行了雙方接觸。

對於後者,三星的態度很明確:三星影像顯示(VD)事業部社長韓宗熙對此進行了否認,表示這完全是傳聞(筆者不知道,“傳聞”這個詞彙是不是翻譯的很準確;這種事情“傳聞”與“謠言”或者其它詞彙的選擇,是很敏感的:傳聞這個詞往往是指“信息不準確”,而非“完全沒有”)——同時,媒體據稱LG內部人士消息說,針對採購事先雙方確實進行了接觸。

作爲全球第一、第二的彩電企業,以及韓國最大的兩家消費電子企業,三星和LG歷來不對頭,是“韓系電子產業內部競爭的兩個龍頭”,也是“韓系電子產業保持‘對手型’危機意識的標靶”。這樣的兩個企業,如果要有大的合作,顯然是改變全球消費電子產業“版圖”的事情。

合作是真還是假?

從最初的消息新聞看,韓國當地媒體報道,三星電子公司已經接近與其競爭對手LG Display達成協議,以便從後者採購數百萬塊OLED電視面板。報道的另一個版本是:三星將從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從其競爭對手和市場領導者LG的顯示器子公司購買100萬塊OLED電視面板;到2022年,將有多達400萬塊OLED電視面板供應給三星。

這個消息的突兀性,不在於“死對頭”的聯手合作,而在於“數百萬塊”這個數量:據國外相關消息顯示,2020年,OLED電視全球整體出貨量達到365.2萬臺,其中LG自己佔比56%;從面板產能看,OLED彩電用大尺寸面板2020年的供應量是450萬臺,預計2021年可達到700萬~800萬臺——即,韓國和中國廣州工廠,每月14萬片玻璃基板投入。

這些數據對比可以發現,“數百萬塊”,或者2021-2022年400萬塊,這是一個很大的供給規模:甚至,LG這樣供應三星OLED面板,會不會影響到包括LG自己與其目前19家合作伙伴的“資源分配關係”,都是未知數!

更何況,LG在高端彩電上,主要依靠OLED抗門面。很多合作伙伴也把能夠推出OLED電視作爲一種身份象徵。畢竟,行業另兩個巨頭,全球彩電三甲之中的三星和TCL因爲“技術站隊”關係,目前並沒有推出OLED彩電。——特別是,如果全球彩電老大三星每年從LG得到一兩百萬臺OLED彩電面板支持,必然會帶來對LG等其它OLED彩電品牌的強勢市場競爭。

“這個量有點太大,大到足以改變現有的市場平衡!”這是很多業內人士覺得這則消息“可靠性”有限的一個重要理由。更何況,從三星角度來看,獲得OLED面板後,怎麼佈局產品線也“很困難”!

第一種選擇,OLED比此前三星的高端LCD定位低一等——這是直接打OLED的臉,更是打LG的臉,這種合作就很難成型。第二種選擇,將OLED定位於LCD一樣高,甚至更高;這都是給LG捧場啊!三星願意這麼幹嗎?所以,從可行的合作細節看,三星大量採購LG的OLED面板並沒有理想的解決方案——即便三星只是小批量採購,以上兩個問題也繞不開,也會成爲市場話題:而且三星深陷這種話題之中,又沒有能力終端走量,豈不是自找麻煩?——除非三星有更大的“大棋”在下。

由這些分析可見,也許真像就是“接觸只是禮儀性的”,“採購”則是謊言。但是,這不妨礙有另一種“更爲宏觀視角下的敘事的‘可能’性存在”!

如果OLED彩電必然來,可否先人一步

對於OLED電視的大尺寸面板而言,眼下LG是唯一實現規模量產和大量供給的品牌。但是,這不等於說OLED大尺寸面板這個技術高峯沒有其它選手在“攀登”。

2019年底,三星就爆出新聞,在開發一種叫做QD-OLED的新技術。這種技術雖然區別於LG的W-OLED產品,但是也是面向大尺寸彩電應用的。最新的消息據稱,這種三星的新產品可以在2021年底初步供貨,或者在2022年批量供貨。從這些消息看,三星是真的打算推出OLED電視機的。

那麼,既然早晚要推OLED電視機,那就不能否定如下的可能:先採購一批LG的產品,事先造勢,然後再推出自己的OLED面板產品——即便採購不成功,利用類似新聞的傳播,也能爲三星最終的OLED電視機造勢!且,如果三星自己也要推自主面板的OLED電視機,那麼OLED次世代產品的定位一定會比“牛夫人LCD”高一些:先採購LG的OLED面板,產品定位和現有的高端LCD一樣,然後自己面板的產品定位則更高——這種產品定位路數是完全可行的。

因此,如果將視野擴大到三星自己的OLED面板產品線策略上(不在只是圍繞LG的面板與彩電、三星的彩電展開),就可以發現三星採購LG的OLED面板,這件事無論成與不成都對三星有利!且暫時這也是給LG的OLED面板“添彩”——LG願意配合這場戲。

如果從更爲廣泛的全球產業鏈競爭角度看,這個事件還有更宏大的解讀可能性:近年來我國大陸地區企業在OLED面板產業鏈上的投入非常巨大。且已經在6代線代表的中小尺寸和柔性顯示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績。華星光電更是在規劃廣州8.5代印刷OLED顯示產品線,本土OLED產業進入大尺寸OLED面板時代也是早晚的問題。

對於LG、三星,乃至於韓國顯示產業而言他們可能不想重蹈以下覆轍:例如,LCD液晶面板,我國大陸企業已經從10年前聊勝於無的自主產能,變成了行業第一強,以至於韓國企業紛紛停產了LCD面板線;LG最近宣佈徹底退出手機業務,本質也與我國大陸地區手機企業的全球崛起緊密相關;在液晶電視出貨量上,2020年TCL已經超過了LG成爲全球液晶彩電市場第二的品牌——LG如果沒有OLED電視兩百多萬臺獨有技術產品的支撐,市場地位可能進一步下滑……

站在這些全球性行業格局改變的事例上,可能存在一種理論:即面對着對手地區和國際產業鏈的整體崛起趨勢,韓國電子產業之中“LG和三星的關係,正在從傳統的競爭大於合作,變成合作大於競爭”!類似的案例也曾經出現在15年前的日本電子產業界,例如松下和東芝一起搞液晶面板、夏普和索尼一起搞10代線液晶面板、日系多家電子企業合作建立JDI和JOLED等等(外界競爭力大的時候,搞搞地區產業鏈內部的對手聯合和舉國體制,這是日本顯示產業衰落過程中嘗試過的選擇)。

“三星採購LG的OLED面板”,如果這是真的,哪怕只是真有這種想法,可能就是印證了“LG與三星”的關係,在全球顯示、乃至消費電子產業鏈格局大變革中,從競爭大於合作,到合作大於競爭的轉變——如果是這個結論,那麼這將是在顯示、乃至消費電子產業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重大變化。

當然,筆者也注意到一個業內有限流行的說法:LG要賣OLED面板給三星,是因爲OLED彩電面板不斷降價——特別是液晶面板最瘋漲價週期下,OLED面板不斷降價的壓力。例如,日經新聞7日報導, 2021年1-3月期間價格較前一季(2020年10-12月)下滑2-3%,已連續第4季呈現萎縮,其中作爲指標性產品的65吋電視用OLED面板批發價格較前一季下滑3%(下滑25美元)至每片795美元左右,流通量最大的55吋產品也下滑2%(下滑10美元)至每片495美元左右。但是,這一分析是站不住腳的:因爲,OLED面板價格即便連續下滑,其價格也遠高於同尺寸液晶面板價格2倍以上。如,市調機構集邦旗下Witsview 4月6日公佈4月上旬液晶面板報價,主流55、65吋液晶電視面板價格仍上漲4美元、平均價格206、256美元。

綜上所述,無論三星採購LG的OLED面板這件事,是謠言還是陽謀,既然能有這樣的消息出現,就意味着一種“市場變化”。顯示行業進入新的競爭階段,一方面OLED、Microled、印刷顯示等次時代技術崛起,另一方面,VR等新消費設備崛起;同時,中國大陸和日韓臺系等“地區之間”的產業鏈競爭加劇等,都在改變着整個行業的“大棋局”。這背景下,韓系巨頭LG和三星,一定會有所“改變”。其中,二者走向合作的可能不是沒有。這需要行業同仁高度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