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又不是不能用!铭瑄 B550M 电竞之心拆解评测

铭瑄,又被称为丐帮帮主,以超高的性价比和外观著称,因此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同学就很熟悉这个品牌了,主攻性价比的它在入门级芯片组也有一席之地,对于垃圾佬而言,知名度已经比较高了。

但是中高端系列铭瑄就几乎没有涉及多少,所以为了进一步的打开市场,所以这次整了一张定位自家高端的产品,B550M 电竞之心,今天就来看看它的表现。

外观展示

▲上手的第一感觉就是,重,分量十足,给人一种用料很扎实的感觉。

▲既然是 B550,那么 CPU 座自然是 AM4,是目前兼容性最好的 CPU 底座。

▲但是就是因为兼容性太好,就会容易出现换 CPU 不换板的情况,这就暴露了 AM4 插槽最大的设计问题,在移除散热器的时候有很大的概率将会把 CPU 一并连根拔起,万一角度不对,就很容易把 CPU 针脚弄弯了。

铭瑄在包装内附赠了一个 CPU 保护盖,可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不过这个保护盖仅能在原装扣具下使用,一旦更换了第三方扣具,那就只能吃灰了。

▲这张主板一共四根内存插槽,单开口设计,最大支持 128G 容量,QVL 最大支持 4866MHz。

▲在内存槽的右上侧有 12V RGB、5V ARGB 各一组。

▲内存槽的右下侧有一个 USB 3.2 Gen2 10G 插座,可拓展一个前置 USB 3.2 Gen2 10G Type-C,在这个 Type-C 插座下方还有两个 SATA 口。

▲CPU 正上方的散热块上直接写明了这张主板的一部分供电参数,PWM 来自大名鼎鼎的英飞凌 IR35201,同时搭配了恐怖的 16 相供电。

▲CPU 左侧还有体积非常夸张的散热块,除了上面那块透明的玻璃盖板,其余全部都是金属材质,表面也设计了很多凹槽,用于快速将热量排出。

▲在电竞之心 LOGO 处覆盖了玻璃板,上侧设计了几颗 ARGB 灯珠,用整块玻璃板导光,整体的 RGB 效果还是不错的。

▲CPU 供电输入为 8+8pin。

▲IO 接口从左至右依次为 2 x USB 2.0、PS/2 鼠键二合一、BIOS Flash 按钮、清空 CMOS 按钮、WiFi 6 天线接口、DP、HDMI、1 x USB 3.2 Gen2 10G、1 x USB 3.2 Gen2 10G Typc-C、1G 网口、2 x USB 3.2 Gen2 10G、5+1 音频输入输出。

▲主板的下半部分共有两条全长的 PCIe 插槽。

PCIe_1 实际速度为 PCIe 4.0 x16,直连 CPU,当使用带有核显的 APU 时,这个插槽将会降速至 PCIe 3.0 x16。

PCIe_2 实际速度为 PCIe 3.0 x4,由 PCH 拓展。

▲移除了散热块之后就能看见下面的两条 M.2 插槽了。

M.2_1 实际速度为 PCIe 4.0 x4,支持 2242/2260/2280/22110 规格的 PCIe/SATA SSD,直连 CPU,当使用带有核显的 APU 时,这个插槽将会被降速至 PCIe 3.0。

M.2_2 实际速度为 PCIe 3.0 x4,支持 2242/2260/2280/22110 规格的 PCIe/SATA SSD,由 PCH 拓展。

▲在 PCH 的正上方也有一片玻璃盖板,上面印有 iCraft 的 LOGO。

▲此处也和 CPU 左侧的散热块一样,也有 ARGB 灯效。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处 ARGB 灯效外,这款主板在左下角的背面也设计有灯珠。

▲芯片组正下方有三个按键,除去常规的开机重启按键还有一个 RGB 切换按键,方便在没有安装 RGB 控件的情况下更换 RGB 灯效。

除此以外还有两个 SATA,加上内存插槽附近的两个,这张主板一共有四个 SATA 接口。

▲在主板底部中侧还有一组 USB 3.2 Gen1 5G 插针,最多可拓展两个前置 USB 3.2 Gen1 5G,一组前置 USB 2.0 插针,可以拓展两个前置 USB 2.0 接口,不过目前这个插针的主要作用还是接入一些内置 USB 设备,某些一体式水冷等等。

▲主板底部左侧还有一个 Debug 跑码灯,用于快速排错。附近还有 12V RGB、5V ARGB 各一组,算上内存附近的两组,这款主板一共提供了 5V、12V 各两组 RGB 插针,用这块主板也能轻易搭建起不错的机箱 RGB 效果。

▲除了专业的 Debug 灯以外,这款主板在 PCIe、CPU 12v in、内存插槽、芯片组附近还设有小的故障灯,方便看不懂跑码灯的小白进行快速排错。

▲背面有一张半覆盖的背板。

供电分析

▲移除散热块我们就能看见 16 颗电感,具体用料我们往下看。

▲CPU 供电部分的 PWM,型号为 IR35201,来自 Infineon(英飞凌)。

▲这款主板的 CPU 左侧全部采用了一种 MOS,来自 Sinopower(大中)的 SM7362EK,这是一颗双 N 沟 MOS,俗称双层 MOS,最大电流为 100A,这一侧的 MOS 全部为 CPU Vcore 供电,每一相并联两颗,共计 20 颗。

▲CPU 上侧的 MOS 同样来自 Sinopower,型号变更为 SM7341EH,同样也为双 N 沟 MOS,最大电流为 44A,这一侧共计 12 颗,每一相并联两颗,但是并非都是 Vcore 供电,有 8 颗为 Vcore 服务,还有 4 颗为 CPU 内建的 SOC 服务。

▲供电附近还有一颗来自 Infineon 的 IR3598,这是一颗倍相器,可以将一相供电倍相为两相。

▲内存 PWM 为 RT8120A,来自 Richtek(立锜)。

▲内存供电为单相上下桥设计,上桥为 SM4508NH,单颗最大电流 48A,下桥为 SM4522NH,单颗最大电流 110A,均来自 Sinopower。

▲主板整体供电如图,简单总结一下。

主 PWM 控制 CPU Core(核心)、SOC/GT(片上系统,核显),型号为 IR35201,来自 Infineon。

Vcore MOS 均来自 Sinopower 的双层 MOS,20 颗 SM7362EK 100A,8 颗 SM7341EH 44A,采用 MOS 级并联的同时又用一颗来自 Infineon 的 IR3598 倍相器组成了并联+倍相的供电方式。

SOC/GT MOS 来自 Sinopower 的双层 MOS,四颗 SM7341EH 44A,同样也搭配了 Infineon 的 IR3598 倍相器组成了并联+倍相的供电方式。

所以真实供电为 7x2x2+1x2x2(Vcore+SOC/GT),共计 32 相,通过个人经验判断,单从供电用料来看,这张主板的最大能抗 200W 左右的功耗。

RAM(内存)PWM 为 RT8120,MOS 为上下桥设计,两上两下,上桥为 SM4508NH 48A,下桥为 SM4522NH 110A ,一相直出。

这张主板明面上宣传的是 16 相供电设计,但是在倍相后的每一相又进行了一次 MOS 级别的并联,如果按照华硕的宣传方式,这张主板宣传 32 相一点都不过分。

不过细心的网友应该也已经发现,这款主板的 Vcore 部分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 MOS,是好是坏我们接下来会进行验证。

其余 IC

▲来自 Realtek(瑞昱)的 RTL8125BG,螃蟹家最新款 2.5G MAC PHY 二合一网卡。

▲来自 ASMedia(祥硕)的 ASM1543,这是一个 USB Switch(切换器),以便实现后置 USB Type-C 口的正反盲插。

▲来自 Winbond(华邦)的 25Q128JWSQ,这颗是 BIOS ROM,用于存储 UEFI、AGESA 等模块,主板开机的重要芯片,单颗大小为 128Mb(16MB)。

▲NCT6796D-R,来自 Nuvoton(新唐),这颗是 Super IO 芯片,主要用于监控主板上各个硬件的温度、转速、电压等,除此之外还能提供一些低速通道,例如 SPI、TPM 等等。

▲来自 Realtek(瑞昱)的 ALC1220,是一颗烂大街的旗舰级集成声卡。

▲无线网卡型号的 Intel AX200,来自 Intel(牙膏厂),传统 PCIe 网卡,支持 WIFI6。

剩余部件

▲主板 MOS 散热块,在 MOS 和电感处均预留了导热硅垫。

▲不过两部分未使用热管连接,仅使用两颗螺丝进行物理连接。

▲M.2 散热片的面积很大,两条均有全长的导热硅垫,PCH 散热块的背面同样有一层导热垫。

▲背板背面没有导热垫,没有提供散热功能,仅有防主板弯曲的作用。

上机测试

▲首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我使用的测试平台。

▲为了完全榨干这张主板的供电,所以 CPU 自然也要当今最强桌面级处理器,来自同阵营的 AMD Ryzen 9 5950X,在本次测试中将超频至 1.3V 4.6G,特意调整较高的电压来模拟一些体质较差的 CPU。

▲散热器来自超频三的巨浪 360 Pro。

▲冷排采用了 12 条水道,辅以无橡胶分流片的设计,能有效降低水流阻力,更快的将热量带走。

▲冷头采用了三相电机+石墨轴承的设计,在高速旋转的同时依旧可以保持较低的噪音,兼顾了散热和低噪。

RGB 在冷头部位也没有缺席,在主板没有 RGB 灯控的情况下,这颗冷头可以通过内置的 RGB 控制器实现彩虹的灯效,仅需要接入电源线即可,灯效同步也可以与台系四大板厂联动(华妖技微)。

▲标配三把九翼纯白 RGB 风扇,最大风量可达 65.4 CFM,RGB 和冷头一致,可以使用风扇内置的 RGB 控制器实现彩虹灯效。

▲亮机卡一枚,来自华擎的 Radeon RX 6800XT Taichi。

▲内存来自 ZADAK 的 SPARK DDR4 3600 8Gx2。

▲我使用的这两条的规格为 XMP 3600 C17-19-19-39,属于那种延迟中规中矩的 3600 频率的条子。

▲它顶部的金属特别像是皇冠,搭配独家设计的五段式超广角 RGB 灯效让它无时无刻散发出王者的气息,当然插满食用更加。

▲测试 SSD 为大华 C900 ,这款 SSD 性价比非常不错,TLC 颗粒,缓内速度写入也能达到 1800MB/s,综合价格来看是一个不错的大碗肉。

▲电源则是安钛克的 HCG-X1000,提供长达十年的换新服务,十年换新和十年保的意义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相比于自家的 HCG 系列,HCG-X 能够提供更好的电气性能,提高电脑稳定性。大一号的风扇可以进一步的降低风量,减少风扇转速带来的噪音。

▲土豪金磨砂配色成为我购买它的最大理由,虽说没有性能提升,但是让你的电脑档次更高。

▲琳琅满目的输出口,单路 12V 的功率可达 996W,整体最高功率可达 1000W,辅以 80 PLUS 金牌认证,可谓是高端必选之一。

▲本次测试的环境在 18 度的空调房中测试,仅在主板右侧安装了 AIO 一体水冷,无其他辅助散热,我使用 AIDA64 勾选 FPU 进行烧机 20 分钟,此时的 CPU 功耗为 186.95W,CPU 温度 100 度,烧机全过程无任何降频情况。

不过需要注意,因为主板的掉压比较严重,在防掉压最大档时设定 1.3V,会掉压至 1.21V,所以我在 BIOS 内设定的电压为 1.385V,这样在烧机时就能获得 1.3V 的电压。

▲在烧机 20 分钟后,左侧 MOS 散热块为 78.4 度,上侧散热块为 104.9 度,图上的两个最热点为主板 PCB,直接飙到了 110+。

总结

建议 CPU:5950X 默认(需要有良好的机箱散热),5900X PBO(需要有良好的机箱散热),5900X 默认。

这张主板的最大负载能力应该在 190W 左右,如果你是需要让 CPU 长时间满载的用户,建议在搭配 5950X 时保持良好的机箱通风,或者尽量在主板顶部安装风扇或者 360 AIO,以便同时为 MOS 散热块进行散热。

通过这次的烧机测试能看出,在无风流的情况下,上侧 MOS 管的散热块出现了严重过热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上侧的 MOS 散热块过小,同时两部分散热块的连接并不是很到位,如果烧机继续进行下去,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出现顶部 MOS 先过热然后触发截流保护。

次要原因,同样是 Vcore MOS,上侧散热块的 MOS 使用的是相对较弱的 SM7341EH,承载电流的能力远低于 SM7362EK,所以在相同的电流下,上侧的发热量远高于左侧,PCB 110+ 的温度也是被上侧的几颗 MOS 带起来的,否则 8layers 的 PCB 温度应该会更低。

至于 BIOS 方面,铭瑄终于摆脱了 AMI 公版的设计,对界面稍微做了美化,同时在最新 BIOS 内加入了中文语言,这对于小白来说体验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不过降压的问题还需要后续的版本继续优化,总而言之一句话,又不是不能用!

这款主板的对手显然是 ASUS 的重炮手、MSI 的迫击炮、技嘉的小雕 Pro-P、ASRock 的 RGB 传奇(钢铁传奇),不过结合它 1099 的价格来看,很难从这四大流氓中分到大蛋糕,台系四大厂在这个价位均使用了转换率和发热更优秀的 SPS MOS,而且同样有灯有颜值的 RGB 传奇已经做到了 JD 799 的价格,所以目前这张板子的定价略显尴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