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

在濱海灣沿着茅洲河慢跑,到同沙水庫環庫碧道觀鳥,順着松山湖碧道騎行……全市34個鎮街(園區)的碧道建設今年全部安排上了。

4月14日,記者從市河長辦瞭解到,東莞已制定2021年度碧道建設任務清單。今年東莞要建成218.16公里碧道。越來越多美觀實用的碧道,就會出現在家門口的親水平臺旁邊,成爲市民羣衆鍛鍊休閒、親近自然的新去處。到2030年,東莞碧道建成長度將達1000公里,基本形成覆蓋全市河涌的慢行系統。

碧道將構建“通山、達海、下水、進城、入村”的遊憩網絡

着力打造親水生活圈

建設萬里碧道是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提出的決策部署,東莞深入領會碧道建設的時代背景和重大意義,充分發揮河涌密佈的水域優勢,圍繞“水資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景觀營造與遊憩系統構建、共建生態活力濱水經濟帶”六個方面,按照“三年見雛形、六年顯成效、十年新跨越”的目標要求,制定“分步走”規劃,分階段穩步推進東莞碧道建設:

到2022年,規劃建設碧道總長度524.6公里,確保建成不少於350公里碧道,全市碧道網紿雛形基本建立;

到2025年,規劃建設碧道總長度837.8公里,確保建成不少於600公里碧道,全市重點河涌河段基本建成碧道,成爲人民羣衆美好生活好去處;

到2030年,全市碧道建成總長度達到1000公里,基本形成覆蓋全市河涌的碧道網絡;

到2035年,全市碧道建設長度和品質持續提升,人水和諧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全面呈現,基本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羣”的美好願景。

事實上,東莞在碧道建設可圈可點。2019年5月,東莞麻涌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及麻涌河一河兩岸納入省級萬里碧道試點。在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麻涌河一河兩岸,實施水資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景觀與遊憩系統構建工程項目,貫通水岸空間,優化水質環境,完善便民設施,實現碧道、綠道、水道互聯互通,成網成片,滿足人們水岸遊憩的基本需求,帶動產業升級。

碧道建設不但治出了一江清水,而且激活了兩岸空間,周邊生態環境質量正不斷攀升。

如今,華陽湖碧道建設基本完成,已建成水上游船通道35公里,岸上慢行通道71公里,升級打造馬滘河溼地植物展示園、碧道創意稻田畫、觀景平臺、親水棧道等一批景觀節點,周邊同步規劃建設美麗鄉村,構築連片生態空間,再現嶺南田園水鄉風貌,實現從“與水對抗”到“與水共存”、從“水岸防護”到“水岸體驗”,打造了讓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親水生活圈。

從華陽湖碧道來看,萬里碧道是以水爲紐帶,以江河湖庫及河口岸邊帶爲載體,統籌生態、安全、文化、景觀和休閒功能建立的複合型廊道,突出“水碧岸美”。整治河道水網,使綠道與碧道並行,形成交相呼應的生態廊道,滿足人民對優美水生態環境的需求。

萬里碧道同沙段已建成

因地制宜構建特色碧道

沿着碧道慢行,對於運動愛好者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細心的市民羣衆還會發現,碧道與綠道還有不少區別。在色彩方面,綠道的步行道以灰色系爲主、慢跑道以藍色系爲主、自行車道以紅色系爲主;但是,碧道的步行道和單車道的顏色是藍色,跑道則是紅色的。

碧道,核心就是碧水的“水”字,強調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而綠道通常就是爲方便人們綠色出行而修建的專用道路,顯然,碧道的內涵和層次都更高一些,綠道可以包含在碧道之中。

爲此,東莞制定碧道建設任務清單,逐步將主要河流打造成“碧水暢流、江河安瀾”的安全行洪通道,“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自然生態廊道,留住鄉愁、共享健康的文化休閒漫道,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活力濱水經濟帶。在鞏固水資源保障、水污染防治和防洪減災建設成果的基礎上,推進水生態保護不修復、景觀不遊憩系統建設。

根據碧道建設任務清單,東莞將圍繞東江干流、東江北幹流、東江南支流及三角洲網河流域、茅洲河流域、石馬河流域、東引運河一寒溪河流域、掛影洲圍中心湧流域等五大流域,因地制宜,着力構建特色碧道。

12日,市河長辦召開全市碧道規劃建設培訓會

其中,東江干流將成爲豪邁東江生態長廊,以潼湖鎮永平村市場北側至與東江南支流交匯處,途徑東莞市北部的石龍鎮、石排鎮、企石鎮、橋頭鎮,碧道全長約32.7公里。東江作爲粵港地區重要的供水源地,在重點保護水源地及主要供水通道的生態環境,加強民衆對東江生態保護意識的前提下,通過濱江遊憩系統完善的構建以及賞江平臺的建設,爲人們展現東江豪邁的大江大河風光。

東江北幹流爲古代水路航運的重要線路,位於東莞市中心組團和西北組團,包括石龍、石碣、高埗、中堂、麻涌。現今它是東莞的水源保護區段,是承載着東莞生態涵養作用的區段,將挖掘沿線水運歷史、渡口文化,打造黃金水道經濟走廊,重塑東江北幹流曾經的熱鬧與繁華。

東江南支流的主題特色爲水鄉風情人文畫廊,將依託東莞歷史文化節點及未來創新節點,銜接東莞市三江六岸,打造一條感知東莞底蘊的時間長廊;構建獨立、安全、連續、體驗好的遊憩體系,建立一條最能體驗莞粹風貌的慢行徑;結合多類型的生態空間,形成一條藍綠結合的生態長廊。

位於莞深交界的茅洲河碧道,將通過空間品質的提升和周邊片區的功能複合利用,構建綠色莞深產業連廊,帶動周邊低效工業用地轉型爲以綠色發展爲目標的高新產業空間,激發莞深兩地文化及產業互動,茅洲河碧道也將成爲兩地碧水藍天的新名片。

石馬河流域的主題特色爲飲水思源山水畫廊,將依託當年引水設施及沿線山水風貌.串聯沿線歷史人文、特色鄉村資源,形成一條集名江、名城、名湖、名山、名村於一體的濱水複合旅遊線路,延伸旅遊產業鏈,推動地方發展綠色生態旅遊。

在東引運河-寒溪水流域構建魅力城鎮宜居趣廊,這裏主要是河流與湖庫資源結合的地區,串聯多個鎮街。結合資源點豐富的優勢,打造爲人們提供休閒遊憩的自然生態場所,同時以東引運河、黃沙河、仁和水等凸顯城鎮生活的主要水系,共同構建魅力城鎮休閒趣廊,打造東莞中部人口熱力最爲活躍的地區。

以水爲帶,因地制宜,致力創新。碧道建設完成後,將形成“通山、達海、下水、進城、入村”的遊憩網絡。在步行道、跑步道、騎行道上,或健走,或騎行,享受着舒適的晚風,欣賞着夜幕下的美景,讓市民羣衆切實享受生態環境好轉帶來的“紅利”。

文字:周桂清

攝影:周桂清

編輯:張東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