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跌跌不休”的豬價面前,上市豬企業績驚雷不斷。

14日晚間,新希望發佈公告,預計一季度淨利潤1.2億-1.8億元,同比下降88.94%至92.62%。

天邦股份預計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91億元-2.38億元,同比減少50%-60%。

正虹科技則預計一季度虧損擴大至470萬元-610萬元,而上年同期爲虧損264.09萬元。此前,正邦科技預告公司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05億元–3.05億元,同比下降66.32%-77.36%。

不過,“豬茅”牧原股份的業績預告卻是一枝獨秀。

據牧原股份4月14日晚間的公告,公司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盈利67億元-7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1.31億元增長62.17%-76.70%。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前述公司將其歸結於不斷下跌的豬肉價格。

正邦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報告期生豬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是公司報告期內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時公司一季度淘汰低效能繁母豬35萬頭也對短期業績造成一定拖累。

新希望則坦言,公司報告期內生豬銷售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疊加飼料原料價格上漲及疫情影響等因素,生豬養殖成本上升,導致豬產業盈利下降。此前的4月12日,新希望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也表示,由於近期冬季的非洲豬瘟疫情和低效種豬的淘汰,拉高了養殖成本。

據商務部監測,自1月下旬(1月18日至24日)起,豬肉批發價格已連續十週下降,豬肉價格降幅達到約27%。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爲31.87元/公斤。

一季度全國豬肉價格下降近三成,牧原股份的業績卻一枝獨秀,讓股民直呼:“相差太大、不可思議。”

對此,牧原股份在公告中表達了以量補價的業績增長邏輯。

據披露,由於公司生豬養殖規模有所擴大,2021年第一季度銷售量同比大幅增加是導致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增長的主因。數據顯示,牧原股份一季度銷售生豬772萬頭,較上年同期增長201.09%。

首創證券認爲,一季度牧原股份能繁母豬存欄維持增長,達到284.6萬頭,環比12月底增長8.5%,預期公司2021年生豬出欄有望突破4000萬,以量補價實現業績的同比增長。

開源證券表示,公司防疫及出欄表現仍優於行業,預計到2022年公司生豬出欄量達到6000萬頭。

對於牧原股份出衆的業績表現,也有研報將其歸功於自繁自養的工業化養殖模式。

此前,牧原股份在回覆深交所的問詢函中稱,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的生豬養殖模式採用“全自養、全鏈條、智能化”養殖模式,而同行業上市公司多采用“公司+農戶”的代養模式。

在種豬、仔豬來源方面,牧原股份披露,公司不僅均爲自產且不對外進行採購,且還會向同行業的溫氏股份、新希望等供應種豬、仔豬。

數據顯示,2019 年,牧原股份對同行業可比公司的仔豬銷售均價爲1201.44 元/頭,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209.7%;2020年1-9 月,公司對同行業可比公司的仔豬銷售均價爲1985.49元/頭,較上年同期增長92.52%。

牧原股份2020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62.7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8.3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4.5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8.97%。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