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落地”是宝宝来到父母身边的第一声“招呼”。哭是宝宝小时候的生存技巧,通过哭声来吸引爸爸妈妈们的注意,让他们自己察觉到自己的需求,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此在没有学会说话之前,宝宝如果饿了、渴了、尿了等身体方面的需求,以及情感需求都会通过哭闹或者是动作表情等方式来表达。

照顾好宝宝,让宝宝健康茁壮成长,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做到的最基本事情。但是很多家长,特别是新手爸妈,面对新出生的宝宝,会手足无措。

不理解宝宝哭声的含义、歪曲宝宝的意愿,对于宝宝的需求无法做出及时的、正确的应对,这让很多父母苦恼。所以想要照顾好不会说话的宝宝,父母们就需要学会一门语言——“婴语”。

学会通过宝宝的哭声、动作、表情来了解宝宝的需求,及时做出应对。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宝宝“婴语”的这些知识。

一、关于哭声的需求有哪些?以下几点要注意

1、求抱抱

宝宝躺在床上,不停地左右转头,像是在寻找人的动作。平和的哭声中,带着一定的颤音。抓住宝宝的手,可能会停止哭声,但仍是有小声“哼哼”的情况。抱起来,立马停止哭泣。

2、饿

嗓子里发出轻咳,接着再哭出来。哭是有节奏的,开始是很短促的,接下来就稳定地、有节奏地哭。

家长用手靠近宝宝嘴边时,宝宝会转过头有吸吮的动作。如果这时候把手拿开,宝宝会因为吃不到而哭得更凶。

3、口渴

小嘴干燥,会伸出舌头舔嘴唇。哭声里透出一股不耐烦的意思给宝宝喝点水,会立马停止啼哭。这种情况说明宝宝口渴了。

奶粉喂养及混合喂养的宝宝,家长们需要注意,在两次喂奶间隔中间,给宝宝喂适量的温开水,防止宝宝出现缺水,导致便秘,影响身体健康成长。

4、消化不良,出现肠胀气等情况

宝宝会发出十分尖锐的哭声,无论父母怎么哄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即使是喂奶,宝宝也只是吃两口后,仍会不停地哭闹。不时地乱蹬两条小腿,而且抱着会有反抗的举动。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肠胀气或肠绞痛导致的。原因是由于宝宝在吃饱之后,妈妈没有及时给宝宝拍嗝导致的;

也有可能是喂奶姿势不正确,宝宝吸入空气等情况,导致宝宝肠胀气、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以及肠绞痛的情况。

使用正确的喂奶姿势,母乳喂养的宝宝,让宝宝充分覆盖住整个乳晕;奶瓶喂养的话,建议把奶嘴部分充满奶,同时给宝宝进行适度的喂养,每次吃完奶后一定要记得拍嗝。

平时也可给宝宝做适当的腹部按摩,注意是顺时针,同一个方向按摩,帮助宝宝消化。

二、宝宝的一些动作、表情都有一定的含义

1、太累了(由于疲劳或兴奋过度导致的)

宝宝开始不怎么眨眼,会呆呆地望着远处,摇摆不定,抓自己的屁股。

2、想睡觉

不停地打哈欠,脑袋晃来晃去。有的时候,实在困得不行了,就会慢慢地闭上眼睛,一有风吹草动,立马就会睁开眼睛。而且会多次重复这个动作。另外也会出现蹬腿的情况,但动作不太协调。

3、尿不湿应该换了

身体不停地扭动,好像是身体不舒服。换完尿不湿之后,一切正常。

4、饿了,想吃

头会朝向一边找东西,比如衣领,同时舌头向一侧翻卷。会吮吸自己的手指。如果这时家长把手放在宝宝脸处,孩子会张嘴想吃。另外还会表现身体蜷缩、拱起背部的情况,需要及时喂奶。

5、感觉到冷了

身体颤抖、下嘴唇颤抖。身体会冷得起鸡皮疙瘩。特别冷的时候,宝宝的皮肤会变青。家长注意及时加衣。

6、呼吸困难或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

宝宝出现尖叫,没有发出声音。接着会进行深呼吸,然后放声大哭。比如宝宝吃奶或喝水被“噎到”就会出现此情况。

7、拉便便

两手握拳,脸部紧绷,躺下开始气喘,眼珠翻转,像是在微笑。

8、自娱自乐

这个动作和饿的时候有点相像。虽然都是吮吸舌头,但这是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父母通常会误解孩子饿了。小手放到嘴边,想吮吸,如果孩子不饿,就仅仅是个动作而已,家长要注意辨别。

寄语:宝宝的需求,在不会说话的阶段,会使用其他方式表达。想要照顾好宝宝,这就要求家长,除了在学习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之外,也需要学一门“婴语”。

通过宝宝的哭声、动作、表情,了解宝宝的需求,及时做出正确的回应,这样才是真正的照顾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