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遇見小媛,一名熱愛文字與讀書的情感創作者,但願能帶給你暖和,也歡迎你把自己的故事說給我聽!

錯過上篇文章的讀者,可以點擊藍色標題繼承閱讀。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設”這個詞開始被廣泛地使用,許多演員都好像用力地經營着自己的人設,彷彿自己成了“它”,“它”也成了自己。

都說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自己戲中的主角,從出生開始,“自我”這個角色就開始被不斷地被貼上標籤,不論這個標籤是否準確,又是否真實。

人從剛剛接觸這個世界開始,就擁有自我的人格。

這個時候,我們仍是一個小嬰兒,對世界佈滿好奇,完全聽不懂那些嘰嘰喳喳的言語,完全按照自己的意識進行流動,這個時候我們和這個世界有了最直接地接觸。


那麼,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記得辰南曾經在《神墓》中寫到:“什麼是永遠?沒有永遠,永遠也是剎那的瞬間。當浮華落盡,容顏老去,那時纔會發現,人生最需要的是平靜和快樂的心情。”

深認爲然,任何行爲持續的時間並不會很長,就像我們智慧的大腦很快就開始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這其中也包括——語言。我們開始聽明白四周嘴巴一張一合在說些什麼,也開始逐漸爲自己構建第一個“假面替人”。

這個替人會在家長眼前裝作乖巧,甜甜地笑;在老師眼前唯唯諾諾,不敢吭聲,在朋友眼前風風火火,絕不自持……

這些面具,每一個都是我們,又每一個都像我們。

然後我們再大一點,開始懂得並接受這個社會上很多希奇的定義。好比:

“學習理科一定比學習文科有前途”,

“女生一定要結婚,要生孩子,不結婚的女生這一生是不完整的”,

“20歲就應該好好讀書;30歲就應該生個小孩,買個屋子;40歲就應該事業有成”。


假如我們輕微脫離軌道,身後就會像有千百個屠夫一樣,舉着刀,追着你,呼嘯着告訴你,你這樣是分歧規矩的,你今後的人生道路將一事無成。

所以,我們將第一個“假面替人”進行了昇華,我們像創造一個機器人一樣,給她輸入了很多新的定義:溫婉賢良;活潑開朗,帥氣有理,知情識相……然後順應着這個社會的規則,匍匐向前。

我們在不斷地尋求着這個社會的認同感,由於只有這樣,會讓我們感到安全。

實際上,人是一個擁有社會意識的動物,這種意識會使我們儘可能地和別人保持一樣,這種同一性會給我們帶來安全感,儘管這種安全感是用自由換來的安全感。


衝破枷鎖,打破認知

去年湖南臺出了一臺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打破了人們對於30歲女人的認知,其中有這麼一段案牘寫得挺好“三十而勵,三十而立,三十而驪,一切過往,皆爲序章,直掛雲帆,乘風破浪”。

青春不應該停歇於30歲的棧道。


就像一句話所說的那樣:“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緘默的時光。那一段時光,是付出了許多努力,忍受孤傲和寂寞,不埋怨不抱怨,日後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打動的日子。”

誠然,我們的優秀不應該用春秋和時間來定義。只要我們在逝去的時間裏學會了沉澱。那麼,生活一定不會辜負我們。

我高中的時候遇見了一個將近60歲的外教老先生,他告訴我們,他來自英國,之前是學習產業設計的,幹到30多歲,覺得這樣的生活太無趣,就開始攢錢環遊世界,然後在每一個國家幹不同的事情,到40歲初的時候,來到中國,碰見了他一生的摯愛。

他聯袂他的妻子繼承漫遊各個國家,體驗不同的事情,到了50歲回到中國,便在中國當起了外教老師。現在他馬上就要退休了,他覺得自己這一生布滿了奇遇。

他從30歲到50歲都沒有固定工作,在這個本該被定義爲生兒育女,事業有成的階段,開啓了新的人生。


幸福的人生從來都是簡樸的。

有時候,人們給自己下定義的原因是追求一種另類和優越感。

早一段時間就有許多人談論過,說自己天天活在朋友圈的束縛中,天天喫飯發朋友圈,調好濾鏡,進行擺盤,咔嚓一聲,添一句甘旨。然而拿起筷子卻發現,是真的“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出去遠足,明明人山人海,擁擠不堪,卻還要發一句“景色宜人,玩得興奮”。

長時間現實與自己朋友圈,與別人朋友圈的對比開始讓我們覺得壓抑不堪,焦急沉悶,這種我天天都很快樂,佈滿着優越感的標籤,卻往往是焦急的源頭。

潘石屹說過:“假如什麼事你都在乎,你就什麼事都做不成。”

究竟許多人總要覺得手裏抓着點什麼別人沒有的東西才令人心安,才活得快活。你說對嗎?


小媛寄語:我們爲自己的幸福貼上了很多前提條件,而這種被定義後的幸福卻往往不令人心安。

這世界上有70億人口,我們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滿足,更不可能帶70億張面具。再者 “癡人笑說桃花落,入眼悲歡各不同”。沒有人能定義別人的生活。

花有花的芳香,樹有樹的茁壯,天有天的遼闊,山有山的喧囂,想要活得快樂,只有放棄一身枷鎖,過屬於自己的不被定義的生活。

話題:你覺得在未來的日子裏,自己會選擇放棄枷鎖嗎?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假如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和轉發。關注我,天天帶給你不一樣的精彩內容!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告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