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部分大城市人口自然增長開始下跌,瀋陽、無錫等8城進入“負增長時代”

繼一些中小城市之後,一些大城市也開始步入自然人口“負增長時代”。  

瀋陽的數據顯示,202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3.34‰(戶籍人口,以下未作說明的均是戶籍人口),較2019年降低3.38個千分點。

作爲首個人口自然增長率跌穿0的新一線城市,其實瀋陽並不孤單。截止到4月20日,全國主要城市基本都已發佈2020年統計公報,目前至少有26個地級市披露了相應的人口數據,其中8個城市人口自然增長率跌穿0這一重要關口。

除瀋陽之外,遼寧另一城市撫順成爲目前公佈數據的城市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城市,僅爲-13.3‰。此外,江蘇的5個城市泰州、揚州、鎮江、常州和無錫,全部在2020年邁入自然人口負增長行列。還有一個自然人口負增長的城市是山東威海。

“從中國不同城市來看,情況並不相同。此前中國有很多小城鎮的人口已經出現了自然人口負增長的局面,現在是一些大城市也逐步進入人口負增長的區間,這是一個重大的轉折,悄無聲息的發生了,可能很多人還沒有感覺。”中國社科院人口和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

瀋陽、無錫均“負增長”

4月上旬,遼寧省會瀋陽發佈2020年統計公報,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6571.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0.8%,成功實現正增長。

然而,另外一個數據卻跌成負數,這就是人口自然增長率。2020年,瀋陽人口出生率6.68‰,比上年降低1.67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10.02‰,提高1.71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3.34‰,較2019年的0.04‰,降低3.38個千分點。

這意味着,瀋陽成爲首個人口自然增長率跌破0的新一線城市。從2020年已經公佈的數據來看,同爲新一線城市的東莞、杭州和蘇州,仍然保持常住人口正增長。其中,東莞人口自然增長率達到9.08‰。

但是,戶籍人口同樣超過500萬的另一個大城市無錫,與瀋陽“同病相憐”。2020年,無錫全年出生人口39216人,出生率7.75‰;死亡人口40020人,死亡率7.91‰,當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爲-0.16‰。

這意味着,大城市也開始進入自然人口“負增長時代”。除瀋陽、無錫之外,寧波在2020年年末全市擁有戶籍人口613.7萬人,其中市區306.3萬人。人口出生率爲7.12‰,人口自然增長率爲0.75‰,已經逼近了0增長的關口。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人口學者黃文政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有不少大城市逐步進入自然人口負增長的階段,未來整個國家的自然人口也將會負增長,這個局面應該在幾年之後就會出現,而且會有加速的趨勢。

目前,公佈了202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的26個城市中,有8個城市步入負區間,其中有4個城市是2020年最新的加入的,除瀋陽之外,鎮江、常州和無錫也進入負區間。

導致這些城市自然人口負增長的,首先是這些城市所在地區較高的老齡化比例。根據中國統計年鑑,遼寧在2019年65歲以上人口占比爲15.92%,江蘇爲15.08%,山東爲15.84%,均已成爲深度老齡化地區。

而根據江蘇省老齡辦發佈《2020年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報告》,截至2019年末,江蘇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834.16萬人,佔戶籍人口的23.32%,人口老齡化程度僅次於北京、上海。從各設區市的老齡化情況來看,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占比最高的五個設區市爲南通、鎮江、泰州、無錫、揚州。事實上,除了南通尚未發佈數據之外,剩下4個城市均在2020年成爲自然人口負增長城市。

“從人口結構上來說,城市出現老齡人口占比不斷擴大的局面,這個在未來30年都沒有辦法扭轉,人口的壽命在不斷提升,如果要改善人口結構,需要提升未來人口的出生率,阻止社會人口規模萎縮。”黃文斌表示。

城市生育意願偏低

從整體來看,2020年公佈了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城市中,幾乎所有城市都較2019年出現下跌。

黃文政認爲,城市人口出生率下降,一方面是育齡婦女數量的下降,另外還有疫情的影響。

從城市來看,育齡婦女數量的下降趨勢明顯。以蘇州爲例,根據當地的統計年鑑,2006年,蘇州育齡婦女年末人數爲182.86萬人,2015年,蘇州育齡婦女年末人數爲156.06萬人,這一數據到2019年繼續下降到151.76萬人,2019年育齡婦女的數量較2006年降低17%。

而且,城市整體的生育意願也偏低。

仍以蘇州爲例,在尚未放開全面二孩的2015年,蘇州全市的總和生育率僅爲1.05,其中最爲核心的姑蘇區僅爲0.7(總和生育率指該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這一數據在放開二孩之後有一定反彈,2016年達到1.48,但是2019年蘇州的總和生育率已經跌到1.12,逼近全面放開二孩前的水平。

王廣州指出,人口出生率變化特別是出生規模下跌是一個趨勢,儘管從不同年份來看會有一定的波動。2016年,放開二孩的政策刺激了生育水平的短暫反彈,但是二孩政策效果已經基本結束,生育水平目前基本恢復到政策調整前的水平。

“從人口出生率來說,我們國家不同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是不均衡的,比如說,相對來說農村的人口出生率更高一些,城市更低一些,因爲不同人羣的生育意願和生育水平不一樣。”王廣州說。

他指出,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羣,生育意願更低,婚姻時間也在推遲。現在隨着人口流動,到城市工作基本上都需要高中以上學歷,而高中及以上人口的生育意願,和初中及以下人口的生育意願相比,是一個明顯的界限。

目前,城市很難扭轉人口自然增長率降低這一局面。黃文政認爲,從城市來說,改變自然人口負增長局面是很難的。未來少部分能夠吸引年輕人的城市,總體人口也將能出現小幅度的正增長。

很多城市在自然人口增長放緩之際,恐怕同時將面對人口流出的局面。2019年,上述公佈自然人口增長率的26個城市中,至少有9個城市的戶籍人口多於常住人口(部分數據未公佈),是明顯的人口流出城市。

另外,從2020年城市的數據可以看出,2020年中國整體的人口增量很可能較2019年繼續下跌。王廣州表示,此前,我們預估2020年人口出生總量會下降到1340萬左右,但目前來看,數據可能比這個更低一些。

“人口自然增長進入負增長的局面,大家都有共識,區別只是早一點還是晚一點,但關鍵問題並不在這裏。在人口總量增減之外,還有一個人口結構的問題,人口的結構涉及到家庭結構、社會結構、就業結構等,不僅僅是撫養比的問題,現在需要關注的是,出生人口快速減少對於人口結構的衝擊,即不同年齡階段人口隊列的關係快速改變。”他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