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果殼

幫長頸鹿搬家,需要花多長時間?

在肯尼亞,人們花了15個月執行了一項“長頸鹿救援行動”,幫助9只長頸鹿搬了家——從一個即將被淹沒的小島,坐船搬到了大陸上的自然保護區裏。

這種美麗優雅的巨獸正在變少,救下的這9只更是屬於最瀕危的亞種之一。

漸漸消失的長頸鹿

長頸鹿,正在遭受着無聲的滅絕威脅。過去30多年裏,非洲的長頸鹿總體數量減少了40%,而這當中有些種類面臨的滅絕風險尤其大,例如曾被列爲瀕危動物的羅氏長頸鹿(Rothschild‘s giraffe)數量下降了大約80%。

羅氏長頸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 rothschildi)也叫巴林戈長頸鹿,或烏干達長頸鹿。長頸鹿現有4種,羅氏長頸鹿被歸到其中的北方長頸鹿。它們曾廣泛分佈於肯尼亞、烏干達等地,但如今,非洲只有大概3千隻羅氏長頸鹿,而其中生活在肯尼亞的只有約800只。

在肯尼亞巴林戈湖的一個小島上,有一小羣羅氏長頸鹿在島上生活着。最早,這個島其實是一個與大陸相連的半島。但是,近些年持續大雨,水位不斷上漲,半島變成了四面環水的孤島,水淹了岸邊的住房和商鋪,也嚴重威脅了這幾隻羅氏長頸鹿的生存。

“巴林戈湖的水位上漲有一段時間了,但在2020年,水位上漲的速度變快了,” 救助長頸鹿的非盈利機構“快救長頸鹿”(Save Giraffes Now,SGN)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人工爲島上的長頸鹿補給新鮮的天然食物不太現實,而島上食物變得愈加緊缺的問題,也可能影響長頸鹿的免疫系統和身體健康。

因此,把島上這羣長頸鹿們撤離、轉移到更安全的大陸區域,勢在必行。

造長頸鹿方舟

2020年初,長頸鹿保護組織SGN與當地幾個保護機構共同商討,開始合作設計、制定長頸鹿的搬家行動。就在與小島隔水相望的大陸上,當地部門爲這些長頸鹿找了一個新家,規劃新建了一個長頸鹿自然保護區,佔地大約17.8平方千米。

然而,搬家必須要走的水路行程約1600米,而且水裏還有鱷魚出沒,如何平安順利地將這些瘦長高大的動物送達對岸,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麻煩問題。對此,機智的救助人員雖然操碎了心,但並沒有被難倒。針對長頸鹿的特點,人們特製了一款形如長方體箱子的大木筏,由船隻在前頭拖拽着前行。

這款爲長頸鹿(Giraffa)獨家定製的大木筏,有一個自己的名字——GiRaft。 若把這個拯救長頸鹿免於水淹的箱型木舟稱爲長頸鹿的諾亞方舟,似乎也不爲過。

先熟悉方舟,再相繼撤離

除了規劃新的保護區、建造長頸鹿方舟等工作,在撤離行動正式開始前,救助團隊還要做一項漫長艱苦、但也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讓長頸鹿先了解、熟悉這個以後要乘坐的方舟。

方舟會停靠在小島岸邊,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在船上放置長頸鹿愛喫的美食,例如金合歡樹葉、種莢和芒果等,並且讓長頸鹿自由隨意地上下船。一旦熟悉得差不多了,長頸鹿登上方舟、駛往新家園的日子也就到了。

2020年12月2日,雌性長頸鹿Asiwa成爲第一隻撤離小島的長頸鹿。那時候,因爲不斷上漲的水位,Asiwa已經獨自被困於一隅,無法回到同伴身邊。

幾天後,小長頸鹿Pasaka也走進了方舟,並順利渡到對岸,與保護區裏的Asiwa一同作伴。

今年一月,島上唯一一隻雄性長頸鹿Lbarnoti成爲第三次撤離的對象。

三月份,第四次撤離的是一隻成年雌性長頸鹿。或許是因爲過去幾個月裏完全習慣了方舟,它無需使用鎮靜劑,平靜地搭乘方舟前往新家園,然後很快地便與三隻同伴匯合。它們不再擔心水災,慢悠悠地熟悉這個寬闊平坦的新家。

這時,島上仍有5只羅氏長頸鹿,其中一隻是剛出生沒多久的長頸鹿寶寶。去年12月,雌性長頸鹿Ngarikoni在島上生下了長頸鹿寶寶Noelle。

而與此同時,水位仍在緩慢地上漲着,小島的面積正在不斷縮小……由於移動幼小的長頸鹿寶寶風險較大,稍不小心可能就會對其造成傷害,因此救助團隊決定把這對母女的撤離行動安排在最後面。

4月2日,懷孕的Nasieku挺着大肚,邁上了停靠在岸的方舟。就在它準備大喫一頓的時候,工作人員立刻放下它身後的簾子,關上方舟的大門。安全到達新家後,Nasieku終於再次見到自己的第一個孩子Pasaka——去年年底,第二次撤離的那隻小長頸鹿。

4月12日,長頸鹿Ngarikoni和它快5個月大的孩子Noelle最後乘船離開小島。

當小長頸鹿Noelle跟在媽媽後面走出方舟,踏上陸地揚起乾燥的塵土時,在場的所有人都如釋重負。

目前長頸鹿們適應良好,保護區裏食物充足。護林員說,長頸鹿看起來比之前更開心更健康。

每一隻都很重要

從去年年初作出決定,再到最後一隻長頸鹿邁着大長腿走出方舟,整個長頸鹿撤離行動持續了近15個月。當地兩個社區原本鬧了多年的矛盾,但在這次行動中大家不計前嫌,齊心協力共築了長頸鹿方舟。

“長頸鹿正在悄然走向滅絕,我們保護的每一隻長頸鹿都彌足珍貴,” “快救長頸鹿”的主席David O’Connor說道。

成功撤離了這9只羅氏長頸鹿之後,保護組織開始考慮一個更加長遠的計劃——引進肯尼亞其他地區的羅氏長頸鹿,從而在保護區裏建立一個更大的羅氏長頸鹿種羣,該保護區預計可以容納50只長頸鹿。最後,這些長頸鹿可能會被放歸到生態環境更爲豐富的東非大裂谷。

和大象、犀牛等非洲野生動物相比,長頸鹿一直以來得到的關注都較少。對此,IUCN負責研究長頸鹿的專家Julian Fennessy解釋說:“長頸鹿是一種體型高大的動物,在動物園或自然保護區裏,你總能很容易地就發現它們。而這可能給人們造成了一種錯誤的印象——認爲長頸鹿的狀況還不錯。”

高大的身型,也意味着較多的食物需求。羅氏長頸鹿每天大概要花16至20個小時的時間覓食。然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長頸鹿的棲息地面積不斷變小,食物來源因此急劇減少。另外,由於羅氏長頸鹿的各個小羣體獨立地散落在不同地方,羣體之間的繁衍受到了明顯限制。

倘若這個全新的長頸鹿自然保護區能夠成功地建立起來,更多的羅氏長頸鹿羣體來此生活,那麼,將來看到它們的概率應該就不會像現在這麼低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