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農業銀行

▲谷澍董事長在國際金融協會可持續金融峯會上介紹農業銀行綠色金融發展情

谷澍介紹了農業銀行在三農金融、脫貧攻堅和綠色金融創新等方面的主要情況,分享了對銀行ESG風險管理的看法,並重點介紹了中國普惠金融成就和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進展等。

IIF總裁安德慕:農業銀行的“三農”和金融扶貧工作最新進展情況如何?

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谷澍:農業銀行不斷加大政策資源投入,服務“三農”和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聚焦糧食安全、農田水利、鄉村產業、農村基礎設施等鄉村振興重點領域,不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同時不斷延伸服務渠道、設立試點基金,支持貧困地區產業培育和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20年底,農行縣域貸款餘額5.31萬億元,扶貧貸款餘額1.28萬億元。

IIF總裁安德慕:如何看待中國的普惠金融在農業領域和農村地區取得的進步?

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谷澍:我國普惠金融在農村地區取得了長足發展。

普惠金融供給體系基本建立。設立了多層次的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體系,滿足不同羣體的金融需求。同時設立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爲有益補充。

普惠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目前中國基礎金融服務已覆蓋99%的人口,銀行網點鄉鎮覆蓋率超過96%;全國農村地區基本實現了人人有銀行結算賬戶、鄉鄉有ATM、村村有POS機。

普惠金融支持政策更加有力。人民銀行對各類普惠金融領域採取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等一系列支持性貨幣政策;對金融機構普惠業務實施免徵增值稅、減徵所得稅等優惠財稅政策。

普惠金融更廣泛地應用科技手段。銀行可以利用手機、電腦等終端,將金融服務延伸到縣域地區、偏遠地區、貧困地區。

IIF總裁安德慕:農業銀行在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方面有哪些亮點?

谷澍:農業銀行積極開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

截至2020年末,全行綠色貸款佔同期各項貸款比重超過10%,其中“三農”綠色貸款超過三分之一。農業銀行積極開展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資產證券化、綠色租賃和理財等業務創新,多項業務創國內首單。同時,農業銀行因地制宜創新推出了一系列線上農戶貸款產品,農民可通過手機辦理銀行業務,享受利率優惠的貸款產品。截至2020年末,線上農戶貸款餘額逾3500億元,支持農戶近300萬戶。

IIF總裁安德慕:商業銀行如何更好地開展ESG風險管理?

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谷澍:持續探索將ESG風險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管理

通過“三會一層”架構,將ESG治理責任延伸至經營管理全域。

業務

將ESG要求納入授信全流程,建立有效的ESG風險管理與緩釋機制,針對高碳領域貸款開展風險評估。

措施

開發應用ESG風險管理工具,如情景分析測試、壓力測試、建立環境及社會風險監測機制等。

IIF總裁安德慕:目前中國全國性碳交易市場的建設情況如何?農行有什麼支持策略?

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谷澍:中國碳交易市場將顯著擴大全球碳市場規模,並將有助於推動全球綠色金融加快發展進程。

預計今年6月底,中國全國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啓動運營。農行將積極參與碳交易市場的建設。持續加強碳交易相關產品的研發與創新,推出碳債券、碳資產證券化、低碳產業基金等碳金融投行碳產品。

IIF總裁安德慕:商業銀行如何看待ESG報告機制?農業銀行如何開展ESG報告工作及有何未來計劃?

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谷澍:未來實施ESG信息強制披露是大趨勢。

農行不斷提高信息透明度,主動在年度報告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詳細披露本行ESG信息。未來農行將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積極應對兩方面挑戰。一是細化自身在碳排放方面的計量方法、評估體系和披露標準;二是進一步完善和優化ESG數據收集管理,便於準確跟蹤ESG績效目標完成度。

國際金融協會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行業協會,目前有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個會員機構,涵蓋全球大型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主權財富基金、中央銀行、多邊開發組織等。IIF的主要工作包括:組織會員成立相關議題工作小組,促進有利於全球金融穩定和可持續經濟發展的監管、金融和經濟政策的出臺;提供獨立經濟金融研究報告,支持全球金融行業的審慎風險管理;定期舉辦會員年會及各類高級別主題研討會。

此次可持續金融峯會的主題是“引導全球資本創造氣候友好型未來”,主要議題包括轉型融資、氣候風險計量與披露、ESG數據治理、綠色資本管理、綠色資本市場、碳交易市場等。峯會分別邀請了農行、中行爲代表的中資銀行高管,渣打、滙豐、瑞銀爲代表的歐資銀行高管,富國、花旗爲代表的美資銀行高管分別進行專題訪談,並邀請了英國威爾士親王、英國財政大臣和美國財政部長等政府官員開展了專題對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