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機場董事長:免稅消費購買力發生變化,紅利難以爲繼

“受到海南的離島免稅、市內的免稅店以及跨境電商,還有進口關稅持續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機場口岸免稅消費的購買力已經發生了變化,浦東機場此前免稅紅利難以爲繼。”

4月23日,上海機場(600009)董事長莘澍鈞在2020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作出上述表示。他在開場時坦言,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公司正常生產運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和衝擊。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浦東機場2020年全年主要業務量出現較大負增長。2020年,上海機場實現營收43.03億元,同比減少60.6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67億元,同比減少125.1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13.82億元,同比減少127.72%;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12.18億元,同比減少124.93%。這是上海機場的經營收益首次出現虧損。

莘澍鈞在業績會上表示,受到海南的離島免稅、市內的免稅店以及跨境電商,還有進口關稅持續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機場口岸免稅消費的購買力已經發生了變化,浦東機場此前免稅紅利難以爲繼。因2020年起發生了多項與原合同相關的不可抗力事件及重大情勢變更,補充協議就日上上海在浦東機場經營免稅店所需向公司支付的費用等相關條款進行了修訂。

1月29日晚間,上海機場發佈《關於簽訂免稅店項目經營權轉讓合同之補充協議的公告》。公告內容顯示,當日上海機場決定與日上免稅行(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上上海”)簽訂《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免稅店項目經營權轉讓合同之補充協議》(簡稱“《補充協議》”)。

根據《補充協議》,相關費用修訂自2020年3月1日起實施,上海機場據此確認2020年度免稅店租金收入11.56億元,較疫情前有大幅下滑。2021年-2025年免稅店業務收入的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情的進展及浦東機場國際及港澳臺地區航線客流的恢復情況,具有不確定性。

可相對比的是,日上上海2017-2019年向上海機場支付的免稅店租金分別爲25.55億元、36.81億元和52.10億元,佔公司2017-2019年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爲23.30%、39.53%和47.60%。

問及若疫情影響的國際客流恢復接近之前水平,上海機場是否會考慮重籤與中免的補充合作協議?莘澍鈞表示,根據公司於2021年1月30日披露的《關於簽訂免稅店項目經營權轉讓合同之補充協議的公告》(臨2021-002),在沒有發生新的不可抗力事件或重大情勢變更時,本協議的效力將始終保持有效,直至原合同約定的期限屆滿爲止。

今年3月,浦東機場實現旅客吞吐量348.34萬人次,同比增長265.6%。其中,國內旅客吞吐量336.77萬人次,同比增長404.07%;國際旅客吞吐量5.67萬人次,同比減少76.51%;地區旅客吞吐量5.9萬人次,同比增長36.26%。

問及今年是否可實現盈虧平衡,莘澍鈞回應稱,當前,疫情仍是影響行業恢復發展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境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本土疫情呈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的壓力仍將很大。2021年民航總體處於恢復增長期,浦東機場預計實現飛機起降4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4200萬人次,其中,國際航線主要業務量恢復情況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境外疫情的進展。

對於接下來的業務發展,他表示,在航空性業務方面,公司將繼續積極應對疫情衝擊,多措並舉促進航班恢復,以提高浦東機場樞紐建設核心競爭力爲目標,穩步推進提升樞紐中轉功能重點項目。在非航空性業務方面,公司將以改革創新的思維、精細化管理的方式和依託於機場資源優勢的多元化方向,積極探索、穩步推進後疫情時代經營管理的轉型和升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