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價跌跌不休”、“市值蒸發數千億元”的爭議中,中國中免交出了2023年成績單。年營收和淨利同比2022年錄得顯著增長,今日(3月28日)開盤,中免AH股齊拉昇,目前H股漲超8%。

據中國中免(601888.SH)3月27日晚間發佈的年報。2023年實現營收675.4億元,同比增長24.08%;實現淨利潤67.14億元,相比2022年提升33.46%。不過,與鼎盛時期2021年的業績相比,2023年營收規模僅少了1億多元,盈利額卻拉開29億元左右的差距。

這與中免各項開支變多有很大關係。界面新聞梳理財報發現,2023年中免營業成本爲460億元,相比2021年增加約12億元,主要系線下業務得以恢復導致營業成本上升。當年銷售費用也高達94.20億元,爲2021年的兩倍多。對此,中免解釋稱,主要是國內重點機場客流恢復導致租賃費用增加,而疫情期間中免享受了機場租金減免。

此外,中免發佈了一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公告稱,2022年度因不可抗力因素,公司海南地區部分免稅門店閉店導致存貨積壓較多,2023年度消化量不及滾存量。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共計提2023年度資產減值損失6.38億元。

兩大核心陣地顯著增收,分紅比例升至50.85%

中國中免是國內免稅行業的龍頭企業,實現口岸店、離島店、市內店、郵輪店等全渠道覆蓋、海內外共設立200家左右免稅店。主營業務爲菸酒、香化、精品、服飾、電子產品等免稅商品的批發、零售,同時也有以免稅業務爲核心的商業綜合體投資開發業務。

整個2023年,中免免稅商品銷售收入爲442.31億元,佔總營收比重達到65%,收入規模相比2022年增長近7成。相應的毛利率水平提升至39.49%,超過2021年和2022年的37.82%、39.41%。

上海浦東、虹橋兩機場免稅店以及海南離島免稅店是中免旅遊零售的核心陣地。財報披露,2023年中免在上海地區的營業收入爲178.21億元,收入規模同比提升25.99%;海南地區的營業收入達到396.50億元,相比2022年也有14.25%的增長。

但是從淨利潤水平來看,由於國際航班恢復滯後、機場免稅店尚未恢復元氣,海南地區仍是支撐中免盈利的重要力量。

財報披露,中免控股子公司日上上海持有浦東、虹橋兩機場免稅店項目經營權,報告期內日上上海淨利潤爲2.57億元。中免全資子公司三亞市內免稅店、海口免稅城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海免公司合計淨利潤28.76億元,爲中免貢獻了近43%的利潤。

營收淨利雙增的背景下,中免也宣佈提升現金分紅比例。公告稱,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6.5元(含稅)。截至2023年末,公司總股本20.69億股,以此計算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34.14億元(含稅),本年度公司現金分紅比例爲50.85%,較往年30%水平顯著提升。

出入境放開,海南離島繁榮難再現

儘管2023年中免業績表現可圈可點,但是此前的鼎盛時期比仍相去甚遠。

疫情期間,憑藉境外消費迴流以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紅利的持續壯大,中免集團於2020年躍居全球最大的旅遊零售商,且2021年其全球第一的地位再次鞏固。

反映到資本市場上,東方財富數據顯示,自2020年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以來,中國中免股價一路高歌猛進,直到2021年2月,股價以402.78元創歷史最高點,市值也一度突破7800億元。但是過去的2023年,中免股價相比最高點下跌超80%,市值蒸發數千億元。圍繞其股價、市值的討論熱度也居高不下。

究其原因,海南離島免稅帶來的營收高增長是特殊環境下催生的繁榮景象。業內觀點認爲,離島免稅這種形式是爲了在疫情之下刺激旅遊消費,離島免稅的市場規模不可能無限擴張。

埃爾坡AIRPO創始人兼CEO祝偉龍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也表示,疫情期間中免做到全球第一的規模,是特殊時期和條件下造就的結果,海南離島免稅佔中免的營收比重未來會逐步下降。他還提到,出入境政策放開後,與品牌消費高度重合的高淨值旅客越來越多地飛向國外,免稅消費也開始分流到機場、分流到海外市場。

最新財報數據印證了這一說法。2021年中免海南地區營業收入規模達到470.95億元,在總營收中佔據近70%的比例。而2023年中免海南地區營收規模已降至396.50億元,減少了74億多元,佔總營收比重也下滑至58.7%。盈利水平上,2021年三亞市內免稅店、海免公司合計淨利潤超64億元,是2023年水平的兩倍多。

不僅如此,離島免稅購物是海南旅遊消費的“金字招牌”,越來越多的競爭者湧入這片熱土搶佔市場。目前,海南離島免稅經營主體共6家、離島免稅店12家,目前中免擁有其中的6家離島免稅店。這也意味着,還有一半的市場份額由其他玩家佔據分割,中免面臨的競爭壓力日漸加大。

機場免稅協議重籤,中免議價權削弱

自疫情爆發以來,國內一線機場倚重的出入境客流優勢消散,免稅紅利難以爲繼,機場與免稅運營商二者的地位發生根本性扭轉。

2021年初,中免與浦東機場就免稅經營權合同進行重大修訂,收費模式從之前的“下有保底、上不封頂” 變成“下無保底,上有封頂”,封頂金額就是最初的保底提成金額。新模式下機場不再旱澇保收,中免根據實際客流量、開業面積、人均貢獻等向機場交付租金,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但是隨着2023年以來國際航班量不斷恢復,出入境客流回升,機場又重新奪回優勢地位。

就在2023年年底,上海機場與日上上海簽署免稅店項目經營權補充協議。這也是繼2021年上海機場與日上上海免稅協議重大修訂後,二者再度進行的合同調整。根據新協議,由於民航業快速復甦、客流量顯著回升,費用收取調整爲疫情前的“下有保底,上不封底”模式。

最新調整的合同中,當月實際客流量超過2023年第三季度月均客流量80%時,保底銷售提成爲0.52億元,以年計算約爲6.28億元。月實際銷售提成主要看扣點率,香化、煙、酒、百貨、食品不同品類提成按18%-36%不同情形取值。

這也印證了中免財報中所提到的,國內重點機場客流恢復導致租賃費用增加,當年銷售費用高達94.20億元,爲2021年的兩倍多。不過,最新的保底金額相比疫情前大幅縮水,扣點率也明顯下降,不復疫情前42.5%的高扣點率水平,對中免而言仍是減輕了部分經營壓力。

針對機場免稅業務,近年來中免也在不斷加快海外市場佈局。年報中披露,海外渠道方面,公司有序推進海外項目拓展及免稅經營權投標工作,成功獲取柬埔寨暹粒吳哥國際機場免稅店經營權並實現開業,中標新加坡樟宜機場麒麟精品店經營權等。

今年1月初,中免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還表示,公司正在加速推進海外拓展,利用“A+H”雙資本平臺進行資本運作,把握“一帶一路”及國人熱門旅遊目的地市場的拓展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