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來被譽爲“烹飪王國”,中國的烹飪技藝,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早在夏商之前,隨着農業的產生與陶器的發明,先民已經普及了煮食方法。煮熟的食物,容易消化,避免了燒糊的損失,比起原始的燒烤,自然較爲優越。

夏時期用於煮食的器皿

到了商代時期,中國人率先掌握了用水蒸氣將食物煮熟的方法,這就是“蒸”。蒸具與水保持距離,雖然水沸滾,也不觸及食物,使食物的營養物質全部保持在食物內部,不致遭到流失。在當時是一種先進的烹飪方式。譬如從著名的商代“婦好墓”出土的“三聯甗”,就是這樣一件大型青銅炊具:下面煮水,上面置三隻瓶,既可以煮東西,又可以蒸東西,代表了商代的最高烹飪水平。

商代“婦好墓”出土的“三聯甗”

中國的烹飪技術發展到現今,運用最多的就是“炒”。“炒”可以說是當今中國烹飪的主要手法,無論是平民日常佐餐下飯的用菜,還是國宴菜譜上的佳餚,大多是用“炒”這種烹飪方法烹製而成的。那麼“炒”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炒菜的起源和金屬炊具的普及有着密切關係,中國青銅器時代出土有青銅炊具,但是由於其價格,很明顯不可能得到普及,中國特有的鑄鐵的發明,在戰國時代普及了農具,而後逐漸向炊具擴展。

在西漢的《鹽鐵論》中已有客店裏販賣韭菜雞蛋的記載。在滿城漢墓裏就出土了西漢的炒鍋,隨後南北朝時期的《齊民要術》中詳細記載了炒菜的炒作過程。魏晉南北朝之際,炒用於做菜的明確的文字記載已經出現。

唐代初春喫的五生盤,系用羊、牛、兔、熊、鹿肉片清炒至熟,然後切成細條,加入作料拌食。而北宋時期更是開始出現了許多以炒命名的菜餚,譬如《東京夢華錄》裏就有炒兔、炒蟹、炒蛤蜊等等。

隨着炒法的成熟,對火候的講究也出現了。火候的概念最早出於戰國時期的《呂氏春秋本味》,所謂“火爲之紀”,就是火候是關鍵的意思。但先秦時期煮肉做羹,並沒有什麼火候問題,只需等待食物熟了即可,而烤、炙也只要控制大火,避免將食物烤焦。即使與炒相近的煎炸,因爲油多,控制火候的難度也不大;唯獨炒,鍋底油少,依靠油與鐵鍋雙重傳熱,加工的菜餚體積小,烹飪時間又短,故而把握火候就顯得非常重要。可以說,自從炒被髮明之後,很快就爲國人所接受,並發展成爲獨佔鰲頭、花樣繁多的烹調方法。從南北朝時期算起,“炒”奠定了往後中國菜餚的基本特色,滿足了無數喫貨的饕餮之慾。

今天的笑動劇場欄目給大家安排的相聲也跟烹飪有關,不過這對兒廚師父子可有些另類,且看王玥波、王文林二位給大家帶來的相聲《造廚》。

今日17:35笑動劇場精彩預告

相聲《造廚》

表演者:王玥波 王文林

相聲《如此合作》

表演者:郭亮郭陽

相聲《洋藥方》

表演者:何澐偉 李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