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歆怡

有人說,我可能是除了李錄老師之外,這些年見過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次數最多的中國人了。每年都會有一些認同長期主義和價值投資理念的人,來通過我與巴菲特先生會面。因爲工作的原因,我對巴菲特及其家人的關注與接觸,會稍許多一些。

今天就來聊一聊我所認識的巴菲特,以及他知行合一的投資和慈善故事。

天價飯局

大家所知的天價飯局,是真實的,但也並沒有想象中那樣浮誇。

巴菲特並不是爲了賺錢去拍照喫飯,他視其爲一種投資,也是一種慈善。午餐拍賣最初是巴菲特已故前妻蘇珊(Susan)的提議。飯局拍賣的收入被巴菲特都捐給了一個位於舊金山的慈善基金會,叫Glide Foundation。蘇珊曾在這裏做義工20年。

飯局主捐贈人可以最多帶上6位親朋好友在紐約的Smith & Wollensky飯店與巴菲特一起用餐。

段永平在2006年以62.01萬美元中標巴菲特飯局;

趙丹陽在2008年以211萬美元中標;

朱曄在2015年以235萬美金中標。

過去20年間,巴菲特的慈善午餐已爲Glide Foundation籌集善款達4億美元,善款用於免費向窮人提供膳食、保健和兒童看護、住房及就業培訓等等。

巴菲特給我的悄悄話

我對巴菲特的印象是一位爽朗智慧、風趣幽默的老爺爺。雖然這兩年感覺他忽然衰老得很快,但最近一次碰到他,還是覺得他中氣十足、嗓門很大。

那次我問他有什麼人生建議可以給年輕人。

巴菲特說:“你放心。你肯定會越來越聰明,賺越來越多錢。”

我問他:“爲什麼?”

他說:“投資需要邏輯,常識和耐心。少就是多,押大的注。找到最優秀的人,一起做正確的事。你做投資肯定很厲害,也要記得投資你自己。記得明年繼續來奧馬哈看我。”

這些年我把他說的話,一直當作是一種源自長輩的祝福與鼓勵。

這一席話,也值得與價值投資的信奉者共勉,並不是針對我個人的。

談到與巴菲特喫飯、見面,每個人心態迥異。有極其低調的投資者,只爲了見巴菲特一面,說一聲感謝,比如段永平;也有巴菲特的狂熱追隨者,見到老先生就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和巴菲特見面、喫飯並不能代表什麼。我認爲更多的是一種價值觀的認同,一種精神理念的朝聖,與教科書式人物的相聚。

其實,巴菲特也有他自己的偶像,比如他命名大兒子Howard G. Buffett的時候,就用到了自己導師格雷厄姆的名字。

會見巴菲特有很多種方式,比如熟人引薦、校友會、公司高層會議、媒體訪談等。其中每次伯克希爾股東年會合影的規則,都是在Borsheim(波仙)珠寶店進行消費競價排名。

從2016年到2018年,每年合影局可以安排競價前10名的組,每組3人,全球總共能有30人入圍。2019年競價排名的前4名的組,每組4人,全球共有16人入圍。

極少數組是BRK原始股股東,他們受邀而來。不會參與競價排名遊戲,但他們也會佔用名額。每次競價遊戲都不是簡單比拼數字大小,其間更多的是博弈。

有時候回想,那時候只有25歲的年少的我,和財力雄厚的其他資深投資者一起角逐,也是挺有意思的,可能這也是巴菲特能記住我這個女孩的原因之一。

競拍是競爭博弈,也是聯盟作戰,更是心理戰術。組與組之間,所有組與巴菲特之間,有點合縱連橫的味道,需要在短短兩天裏互相動態平衡,快速達成合作目標。

爲什麼站臺波仙珠寶店

這個波仙珠寶店有何亮點呢?爲什麼巴菲特要爲這個店站臺呢?

巴菲特是1989年收購的這家位於奧馬哈的珠寶店,位於巴菲特老家奧馬哈爲數不多的體面的中高端商場。

店裏沒有HARRY WINSTON等等奢侈的鑽石珠寶,只有波仙的自有品牌,不太有造型設計感,很多項鍊款式看着很像實打實的裸鑽串起來的而已。至於手錶類產品,店裏沒有百萬價格的Richard Mille,只有Cartier、Jaeger。

波仙珠寶店每年不會專門爲了大會合影局去調配、定製特殊款式的手錶,可以說非常傳統,圖省事。

這個珠寶店的風格就是美國農村的實在畫風。整個店仔細逛一圈可能兩小時都不需要。

實誠、樸素,可能這也是巴菲特喜歡它的原因。

波仙珠寶店在1994年以前的CEO也是一位叫蘇珊(Susan)的女士,跟他前妻同名,不同人。2008年前後,這個蘇珊擔任了全球寶石協會GIA的主席。

美國大農村裏的小珠寶店CEO能當上全球珠寶協會的會長,憑藉之力肯定不僅僅是巴菲特的背書加持,更有可能的是蘇珊本身就是行業頂尖專家,波仙的珠寶在行業裏有一定知名度和認可度。

這個小細節上,可見巴菲特不僅擅長股票投資,他投資一級市場,併購生活中的公司,也有自己的另外一套邏輯。

不是說外在奢華熱鬧的局面,巴菲特就會感興趣,也許是實實在在的、性價比高的東西,更對老爺子的胃口。

巴菲特的日常還是十分低調,開的車子是凱迪拉克。後來換過一輛車。不知道過幾年他會不會換一輛新能源汽車。以他愛爲自己投資公司代言的性格,或許有可能換比亞迪吧?

巴菲特的慈善之舉

每年五月初的幾天,在奧馬哈舉辦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直接帶動了當地的消費、旅遊行業全年40%以上的營收總額。可以說巴菲特憑藉一己之力,帶動了老家的文化旅遊和就業率。

巴菲特受前妻蘇珊的影響,承諾把個人99%的資產都做公益。包括捐給了比爾·蓋茨,也給了自己的三個兒女分別設立的基金會。

巴菲特的三個子女,霍華德(Howard)、蘇茜(Susie)和彼得(Peter),分別設立了各自主管的三個基金會。大兒子霍華德通過設立的Howard G. Buffett Foundation幫助貧窮國家和地區的農民提高產量、削減世界飢餓人口。

小女兒蘇茜通過自己設立的Sherwood Foundation (曾用名Susie A. Buffett Foundation)致力於兒童教育等方面的慈善。

蘇茜同時負責主管父母設立的Susan Thompson Buffett Foundation。基金會面向內布拉斯州當地在讀的高中生,只要GPA到達2.0,並且致力於申請內布拉斯州當地的公立大學,就有機會拿到基金會提供的獎學金。

小兒子彼得通過Novo Foundation,致力於教育、合作和經濟發展,試圖以此結束針對婦女的暴力,提高婦女地位。不過在2016、2017年,Novo基金會捐贈了許多資金,用於對沃爾瑪和山姆會員商店的調查支持。

根據巴菲特的分配方案,儘管每名子女的基金會最終可獲大約26億美元資金,但與巴菲特宣佈承諾捐給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價值440億美元股份相比,相差還是很大的。

在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公開了最新的遺囑安排:

巴菲特承諾在其遺產結算後十年內,捐出所有股票。遺囑中規定,受託人不得賣出伯克希爾的股票,以保持資產的集中度。其過世之後,受託人會每年將部分A類股票轉爲B類股票,然後將B股分發給各個慈善基金會。這些基金會將被要求迅速部署其贈款。

很多人會說富豪做慈善可能是爲了避稅。但我想說,巴菲特通過每年的巴菲特年會,帶動當地稅收,這其實也是一種身體力行帶動當地就業的善事。

做好人好事,形式沒那麼重要。在他的位置,其實不需要向誰證明什麼。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讓你瞭解到更立體的股神巴菲特。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