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一銀行對比特幣交易說“不” 加密數字貨幣市場DeFi進程加速?

經過前一輪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的暴跌之後,國內銀行業對加密數字貨幣交易的限制越來越緊。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國內有大型商業銀行宣佈了“封堵”比特幣交易的措施,而記者經過多方查詢瞭解到,中信銀行在4月22日通過官網發佈公告稱,爲保護社會公衆的財產權益,維護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地位,防範洗錢風險,從即日起,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將該行賬戶用於比特幣、萊特幣等的交易資金充值及提現、購買及銷售相關交易充值碼等活動,不得通過該行賬戶劃轉相關交易資金。一經發現,該行有權採取暫停相關賬戶交易、註銷相關賬戶等措施。

消息傳出,引發市場關注。然而,中信銀行的此番表態對於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的影響幾乎並未產生影響,在5月7日,比特幣價格最高達到58643美元/枚,距離4月最低點46990美元上漲了超過20%。而以太坊則是連續創下交易以來新高,目前在3500美元附近震盪。

“銀行的表態我認爲更多的是一種震懾。事實上,在2014年的時候,十多年銀行就集體宣佈銀行個人賬戶禁止交易虛擬數字貨幣,但是這7年以來,全球加密數字貨幣交易者呈幾何級數增長,而且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在國內,金融機構看不到的交易者則更多,而且整個加密數字貨幣市場DeFi(去中心化金融)進程越來越快,如果以禁止銀行賬戶交易作爲手段去限制加密數字貨幣市場行爲,可能起不到效果。”5月8日,上海一位加密數字貨幣市場資深分析師王恆(化名)受訪時直言。

集體“封堵”恐難上演

在業內人士看來,不論過去幾年銀行或其他機構對於加密數字貨幣的態度如何,這個市場終究還是蓬勃發展起來了。

國內銀行業上一次大規模“封堵”比特幣,還要追溯到2014年。彼時的2013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合發佈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2014年4月,招商銀行宣佈禁止其賬戶用於比特幣、萊特幣等“數字貨幣”的交易。緊接着,華夏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農業銀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等13家銀行在短短兩個星期內發佈類似公告,對比特幣集體說“不”。

“當時很多大中型銀行都開始參與到限制賬戶數字貨幣交易,但是外界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多數字貨幣交易平臺根本就已經繞開了銀行賬戶來進行交易。如果大多數傳統金融人士還在將加密數字貨幣交易跟傳統的股票交易過程等同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不過,也需要承認的是,之所以加密數字貨幣的交易被設計的非常複雜,主要原因也是源於全球各國監管的差異。”對此,一位海外交易平臺相關負責人Allen(化名)在5月8日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而在Allen看來,與國內銀行集體一致的態度相比,境外銀行業則是態度各異。今年3月,滙豐控股向客戶發佈信息,該行已禁止客戶在交易平臺HSBC Invest Direct上購買美國商業情報公司MicroStrategy的股票,稱該公司股票是“虛擬貨幣產品”。該行不會爲購買或交換與虛擬貨幣相關或涉及虛擬貨幣表現的產品提供便利。該行仍允許客戶持有、出售和轉讓MicroStrategy的股票,但禁止新的購買或轉入。滙豐對直接投資虛擬貨幣不感興趣,對促進從VC(虛擬貨幣)中獲得價值的產品或證券的興趣有限。

而部分境外投行、資管公司對比特幣較爲積極。同一時間,摩根士丹利宣佈其爲首家向其財富管理客戶提供比特幣基金服務的美資大型銀行。摩根大通緊隨其後,在4月份首次宣佈計劃向財富管理客戶提供一隻主動管理的比特幣基金。紐約梅隆銀行2月成立了一個新部門,幫助客戶持有、轉移和發行數字資產,而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將比特幣納入旗下兩隻基金的合格投資類別。

5月6日,高盛集團宣佈推出與比特幣價格掛鉤的無本金交割遠期交易。在客戶下單後,高盛會利用Cumberland DRW作爲其交易夥伴,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宗交易中買賣比特幣期貨。

“對於加密數字貨幣,我覺得市場的態度非常曖昧。一方面官方早就已經將比特幣等一衆加密貨幣當作虛擬資產或者商品,那麼商品可以用來被交易則是正常的商業行爲;但是銀行卻又用另外一種方式對個人參與加密數字貨幣交易進行限制。不過,這種限制基本起不到作用,這幾年來,國內增加的加密數字貨幣交易者仍然有一半是從銀行賬戶渠道走的,另外一半則是通過其它的移動支付渠道。”對此,上海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創新市場部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DeFi或成“殺手鐧”

事實上,中信銀行的這番公告在一些炒幣人士看來,也只是對於銀行個人賬戶產生一些影響,對於市場影響不大。假如離開銀行賬戶,是不是意味着國內的個人投資者就無法參與到加密數字貨幣市場中?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銀行賬戶對於加密數字貨幣交易的影響限制已經越來越小了,在整個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經過了多年發展且交易方式更新迭代遠超傳統金融業的時候,如果只是對個人銀行賬戶做出一些限制恐怕起不到應有之義,因爲在當下的加密數字貨幣資產交易中,銀行賬戶扮演的角色以及非常小,而DeFi起到的作用會越來越大。”對於,一位業內資深交易人士趙蒙(化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據其介紹,自從2019年起,DeFi就成爲區塊鏈領域裏的熱點話題。它來源於英文中的decentralized finance,DeFi是這個詞組的縮寫,如果直譯是“去中心化金融”。但實際上,稱爲“分佈式金融”或者“開放金融”更合適,因爲,從本質上還不存在完全的“去中心化”金融,大多數都是不同程度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結合。不過DeFi已經約定俗成,更適合傳播。

“在傳統的中心化金融中,用戶想獲得服務就必須經過金融機構,而且要接受金融機構各種複雜的條款。至於服務能不能完成、什麼時候完成,得看金融機構的服務效率和安全程度。而DeFi對任何能夠連接到互聯網的人開放,同時大大降低了成本,創造一個價值自由流動的世界,打破地理的限制。DeFi產品使世界各地的人們能夠以點對點的方式參與金融活動(如消費、借款、貸款、賭博和交易),而無需依賴銀行和政府等中介機構。”趙蒙受訪時指出。

而記者也瞭解到,DeFi的優勢在於借貸和支付,鏈上資產的借貸、一定意義上的保值。且不依賴於金融中介信任,對金融機構無准入門檻要求,金融資產代表區塊鏈世界的新型權益,並且以鏈上Token爲唯一表現形式。DeFi最大的價值在於顛覆現有金融業組織結構和商業模式,實現“去銀行的衆融和自融;提高BTC、ETH等主流數字貨幣流動性並擴大價值認同,促使其最終成爲穩定的“貨幣”,構建全新的商業和金融體系。

事實上,《華夏時報》記者也從參與加密數字貨幣交易的人士處獲悉,在整個交易過程中,銀行賬戶起到的作用只有兩次:首次即是劃款轉賬購買穩定幣;其次就是當個人不想玩了退出的時候,把所有的資產折線成發幣。而在整個漫長的交易過程中,幾乎沒有人會頻繁的將加密資產與法幣進行頻繁的轉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