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宏觀沈新鳳/尤春野】人民幣適當升值有助於緩解進口成本壓力——4月貿易數據點評

來源:東北宏觀by鳳來儀 

報告摘要

  • 4月出口同比增長32.3%(以美元計,下同),遠超預期值24.1%,略高於前值。本月同比高增長的主要原因仍有去年受疫情影響導致的基數效應,但今年4月的出口相對於2019年同期也增長36.3%,表現十分強勁。我們在此前各月點評中始終強調出口不會像市場普遍預期一般很快下降,而是將維持較長時間的強勁,如今再度得到驗證。

  • 分國別來看,4月中國對發達國家出口放緩,對發展中國家出口增加。“對疫情嚴重的地區出口較多”表明“出口替代”的效應仍然非常明顯。具體商品出口情況呈現以下特點:第一,房地產後週期商品熱度不減。第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強勁。第三,防疫物資出口進一步回落。目前中國各類商品的出口更加均衡,而非去年僅由防疫物資和電子產品的出口暴增而拉動總出口的情況。而房地產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增長不僅有產能替代的原因,還有需求增長的拉動。疫情後各國都出臺了較強的財政刺激,伴隨着今年全球經濟的共振復甦,總需求也不斷走強。成爲支撐中國出口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們認爲4月份出口強勁是產能替代和需求擴張雙重原因導致的結果。

  • 4月進口同比增長43.1%,略低於預期44%,前值增長38.1%,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22.5%。進口同比的大幅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一年前同期的負增長。兩年複合增長率爲10.7%,低於上月的16.7%。

  • 中國從發達國家的進口同比增速下降,對以東盟爲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進口同比增速上升。具體商品來看,汽車進口仍然保持高增長,原材料類商品進口保持高增速,價格上漲是原材料進口額高增的主要原因。總體來說,進口金額的高增反映出國內需求較旺盛,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進口有一定“虛高”的成分。

  • 出口方面,我們認爲“產能替代”與需求擴張的邏輯不會很快消退,在全球經濟共振復甦的背景下,中國出口有望保持較強勢頭,但工業品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給國內進口企業造成了較大壓力,同時從國內PPI和CPI的剪刀差來看,價格從上游到下游的傳導並不通暢。面對“輸入性通脹”,允許人民幣適當升值可以緩解成本壓力,將部分壓力轉移到出口端。在2007年、2011年的“輸入性通脹”階段,人民幣就出現了明顯升值。我們認爲在當前出口強勁、進口虛高的背景下,這一措施是利大於弊的。

風險提示:全球疫情大幅反彈。

報告正文

1.

主要數據

以美元計(下同):

中國4月出口同比增長32.3%,預期增長24.1%,前值增長30.6%。

中國4月進口同比增長43.1%,預期增長44%,前值增長38.1%。

中國4月貿易順差爲428.5億美元,預期277億美元,前值138億美元。

2.

產能替代與需求擴張支撐出口強勁

4月出口同比增長32.3%(以美元計,下同),遠超預期值24.1%,略高於前值。本月同比高增長的主要原因仍有去年受疫情影響導致的基數效應,但今年4月的出口相對於2019年同期也增長36.3%,表現十分強勁。我們在此前各月點評中始終強調出口不會像市場普遍預期一般很快下降,而是將維持較長時間的強勁,如今再度得到驗證。

分國別來看,4月中國對發達國家出口放緩,對發展中國家出口增加。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速由53.34%下降至31.16%;對歐盟出口同比增速由45.9%下降至23.81%;對日本出口同比增速由7.63%下降至0.39%。中國對東盟出口同比增速由14.42%上升至42.16%;對非洲出口同比增速由35.47%上升至63.32%;對拉丁美洲出口同比增速由18.24%上升至31.90%。1-4月東盟爲我第一大貿易伙伴,貿易金額佔總額的14.8%。

今年3月份以來,全球疫情再度蔓延,其中發展中國家的嚴重程度遠甚於發達國家,而與此同時中國出口也顯示出對發達國家增速下降、而對發展中國家增速上升的特徵、“對疫情嚴重的地區出口較多”表明“出口替代”的效應仍然非常明顯。

具體商品出口情況呈現以下特點:第一,房地產後週期商品熱度不減,汽車、家用電器、傢俱、燈具等商品出口增速仍位居前列,同比增速分別爲88.87%、60.2%、59.65%、35.02%,大部分高於上月的同比增速。第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強勁。玩具、服裝、鞋靴等商品同比增速均接近或超過60%。第三,防疫物資出口進一步回落。紡織紗線的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65%驟降到本月-16.87%的負增長,醫療器械出口增速也大幅回落。

出口商品的結構可以看出,目前中國各類商品的出口更加均衡,而非去年僅由防疫物資和電子產品的出口暴增而拉動總出口的情況。而房地產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增長不僅有產能替代的原因,還有需求增長的拉動。疫情後各國都出臺了較強的財政刺激,伴隨着今年全球經濟的共振復甦,總需求也不斷走強。成爲支撐中國出口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們認爲4月份出口強勁是產能替代和需求擴張雙重原因導致的結果。

3.

進口有“虛高”成分

4月進口同比增長43.1%,略低於預期44%,前值增長38.1%,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22.5%。進口同比的大幅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一年前同期的負增長。兩年複合增長率爲10.7%,低於上月的16.7%。

分國別來看,中國從發達國家的進口同比增速下降,對美國的進口同比增速爲51.65%,較上月下降了23.4個百分點;對日本的進口同比增速爲25.45%。較上月下降了4.95個百分點;而對歐盟的進口同比增速爲43.28%,較上月增長了9.42個百分點;中國對以東盟爲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進口同比增速上升,自東盟、非洲、拉丁美洲的進口同比增長率分別爲40.64%,82.79%,41.33%,反映出我國進口結構也更加多元。

具體商品來看,主要商品中絕大多數進口同比保持增長。汽車進口仍然保持高增長,同比達到222.01%,反映出國內汽車消費的強勁。原材料類商品進口保持高增速,鐵礦砂、原油、未鍛軋及銅材、銅礦進口同比增長分別爲89.56%、73.18%、67.24%、51.35%,除原油外漲幅均較上月有小幅下降,價格上漲是原材料進口額高增的主要原因。農產品類漲幅回落,糧食進口同比增長72.9%,較上月大幅回落了60.3個百分點,大豆進口同比增長53.78%,較上月大幅回落了74.32個百分點。總體來說,進口金額的高增反映出國內需求較旺盛,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進口有一定“虛高”的成分。

4.

人民幣適度升值是緩解輸入性通脹的手段

中國4月貿易順差爲428.5億美元,大超預期277億美元,前值138億美元。出口方面,我們認爲“產能替代”與需求擴張的邏輯不會很快消退。在全球經濟共振復甦的背景下,中國出口有望保持較強勢頭,但工業品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給國內進口企業造成了較大壓力,同時從國內PPI和CPI的剪刀差來看,價格從上游到下游的傳導並不通暢。面對“輸入性通脹”,允許人民幣適當升值可以緩解成本壓力,將部分壓力轉移到出口端。在2007年、2011年的“輸入性通脹”階段,人民幣就出現了明顯升值。我們認爲在當前出口強勁、進口虛高的背景下,這一措施是利大於弊的。

風險提示:全球疫情大幅反彈。

相關文章